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后院来了个“稀客”!德州发现首例天然混血鸟,羽毛又蓝又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0:14 1

摘要:近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学家报告了一项非凡的发现:一只由绿松鸦和蓝松鸦在野外自然杂交产生的后代。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近期气候变化导致两种亲本物种栖息地扩张,并最终相遇杂交的首个脊椎动物案例。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郊区发现的一只罕见杂交鸟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学家报告了一项非凡的发现:一只由绿松鸦和蓝松鸦在野外自然杂交产生的后代。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近期气候变化导致两种亲本物种栖息地扩张,并最终相遇杂交的首个脊椎动物案例。

这两个亲本物种在进化的道路上已分隔了长达700万年,直到几十年前,它们的地理分布范围也从未重叠。论文第一作者、生态学、进化与行为学研究生布莱恩·斯托克斯解释称,以往发现的脊椎动物杂交现象,多源于人类活动(如引入入侵物种),或是单一物种向另一物种的领地扩张。而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气候模式的转变同时推动了绿松鸦与蓝松鸦两个物种的领地扩张,最终促成了这次“相遇”。

历史数据显示,在1950年代,原产于中美洲的热带鸟类绿松鸦,其栖息地最北端仅能从墨西哥延伸至德克萨斯州南部;而遍布美国东部的温带鸟类蓝松鸦,其活动范围的西界则止步于休斯顿附近。然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绿松鸦一路向北,蓝松鸦则持续向西,最终二者的活动范围在圣安东尼奥周边交汇。

作为一名研究德州绿松鸦的博士生,斯托克斯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留意观鸟爱好者分享的照片,以此追踪研究对象,进行基因采样。一天,他在社交媒体上注意到圣安东尼奥东北郊的一位女士发布的一张模糊照片。照片中是一只奇特的蓝鸟,它戴着黑色的“面罩”,胸前羽毛雪白,看起来有些像蓝松鸦,但又明显不同。在观鸟者的邀请下,斯托kes前往实地进行观察和捕捉。

“第一天我们试图捕捉它,但它非常不配合,”斯托克斯回忆道,“但第二天,我们运气不错。”

这只奇特的鸟最终被一张雾网捕获。这种网由黑色的尼龙细丝织成,架在两根杆子之间,飞鸟在空中通常很难察觉。斯托克斯迅速为它采集了血样,戴上腿环以便追踪,随后将其放飞。

斯托克斯和他的导师、综合生物学教授蒂姆·基特在《生态与进化》期刊上发表了分析结果。基因检测证实,这只雄鸟的母亲是一只绿松鸦,父亲则是一只蓝松鸦。 有趣的是,这一发现与1970年代研究人员通过人工授精方式培育出的一只杂交鸟极为相似,后者的标本现存于沃斯堡科学与历史博物馆。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这只鸟在消失了几年后,竟于2025年6月再次回到了最初发现它的那个庭院,其中缘由至今仍是个谜。

“自然界中的杂交现象可能远比研究者所知的更为普遍,”斯托克斯指出,“因为我们根本无从记录这些事件的发生。许多物种可能存在杂交的可能性,只是由于地理上的隔离导致它们没有交配的机会。”

来源: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来源:无敌浩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