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至19日,由县文旅工作专班联合凤凰网河南主办的“文产赋能·栾川实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栾川,来自中国报道网、河北日报、河南日报、济南日报、太原日报等20余名媒体记者及网络达人,聚焦我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开展采风活动。
9月17日至19日,由县文旅工作专班联合凤凰网河南主办的“文产赋能·栾川实践”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栾川,来自中国报道网、河北日报、河南日报、济南日报、太原日报等20余名媒体记者及网络达人,聚焦我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开展采风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洛阳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我县文化产业扎根乡村、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持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采风团探访各示范点位)
活动期间,采风团以镜头、笔触、画作等多种形式记录我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做法和成效。先后探访了鸾州渡假日小镇、石庙镇沃地农场、陶湾镇伊源谷康养示范基地、叫河镇中药材产业园和天沐养生谷、潭头镇大王庙村、秋扒乡“云上白岩”等文旅融合示范点位,体验了蓝染、豆腐、手工木作、音钵疗愈、道家养生操等非遗、沉浸式体验项目,实地考察了“礼遇栾川”、老君山、竹海野生动物园等文创产品项目,并与各个项目主理人进行了详细交流和座谈,全面了解我县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采风团体验非遗项目)
“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全域发展旅游产业、全链推动文化植入、全民实现共同富裕,我要把栾川文产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介绍给全国人民。”书法艺术家高义民如此说。
(书法家刘义民提笔挥毫)
“我第一次来到栾川,在这里我看到了栾川把文化植入乡村、民宿和业态里,不仅通过旅游让群众富起来,更以文化产业让乡村变得更生动,我要将这里的好经验好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栾川好山好水好体验,十一假期我还要带着家人再来栾川。”凤凰网河南的崔曼对栾川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感触颇深。
摄影师刘予平是栾川的“老朋友”,此次栾川采风之行,让他感触最深的便是“美丽乡村越来越美了”。如今,借助文旅产业的东风,栾川的土坯房变成了民宿,文化元素的植入实现了高附加值。“这样的变化,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还改变了山村的面貌风光。”刘予平的话语中,满是对栾川乡村焕新的欣喜。
自栾川县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以来,全县紧紧围绕“文化引领、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聚焦“传统技艺、文旅融合、创意设计”三大赋能方向,扎实推进“非遗活化、古村落保护、特色产业、文创开发、人才培育”五大实施路径,积极探索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举措,切实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共富路径、产业高地。此次采风活动借助媒体影响力,将进一步向外界展示栾川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为栾川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全景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