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家!她帮 “星星的孩子” 敲开职场大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09:25 1

摘要:2000年,陈赛凤便察觉年仅1岁多的儿子陈兆然有些行为异于常人:他不到公园玩;家里不让亲人来,来了就哭;不走回头路,出家门就要坐的士或摩的,迷迷糊糊中才能回到家;喜欢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用筷子敲地板……等到陈兆然3岁时,他被确诊为重度儿童孤独症。

近日

记者来到闽侯县南通镇

走进福建省第一家

大龄孤独症孩子的辅助性就业点——爱星谷

聆听一位“星星孩子”的母亲

——创始人陈赛凤的故事

陈赛凤展示孩子们制作的钻石画

确诊与求学:与众不同的孩子

2000年,陈赛凤便察觉年仅1岁多的儿子陈兆然有些行为异于常人:他不到公园玩;家里不让亲人来,来了就哭;不走回头路,出家门就要坐的士或摩的,迷迷糊糊中才能回到家;喜欢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用筷子敲地板……等到陈兆然3岁时,他被确诊为重度儿童孤独症。

在20多年前网络资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陈赛凤能获取到的专业治疗方法十分有限,她只能依靠自己不断试错、反复摸索。

“一开始,我们认为让孩子在正常学校接受教育,会对他有帮助。”陈赛凤回忆道,她为孩子在福州找了十几所小学,均遭拒绝。开学第一天,陈兆然在教室小便,老师无奈要求带回;去其他小学报名,因陌生环境吵闹,他捂起耳朵大叫,最终因不适应被劝退……绝望之际,有人提醒陈赛凤去孩子户口所在地的学校试试,于是一家人回到了位于闽侯县南通镇的瓜山小学。

本以为孩子能在瓜山小学安心学习,可到了三、四年级,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陈兆然在逻辑思维方面,以及写作文、学英语等课程上,都远远跟不上同龄孩子的进度。更让陈赛凤揪心的是,同龄孩子开始排斥她的儿子。“我努力让其他孩子和他一起玩,可我的学生跟我说:‘陈老师,我不想跟他玩,跟他一组总是输。’”特地考取教师资格证,在瓜山小学任教的陈赛凤无奈地说。

资料图片:在瓜山小学,陈赛凤陪儿子陈兆然玩耍

之后,陈兆然在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但毕业后又面临无处可去的问题。于是,陈赛凤和其他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们决定一起为孩子们找个去处。

爱星谷诞生:艺术助力就业

感受到大龄孤独症孩子困境的陈赛凤,因在省残联精协担任有职务,便向相关领导提议:“得为大龄孤独症孩子找个落脚处。”陈赛凤回忆道:“后来相关政策出台了,落地执行却困难重重。首先,合适的场地就不好找。”

恰在此时,陈赛凤一位移居国外的亲戚在得知这一需求后,表示愿意提供场地。于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9月,福建省第一家大龄孤独症孩子辅助性就业点——爱星谷在闽侯县南通镇诞生。

福建省第一家大龄孤独症孩子辅助性就业点——爱星谷•受访者供图

陈赛凤和家长们期盼孩子们能在爱星谷学会更多技能,为未来的生活筑牢根基。为了让孩子们得到锻炼,爱星谷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陈赛凤说:“我们教孩子买菜、学轮滑……还开展原生艺术活动,如绘画、制作钻石画等。半年前,又开启了永生花制作项目。”

孩子们在爱星谷绘画

孩子们在爱星谷制作钻石画的场地

同时,陈赛凤深知,只有让孩子们制作的产品具备市场化商业价值,才能帮助他们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下去。这份对孩子们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怀,驱使着她不断探索新的可能。

陈兆然绘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当时,我们与北京的画廊开展合作,北京的家长帮忙对接资源。兆然的一幅国画作品还曾被北京一家公益机构选送参加巴黎参展,并赠予外宾。我们每年为孩子们举办画展,一直持续到了第九届。”陈赛凤回忆道,原生艺术项目曾有过一段顺遂的发展时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资金不足,画展只能无奈暂停。

孩子们在爱星谷绘制的画作

对于新项目永生花制作,陈赛凤有着不少大胆且富有创意的设想:“永生花的应用场景十分多样。成品可以摆在企业前台作为装饰;还可以涉足婚庆领域,把结婚照融入作品进行定制,毕竟永生花寓意着‘永存的爱’。”

孩子们在爱星谷制作的永生花

为了提升永生花的质量,陈赛凤还与高校的相关设计专业联系。“孩子们在制作永生花时材料损耗较大,导致成本比同类产品高。我们希望在设计上多下功夫,让产品既不会亏本,又具备顾客愿意购买的价值。”陈赛凤说。

轮滑逐梦路:个体与群体

在爱星谷,除了画室和手工室,还有一方室内轮滑场地。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畅享轮滑欢乐的乐园,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全国范围内日益增多的孤独症孩子踏上轮滑征程的动人景象。

孩子们在爱星谷运动

陈赛凤回忆起当初带着儿子一起踏上轮滑之路的初衷,说:“兆然平时总是横冲直撞,缺乏安全意识。我就想,如果让他穿上轮滑鞋,或许能控制他的速度,让他学会保护自己。”让她出乎意料的是,陈兆然对轮滑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享受着滑行时风驰电掣的感觉,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2008年,陈兆然参加了全国特奥轮滑邀请赛。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省残联相关领导向她坦言:“特奥赛主要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孤独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管控是个挑战。”面对困难,陈赛凤没有退缩,她主动请缨担任助教,最终为儿子争取到了参赛机会。

初次参赛的经历并不顺利。在西安转站时,陈兆然不慎走失,陈赛凤焦急万分,四处寻找,最终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他。这次经历让陈赛凤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孩子在就好,成绩真的不重要。”比赛中,发令枪的巨响让陈兆然受到了惊吓,未能获奖,但陈赛凤并未气馁,她坚信给孩子一个融入社会的平台比什么都重要。

2010年,福建省作为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的主办方组建轮滑队伍,陈赛凤成为带队教练,陈兆然也在赛场上取得2金2银1铜的好成绩。2021年,陈兆然在第八届全国特奥运动会轮滑项目上取得2金1银1铜的佳绩。

资料图片:2021年,陈兆然在第八届全国特奥运动会轮滑项目上取得2金1银1铜的佳绩•受访者供图

“从兆然作为最早一批与特奥会产生交集的孤独症孩子登上赛场,到2010年有几十个孤独症孩子参加比赛,再到2021年,全国已有五、六百名孤独症孩子参与特奥运动会轮滑项目了。”陈赛凤感慨万分,“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轮滑项目对孤独症孩子有帮助。”

如今,爱星谷的轮滑场地中时常能看到不同的孤独症孩子在欢快地滑行。而陈赛凤,这位“自己淋过雨,就想为更多人撑伞”的坚强母亲,也多次在各种会议论坛上分享自己在孤独症原生艺术疗育、学龄期孤独症校园教育融合、家庭融入、社区融合以及居家泛化课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为其他孤独症孩子及家长进行个案指导,受益孩子已达几千人。

义工群体来到爱星谷与孤独症孩子们互动•受访者供图

记者手记:

“18岁后,他们该何去何从?”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紫微再次呼吁关注成年孤独症群体,并提交了一份《关于帮助成年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的建议》。李紫微展示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在21世纪初有1300万孤独症患儿,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远高于0-14岁儿童患者数量。

采访中,陈赛凤告诉记者,如今,陈兆然的主业从滑轮滑转变为在就业基地画画、做手工。然而,辅助性就业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远远无法彻底解决孩子们面临的问题,以永生花制作项目为例,从设计、制作、到销售,这一完整的市场化流程的摸索,对陈赛凤来说仍然不易。这些大龄孤独症孩子仍迫切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才能在社会中寻得一席之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孤独症有明确的医学界定,又称自闭症、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人们将孤独症患者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

记者:林奥 邓一飞

编辑:林丹 洪婷婷

校对:宁媛媛 林丹

审核:王立强监制:谢永杰 庄高翔

--------

“有您点亮❤️,我们会更好”

来源:遇见闽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