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乳腺癌发病率增高,越来越多的女同胞在体检时会主动关心自身乳腺健康。乳腺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价格低、安全无创、重复性强等优点,已成为许多女性在体检时的必选项目。今天我们带您一起读懂乳腺超声体检报告。
一份乳腺超声体检报告
主要分为3个部分
超声图像、超声描述、超声提示
超声报告
超声图像下面的文字是对本次体检乳腺彩超检查的超声描述,内容包括腺体层结构、组织结构、回声、乳腺导管是否扩张等。例如对乳腺肿块的描述包括大小、形态、边界、边缘、钙化、回声、血流信号等。从超声描述中大体上可以初步区分良恶性病变。
良性肿块
良性肿块的评价指标:①形态规则; ②边界清晰; ③回声均匀; ④肿块的长轴与皮肤平行( 纵横比<1) ; ⑤肿块内一般无钙化,如有则多为粗大钙化( 直径>0. 5 mm) ; ⑥结节后方略增强或无改变; ⑦周围组织无异常改变; ⑧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⑨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可见少量规则的环状、斑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恶性肿块
恶性肿块的评价指标:①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晰; ②回声多不均匀; ③肿块的长轴与皮肤不平行(纵横比>1) ; ④ 肿块内可见微钙化(直径<0. 5mm) ; ⑤肿块后方衰减明显; ⑥周围有强回声晕; ⑦周围组织发生改变; ⑧同侧腋窝淋巴结可发生转移性改变; ⑨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丰富的不规则血流信号。上述恶性指标越多,恶性的机率越大。超声提示
袁爱华介绍,报告的最下面也就是本次B超检查的结论部分为超声提示。其诊断分类采用美国放射学会推行的 US-BI-RADS ( 乳腺报告和数据系统) 标准。BI-RADS分类系统是美国放射学会出版的指导性文件,其后经历过4次修订,至 2013年已是第5版。
目前 X线、超声、磁共振3种影像都用 BI-RADS 分类系统。
BI-RADS 分类系统使用统一的专业术语和标准诊断归类,对乳腺的影像学正常与异常情况作出诊断报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21 年版) 》参照 2013 年美国放射学会的 BI-RADS,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类评价标准。该指南与规范使影像学结果能清楚、一致地传达给临床医生,加强影像医生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效率,提高不同报告者之间的一致性,以指导临床医生进行下一步诊治。
BI-RADS 0
BI-RADS 0 级需要其他影像学进一步检查。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检查能够很满意地完成对乳腺的评价。当评价为 0 级时,如超声是初始检查,可能需要其他影像进一步检查。
例如:①扪及肿块,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②乳头溢液,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③乳腺癌手术切除后,术后瘢痕与复发难以鉴别时; ④发现微钙化,超声未见肿块; ⑤皮肤与乳头改变,超声未见肿块; ⑥不能排除隐性乳腺癌时; ⑦难以最终决定治疗方案时。
BI-RADS 1
BI-RADS 2 级良性病变,基本上是非恶性的检查所见。病变包括: 单纯性囊肿、乳腺假体植入、腺体内淋巴结、经长期超声随访没有发生变化的纤维腺瘤、术后瘢痕等。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BI-RADS 3
BI-RADS 3 级可能良性病变,恶性危险性<2%,需短期随访。超声表现为良性改变,如边界清、形态规整、纵横比<1 等类似于纤维瘤表现的肿块,以及不能扪及的复杂性囊肿、簇状小囊肿,均归入该分级。多项研究表明,此类肿块基于超声表现只需短期随访而无需活检。BI-RADS 4
BI-RADS 4 级可疑恶性病变,危险性 3% ~ 94%,应考虑活检。4 级又分为 3 个亚型。(1) 4a: 恶性危险性 3% ~10%,须组织学活检进行确诊的病例。若活检为良性,间隔 6 个月随访。(2) 4b: 恶性危险性 11% ~50%,需要组织学活检。如病理证实为乳腺癌,需要进一步处理。(3) 4c: 恶性危险性 51% ~94%,需行组织学活检。病理若为良性,提示可能存在影像与病理不符的情况,临床应对该病变进一步处理,包括重复活检或切除活检。BI-RADS 5
BI-RADS 5 级恶性危险性≥95%,高度怀疑恶性病变。需活检或手术治疗。BI-RADS 6
BI-RADS 6 级活检证实为恶性病变,用于患者接受肿块切除或乳腺切除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前的评价。专家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体检时乳腺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但部分乳腺癌在超声影像中呈现良性乳腺结节征象,如形态规则肿块、边界清晰肿块、肿块无细小钙化、肿块后方回声无衰减等,而部分良性结节在超声影像中呈现恶性征象,可能因过度诊断而进行活检。
因此,对乳腺结节的超声 BI -RADS 评估还应补充其他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
名院名科——健康管理中心
南京市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来,现已成为南京地区规模领先、功能完备的公立三甲健康管理机构。中心横跨两大院区,总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年服务量突破9万人次,日接待能力达600人次,持续领跑区域健康管理行业标杆。健康管理中心汇聚多学科医疗专家团队,构建“全维度健康管理矩阵”。资深专家领衔:主任/副主任医师团队提供权威主检服务;慢病管理MDT:专科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协同服务;智能导检系统:AI智能导检+全流程电子化服务,提升30%体检效率;精准设备集群:配备双源CT、3.0T磁共振、超声骨密度仪等高端设备,同步配置精神压力分析系统、体适能评估仪等特色检测平台。构建“检前-检中-检后”三级健康管理体系,全周期管理,全流程守护。科学定制个性化“1+X”体检方案:专业问诊评估、靶向项目组合、风险分层管理。“AI智慧体检”服务矩阵:老年/慢病专属通道、重要异常结果实时预警、云端报告随时查阅。闭环式健康管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重大阳性结果绿色通道(24小时响应)、慢病管理四大支柱(营养干预、运动处方、心理疏导、追踪随访)。中心开设体重管理、消化早癌筛查、免疫代谢等健康门诊,医疗服务精准触达。河西院区推出尊享式入住体检:“检诊一体化”服务,提供全程陪检、专属报告解读、优先诊疗通道。从事普通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及健康管理40年,擅长各种普外科疾病、特别是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来源:南京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