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信健上任先“砍掉”暴力催收,一年后兴业银行利润给了惊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1:26 3

摘要:今年上半年,受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压力及经营策略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普遍放缓。除农业银行外,其余三大行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机构业绩下滑,其中华夏银行降幅达7.95%。

今年上半年,受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压力及经营策略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普遍放缓。除农业银行外,其余三大行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机构业绩下滑,其中华夏银行降幅达7.95%。

然而,在行业整体营收同比下滑2.29%的大环境中,兴业银行仍实现了归母净利润0.21%的正向增长。

这一成绩的背后,一个关键细节揭示出兴业银行保持盈利韧性的“密码”:2025年上半年,该行因债务催收手段和方式引发的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77.4%(对比行长陈信健任职前的 2023 年,降幅更超过九成)。此外,信用卡业务中积极开展逾期客户协商分期,针对因家庭变故、重大疾病或突发事件导致还款困难的客户,量身定制还款方案,持续优化纾困标准。兴业银行的重组贷款余额也在2025年上半年,由年初的275.4亿元,升至338.16亿元。

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在宁波银行、浙商银行、上海银行等同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兴业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实现逆势下降。同时,该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1.82亿元,降幅达12.19%,成为推动净利润增长的重要积极因素。

无形之中,行长陈信健在今年初提出的“与客户共成长,让服务更有温度”的经营理念,正逐步转化为兴业银行挖掘盈利增长新潜能的差异化能力。

投资收益普遍下滑
财富业务难挽非息收缩

兴业银行的核心竞争优势历来体现在同业业务、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金融市场等板块,这些均为其传统强项。然而今年,部分业务受到市场明显冲击。

以金融市场业务为例,受债券价格下行影响,行业投资收益普遍收缩。浙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董事会秘书骆峰在上半年业绩会上的发言,折射出当前市场环境的严峻。他表示:“今年是近年来债券市场投资者最困难的一年,整体环境对债券不太友好。”各银行半年报也显示,非息收入增速普遍放缓。

兴业银行同样面临这一挑战。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非利息净收入为367.03亿元,同比下降3.80%,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仅为182.97亿元,同比下滑16.89%。

债市波动影响的远不止金融市场业务。据兴业银行半年报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发行的短期非保本理财产品(2025年1月1日后发行并于6月30日前到期)发行总量仅为135.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3.98亿元显著收缩。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由上年同期的0.09亿元降至0.03亿元。

据《第一财经》今年8月报道,随着A股市场走强,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债市持续承压。多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出现下滑,部分净值型产品甚至出现亏损。

尽管兴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仍保持增长——零售财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45%,但仍难以完全抵消非息收入整体下滑的趋势。

个人贷款结构调整
对公扩表稳息差

在非息收入承压的同时,兴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差为1.51%,较上年全年下降5个基点;净息差为1.75%,同比下降7个基点。不过,净息差降幅有所收窄:2024年三季度净息差较全年下降2个基点,同比降7个基点,相比2024年11个基点的降幅已有缓和。与平安、招商、光大等同行相比,兴业银行净利差降幅处于较低水平。

受息差收窄影响,该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52%。其中,高收益的个人贷款余额较去年末下降1.4%,进一步拖累利息收入。尤其是信用卡贷款余额下降8.07%,新增发卡量97.74万张,低于去年同期的115.52万张;信用卡交易金额8739.38亿元,同比下降11.27%。

在这一背景下,兴业银行转而通过扩大收益率较低的对公业务规模,以维持净利息收入的基本盘。

上半年,主要商业银行中仅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在对公扩张力度上超过兴业银行。而如浦发银行则凭借“浦闪贷”等数字化消费贷款产品,在实现不良率下降的同时仍保持增长,推动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

有分析指出,利率水平较高的消费贷款不仅有助于抵御息差压力,还能通过手续费增厚非息收入。同时,该类资产质量改善也可减少拨备计提,从而支撑净利润增长。

告别暴力催收
用“服务温度”重建客户信任

浦发银行在消费贷领域的表现,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路径。

尽管兴业银行今年上半年消费贷款余额为925.9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85%,但该行并未放弃拓展这一市场。其过去面临的挑战部分来自于舆论形象的压力。曾几何时,兴业银行以暴力催收闻名。

2024年年报显示,兴业银行因债务催收方式引发的投诉达91086件,占比40.48%。而在陈信健担任行长前的2023年,相关投诉量更是高达191933件,占比达到53.84%。以“兴业银行 暴力催收”为关键词检索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达1206条,远高于光大、浦发等同类银行。

这类投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行消费贷款业务的推广。

但2025年上半年,情况显著好转:相关投诉量降至15954件,占比大幅回落至16.63%。

这一转变源于催收策略的系统性改革。在陈信健“与客户共成长,让服务更有温度”的理念下,兴业银行明确债务催收须合规开展,严禁对债务无关第三人进行催收,并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嵌入催收全流程。

该行积极为有还款意愿的客户提供宽限支持,开展逾期客户分期协商,建立多渠道协商机制;针对困难客户定制还款方案,优化纾困政策;并通过智能语音、短信等柔性提醒方式降低违约风险。

尽管这些措施导致重组贷款余额从275.4亿元上升至338.16亿元,但个人贷款不良率实现下降。

截至6月末,信用卡逾期贷款减少44.67亿元,不良率降至3.28%,逾期率5.57%,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36和0.75个百分点。全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也从2024年末的1.35%降至1.22%。

随着客户关系的改善,兴业银行迎来高质量客户增长:上半年有42.07万户零售基础客户升级为双金卡或私行客户,私行客户转化率同比提升12.75个百分点,客户降级流失率下降0.52个百分点。AUM月日均5万元以上客户增长4.64%,通过公私联动新拓展代发工资客户149.07万户,同比增长11.00%。

这一切表明,决定银行盈利能力的根本始终是“人”。当陈信健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温暖服务注入经营理念,兴业银行真正释放出了可持续增长的新潜能。

版权声明:所有Y角兽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Y角兽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来源:Y角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