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地产开放商:他没有商品房,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干嘛和他结婚?结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结婚干嘛?
在中国,特别是大陆地区,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被不良商家和不良自媒体摧毁三观了。
看看不良商家和不良自媒体作者是如何摧毁中国当代女性三观的。
房地产开放商:他没有商品房,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干嘛和他结婚?结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结婚干嘛?
难道没有商品房就不能结婚吗?
汽车销售代理商:他现在没有汽车,你们出行多不方便,他这个样子如何能保证你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婚前就买不起汽车,婚后两人生活成本高,那就更买不起汽车了,这样的男人,你嫁他干嘛?
难道有汽车就等于过上了有品质的生活?
关于房产、汽车的事情,请看题主另外一个提问,即“你觉得,婚姻是社会制度?还是情感需求?”
不良影视作品:不管你如何平凡,没有文化不要紧,颜值、身材不行没关系,个性不好、气质不佳问题不大,因为最后,总会有一个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的霸道男总裁莫名其妙的遇上你并且爱上你,或者被一个又帅又温柔且专心的财阀富二代看上,他们最后都会娶你为妻,给你一场梦幻般的盛大婚礼,让你从此登上人生巅峰。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是大多数富人阶层的婚姻都是商业联姻。富人可能会和穷人谈恋爱,但根本不会和穷人结婚。
不良自媒体:这些自媒体作者经常无下限的发布各种扭曲三观的言论。
比如,男人的钱在哪,心就在哪。
钱=心。
比如,宣扬“爹系男友”,也就是疼爱女朋友像爹疼女儿一样。
“爹系男友”=真爱。
比如,爱她就要对她无底线的付出。
爱=对她无底线的付出。
比如,爱她就要无原则满足她的任何要求。
爱=无原则满足她的任何要求。
比如,女朋友或老婆永远没有错,如果有错,那也是男朋友或老公的错。
爱=她永远没有错。
比如,她做任何事情,不准怀疑她,不能干涉她,要给她最大的自由和最多的信任。
爱=不准怀疑她、不能干涉她、给她最大的自由、给她最多的信任。
……
这些自媒体作者为了博取知名度,以达到其商业目的,可以说任何话、做任何事。这些自媒体作者一旦有了更大的知名度,还会变本加厉的做出更多、更可怕的事情来。
说一件当今中国最近的热门事件。
最近闹得很火的“肥猫”事件,做为“舔狗”的肥猫,是一个普通的宅男,他为一个女主播倾其所有,甚至最后连命都不要了。
对此,中国大陆很少有女性观众声援“肥猫”,相反,更多的站在女主播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这件事,我们不讨论中国女性是对是错,我们只谈论那位女主播的所作所为……
最后来一段视频吧,视频是转自一个自媒体作者,这个作者正能量满满。
文化社会学里有个观点,文化要得以传播和实践,两种途径就可以:一是文字。二是仪式。
1.文字。文字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一切的文化作品,现今的一切媒体上的视频、著作、图文等,都是这里的文字。他们形成了观点的基础。
文字要易于传播,因此,自媒体作者不得不创新,进行注意力竞争,专门研究如何符合人性,然后出圈,获取流量,最终形成IP影响力,从而可以输出观点。
一切大的商家的运作都是基于这种逻辑,先获得影响力,然后输出观点。
女性是资本关注的重点群体。消费心理学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就是关于女性消费的。
女性的消费心理相较于男人而言,更容易通过第三方影响,进行刺激性消费。
所以,一种围绕女性的文字作品就被制造出来了。消费主义瞄准的核心群体就是女性群体。为了刺激女性消费,话语体系就出现了。
在初期,由于女性消费能力不足,资本主要通过构建让男人为女人花钱的话语体系来刺激消费。后期,女性赚钱养家不成问题的时候,资本直接暴露出来,主要瞄准医美、健身、减肥等等领域,给女性制造完美标准,制造女性焦虑,从而实现女性消费。
不过,资本需要代言人,早期的代言人是广告明星,但是,随着平台经济的兴起,资本发现,最好的代言就是让消费者自己代言,催生了大批自媒体人士。
现在,我资本的运作核心业务,已经转变为如何让自媒体人员创作更多符合自己产品营销的观点。他们通过制定流量标准,引导自媒体人员创作。
这样,自媒体人员就会变成资本市场的工具,表面是自媒体人士自己生产作品,但实际上作品的内容却是符合资本利益的内容。
2.仪式。仪式感在现在社会中特别常见。这里所说的仪式指的是一种互动情景中的经常性对同一个观点的互动(大家可以理解为对话)。比如,影视作品反复展现婚礼要戴钻戒,这就变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仪式。同样,很多人灌输男人应该无条件对女人好,这样也变成了一种仪式。各种节日的生产也是同样的逻辑。
当仪式成为一种社会氛围,然后被广大的人群在生活中实践的时候,那么就会形成一种社会文化。于是,社会就发生了文化变迁。
当然,这里,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网络平台的兴起,导致人们的社会空间发生了网络迁徙。
在网络上会形成社区文化,例如,我发现知乎就是中医黑一边倒。
网络文化对于人类影响巨大。但是网络的信息一定是一堆鱼龙混杂的信息。人性就是趋利避害,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观点在生活中实践,于是,不论男女,价值观念会发生极其快速的变化,特别是变得精致利己。
人们的观念的塑造,不再由现实生活塑造,反而由网络观念塑造。这种方式,会让大家价值观变得畸形。
总而言之,自媒体作者不是原罪,资本及其相应的平台规则和媒体监管制度才是原罪。
来源:灵动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