摘要:老年人是她们讨赏的重点客户。近日有媒体报道:广州某小区73岁的陈伯沉迷打赏女主播,每月固定花费两三千元打赏女主播,甚至将两个儿子提供的赡养费也投入其中。7年来打赏超10万元,花光退休金和“救命钱”。又如:安徽一位61岁大爷曾因女主播称“喜欢他”,两个月内打赏7
“乞丐”,这个曾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群体,这几年似乎突然间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人们感到惊讶,这些乞丐究竟去了哪里?
有人调侃:乞丐都跑到网上去了。
想想倒也是,直播间里的那些网络主播,她们的那些做派,开口闭口就向人讨要“礼物”,寻求“打赏”,不就很像是乞丐么?
主播们寻求打赏的乞讨手段可厉害了,她们可是老少通吃。
老年人是她们讨赏的重点客户。近日有媒体报道:广州某小区73岁的陈伯沉迷打赏女主播,每月固定花费两三千元打赏女主播,甚至将两个儿子提供的赡养费也投入其中。7年来打赏超10万元,花光退休金和“救命钱”。又如:安徽一位61岁大爷曾因女主播称“喜欢他”,两个月内打赏7万元,甚至放弃胰岛素治疗;上海张大爷一年内刷光50万元养老金,只为博得主播“老师”的“情感疏导”。
未成年人她们也不放过。北京17岁小刘在一年时间里,通过自己账户绑定支付父亲的银行卡,累计充值超45万元,用于在平台上打赏主播。又如:8岁小学生许士林偷偷注册了两个直播平台账号,用奶奶手机上网课时,他趁着家长不注意,一晚上狂刷8万元礼物打赏主播,成了直播间的“土豪”。
网络主播在展示才艺和与粉丝互动时,会巧妙地请求粉丝赠送礼物,常会用语言技巧和策略来要求打赏,例如“许久未见到××礼物了!”或“期待能上榜!”来增强粉丝的互动意愿,获得更多的赏赐。举例如下,
1,撒娇卖萌。主播常通过撒娇和卖萌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主播的可爱和亲和力。如:“哎呀,今天的直播好开心啊,大家这么喜欢我,就送我点小礼物让我开心一下嘛。”
2,展示才艺。主播会在直播中唱歌、跳舞或表演魔术,表演后就会请求观众送礼物。如:“我刚刚唱的这首歌大家喜欢吗?如果喜欢的话,就给我点个小礼物鼓励一下吧!”
3,引发好奇:利用观众的好奇心,适当透露一些关于礼物的信息,促使他们送礼物以一探究竟。例如:“我收到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好期待啊!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送个礼物我就告诉你们哦!”或者装作一无所知,询问粉丝平台上有哪些礼物,从而引导他们送礼物展示效果。
4,PK节奏。在直播中与其他主播进行PK竞争,激发观众的竞争欲望和团队精神。主播会引导观众送礼物以帮助自己获胜。如:“家人们,我们要一起努力,不能输给对方啊!送点礼物帮我冲一冲!”
5,引导加团。对于新进入直播间的观众,主播会引导他们关注和加团,同时请求小礼物。如:“新来的小伙伴们,欢迎关注我的直播间哦!如果能送个小礼物加个团,就更好啦!”
在网络直播间,主播们还会像乞丐似的,用假惨、审丑、央求甚至贬低等手段乞讨礼物,骗取金钱,成为一股社会的丑恶现象。
特别是一些打着所谓情感类直播的打赏活动,网络上的嘘寒问暖、贴心关切、暧昧缠绵,背后有不少是别有用心的“杀猪盘”,让很多人甚至老年人、青少年沉溺其中,直至倾家荡产。
上面提到的广州陈伯坦言,女主播的嘘寒问暖让他倍感温暖。他所关注的主播多为三四十岁女性,这些主播深谙老年人情感需求,通过私聊发送亲密话语、指导刷礼物升级等方式维系关系,将打赏金额与互动深度挂钩,促使老人无限制的金钱投入。
在网络直播间中,网络主播成了人们寻求生活乐趣的出口,甚至成为人们倾诉生活苦闷的对象,将内心深处的种种情感需求都投射在网络主播身上。
直播打赏虽然是一种网络盈利模式,但是,主播品质良莠不齐,许多求赏行为实际上是有预谋的骗钱行为,大家一定要把钱袋捂紧了。
来源:一路走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