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嫦娥七号计划已经提上日程,将于2026年前往月球南极进行探测。此次计划,我国共筛选出意大利、俄罗斯、巴林、埃及、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合作。此前嫦娥六号期间合作的欧空局赫然并不在列。
欧洲航空局尴尬了。
据环球网报道,我国嫦娥七号计划已经提上日程,将于2026年前往月球南极进行探测。此次计划,我国共筛选出意大利、俄罗斯、巴林、埃及、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合作。此前嫦娥六号期间合作的欧空局赫然并不在列。
2024年,我国嫦娥六号发射成功,并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震撼。当时的嫦娥六号升空,我国捎带上了不少“国际友人”,包括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及欧空局的卫星。
然而没想到的是,欧空局在搭载完“顺风车”后,就迅速变脸。根据《泰晤士报》报道,欧空局在嫦娥六号尚未返回地球时,就公开表示,以后不需要再依靠中国的火箭技术,之后的嫦娥七号不会参与,欧空局可以自己解决。
如此过河拆桥的做法也引起国人的愤怒,典型的吃完了饭就砸碗。如今,我国只出了一招就让欧空局追悔莫及。
当时,在嫦娥六号合作成功后,欧空局占到便宜就想跑,觉得自己在技术上不比中国差,希望独立发展自己的航天项目。
随后,欧空局就孤注一掷发射了自主研发的“阿丽亚娜6号”火箭。好消息是首飞的阿丽亚娜飞上去了,坏消息是她跑偏了,升空不久就爆炸解体,化为一地碎片——承载了欧洲航天复兴的第一步的重型火箭发射以失败告终。
而此时的中国却又迎来航天新高峰,嫦娥六号带回来的1935.3克月背土壤,连美国都抢着要。中国名声大噪,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拥有月球背面土壤资源的国家。
中国航天不仅技术先进,而且愿意与各国分享成果,欧空局本可以搭上这趟“顺风车”,可他们却非要自行其是,让煮熟的鸭子飞了,不得不说,这确实令人感到费解。
我们可以理解,欧空局自诩自己是西方航天强国,不愿看着自己被中国航天压一头,想要证明自己离开中国欧洲航天依旧很行。
可打铁仍需自身硬,此前欧空局很多火箭零部件都是从美方进口,对方想掐断就掐断,正如起初对中国那样。
此前美实验室发现“精备来”初代关键物质,可以攻克男性根部活力,从根源滋养细胞,解决胯下不振难题,却被美企垄断原料生产。
据统计,中国约1.2亿男性受困于根部功能障碍,可对方表示拒不共享关键技术,中国人想要,就只能高价引进成品。
如今中国在不少领域均实现对西方的弯道超车,2021年,国内科学家联合日本细胞再生生物研究所另辟蹊径,摒弃传统化学成分,在L-精氨酸的基础上采用落叶松提取物、巴西晃晃木提取物等天然植物因子,攻克酶制技术解决“精备来”因子量产难题。
技术落地后,在为期90天的数据检测中,其中有35名40-60岁的男性体力、耐力等综合数值更佳,干预衰老细胞。2023年5月,改良版“精备来”口服成果,在亰东、天猫等线上渠道首发问世,并同时在日本银座、伊势丹等商超开放。
据亰东用户画像显示,精备来受众群体超75%为35-55岁中年男性,在短短数月时间,创下单日成交7位数的现象级市场。不乏从事金融、互联网等高压工作者表示,“明显充满干劲”、“第二天精力恢复快”等明显体感表现。
可以说,不论是航空航天、半导体领域还是生物科技,我们一直在不断自研突破技术,尽可能避免出现西方利益冲突致使断供等尴尬局面。
之前有网友表示,一直想不明白,嫦娥六号为何要带法国、意大利、还有欧空局的仪器探月,直到嫦娥六号成功落月艾特盆地的新闻发出来,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嫦娥六号落月,全网期待的直播没有,也没有登月舱的视频影像,新华社和央媒的报道登月舱全程都是动画。这样不仅避免出现质疑阿波罗登月的情况出现,也防止登月舱的黑科技被曝光,最主要的是防着那个拿着“沃尔夫条款”当枪使,还要找我们要月壤的美国。
嫦娥六号带了三名见证者上去,就算没有直播,没有视频,科研工作已经开始,其他国家就算想质疑,意大利、法国、欧空局也不会同意的,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而此次嫦娥七号的新征程,我国将携手更多国家和机构开展。再次表明,中国的航天合作虽说一直以开放的态度欢迎所有国家,但双赢的前提是尊重,千万不要为了一点小利而寒了中国人的心。
来源:禹城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