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8日,东杰智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7亿元,同比下降7.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7亿元,较上一年度的-2.43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扣非净利润为-2.66亿元,同比略有收窄,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
2025年4月18日,东杰智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7亿元,同比下降7.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7亿元,较上一年度的-2.43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扣非净利润为-2.66亿元,同比略有收窄,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堪忧。东杰智能专注于提供全流程“物流+信息流”的智能制造综合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生产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营收与利润双降,市场竞争加剧
2024年,东杰智能的营业总收入为8.07亿元,同比下降7.41%。这一下滑反映了公司在市场上面临的挑战,可能是由于市场需求疲软或竞争对手的强势挤压。毛利润为3,725.14万元,较2023年的8,014.05万元大幅下降53.52%,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利润率方面存在显著问题。归属净利润为-2.5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03%,显示出公司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仍需努力。
尽管扣非净利润同比略有增长4.73%,但这主要是由于基数较低,并不能掩盖整体经营状况的严峻性。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下降5.55%,表明公司在短期内业绩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滚动环比增长分别为19.20%和18.50%,显示出公司在最后一个季度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但全年来看效果有限。
业务亮点与技术创新
尽管财务表现不佳,东杰智能在业务和技术创新方面仍取得了一些进展。2024年,公司成功交付了多个标志性项目,如江苏永钢精品线材智能服务平台项目、米其林沈阳智能立体库项目和浙江金棕榈智能立体库项目。这些项目的顺利交付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智能仓储及物流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技术创新方面,东杰智能在信息化建设、产品技术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公司推进了云设计平台、ERP和PLM系统,提升了资源管理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水平。此外,公司加强了技术与生产的融合,确保技术方案能够快速精准落地。在智能生产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方面,公司进行了多项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海外市场拓展与国际化进程
2024年,东杰智能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签订海外框架协议或海外订单累计近15亿元。其中包括与PTT签订的5.84亿元设备集成采购合同、与万邑通签署的近7亿元全球采购框架协议,以及马来西亚子公司与Exio Logistics Sdn. Bhd.签订的总金额超1.7亿元人民币的设备采购合同。这些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公司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此外,东杰智能与东研智慧签署了智能装备出海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全球市场扩张奠定了基础。2025年初,公司在美国和德国设立孙公司,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化布局。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也为未来的业务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总体来看,东杰智能在2024年面临了较大的财务压力,但在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公司需要在优化成本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方面继续努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