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范存宝 江西台记者黄肇 吉安台记者莫春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秋九月,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武功山南麓的1200亩红豆杉林迎来一场特别的“丰收”——树生铁皮石斛进入采收期。依靠精细化管护,千亩林地变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范存宝 江西台记者黄肇 吉安台记者莫春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秋九月,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武功山南麓的1200亩红豆杉林迎来一场特别的“丰收”——树生铁皮石斛进入采收期。依靠精细化管护,千亩林地变身“生态宝藏”,更成为周边20多户村民的“丰收基地”。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听见丰收》,本期推出《红豆树上的“生金”密码》。
阳光刺破武功山的晨雾,1200亩红豆杉林早早醒了。褐色的树干上是一簇簇翠绿的铁皮石斛。
谢满月:那种绿色的,它就是铁皮石斛,能够扒在树皮上的就确定它能完全成活。
早上8点,谢满月和工人们已经上山。
谢满月:铁丝网比较细,野猪一拱就给它拱开了,从下面进来。去年我们还把铁丝网给加固了一下。
受父亲影响,谢满月从小对农业有着浓厚兴趣。2022年,在加拿大完成大学本科学习后,她来到父亲谢干才的林场帮忙。如何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谢干才迟迟没能破题。那时候,红豆杉林里的铁皮石斛,刚试种了一年。
谢满月:因为不懂,所以当时损失还是蛮惨重的。在这种情况下,种植成活率只有10%,至少损失差不多300多万。
观望之下,谢满月觉得,症结在于“技术”。2023年初,她专程去浙江取经,见识到了现代化种植大棚及组培苗的先进技术。
将铁皮石斛仿野生附生种植在活体红豆杉树上,能提升铁皮石斛质量、产量,还能促进红豆杉保护繁衍。三年过去,在她的示范基地带动下,如今已有132户村民参与到铁皮石斛种植项目中。谢满月团队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还负责产品的销售,除了线下销售渠道,线上直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谢满月:我们搭建了小木屋,让主播坐在这个地方,把我们的原生态基地展现给大家。
山林间流水潺潺,山林美,丰收更美。谢干才蹲在新修的水泥路边,看着满载石斛的三轮车驶向山下。
谢干才:它过去是个泥巴路,雨季时就很泥泞。去年我们修了这条路并进行了硬化。我们也引进了烤条、切片、烘干等智能化设备。现在,按照什么时间、什么温度,它就自动完成了这道工序。
今年,谢满月预计能采收1.2万公斤铁皮石斛鲜条,经加工后产值有望破千万元,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正在酝酿。这片绿水青山里,还有更多的金山银山。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