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知情人士4月17日称,霸王茶姬以每股28元发行1468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R),在纽约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4亿1100万元,股票代码为“CHA”。
图源丨文轩图库
中美贸易争端之际,霸王茶姬赴美上市。
据知情人士4月17日称,霸王茶姬以每股28元发行1468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R),在纽约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4亿1100万元,股票代码为“CHA”。
霸王茶姬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原叶鲜奶茶”为核心产品的中国现制茶饮品牌。公司通过独特的“东方茶文化”定位和激进的市场扩张策略迅速崛起,成为国内茶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霸王茶姬的主营业务包括销售现制茶饮及相关周边产品,其商业模式以加盟为主。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已达到644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超过97%。2024年,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占总营收的93.8%,而自营门店收入仅占6.2%。
霸王茶姬通过“大单品策略”,重点推广如“伯牙绝弦”等明星产品,2024年该产品销量超过3亿杯。
高营销投入造就了霸王茶姬的业绩增长。2024年,该公司营销投入高达11.09亿元,相比2022年增长了近15倍。虽然短期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长期来看会压缩利润空间,影响盈利质量。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且逐渐饱和。这或许正是霸王茶姬不得不维持高营销投放保持市场热度的重要原因。
伴随着高投入,霸王茶姬的业绩也随之增长,2024年其GMV达到295亿元,同比增长173%,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率高达20.3%。
然而,与蜜雪冰城、古茗等竞争对手相比,霸王茶姬在门店数量和营收规模上仍有一定差距。
2022年至2024年,霸王茶姬营收分别为4.92亿元、46.4亿元和124.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071.6万元、8.03亿元和25.15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33.34亿元,同比增长63%,但环比下降6%,显示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值得警惕的是,尽管霸王茶姬2024年整体表现强劲,但其单店销售额增速自第三季度开始已明显下滑,第四季度单店月均GMV同比下降18.4%。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霸王茶姬还面临着各种消费投诉。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以“霸王茶姬”为关键词检索,近三十天投诉量为117条,诸多消费者投诉,霸王茶姬存在服务态度不好、喝出虫子、口感不佳等问题。按4500家门店测算,霸王茶姬的投诉率为2.6%。
显而易见,霸王茶姬正面临过度依赖单品,食品安全及品牌管理无序及行业整体下滑的风险。
在这一背景下,霸王茶姬赴美上市,不知道是寻找新的业绩突破,还是病急乱投医,盲目激进的结果。
要知道,在美上市,霸王茶姬将面临严苛的监管与合规风险。美国SEC对中概股的审计底稿审查要求(如《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可能导致退市风险,若霸王茶姬无法满足审计合规要求,可能面临强制退市。
市场竞争方面, 美国本土茶饮品牌(如星巴克、Boba Guys)及中国出海品牌(喜茶、蜜雪冰城)已占据大部分市场,霸王茶姬将如何通过自身优势占领市场还是未知数。
与国内市场不同,美国市场对“中国茶饮”的认知有限,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消费者教育,若口味本地化不足,如甜度、原料偏好,可能影响复购率。
另外,跨境供应链管理难度巨大,如原料进口、仓储物流等环节。霸王茶姬出海,无论新旧供应商都将存在磨合消耗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关税变动带来的成本影响。
如今的美国,融资成本正显著上升,霸王茶姬寄望的融资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霸王茶姬美国上市的风险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合规能力、本地化执行力及资本市场的窗口期。若公司能有效应对监管挑战、证明盈利可持续性,并讲好“中国茶文化出海”的故事,或可成为下一个全球化消费品牌标杆;反之,可能陷入估值低迷、做空缠身的困境。
来源:文軒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