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实现30万亩田一个数字管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10:38 1

摘要:4月15日,“行走黄河”主题报道采访团记者走进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了解到,该县以数字技术为引擎,走出了一条独具桓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甘肃经济日报淄博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陈功章)4月15日,“行走黄河”主题报道采访团记者走进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了解到,该县以数字技术为引擎,走出了一条独具桓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早在1990年,桓台县就因建成我国长江以北首个整建制“吨粮县”而声名远扬。如今,随着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桓台县又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在农业管理创新方面,桓台县与中化先正达集团合作,搭建起桓台县数字农业智慧平台,并在唐山镇建成中化现代农业华北大区桓台示范农场。该农场运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融合卫星遥感监测、精准气象预报等方式,实现了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的有机结合。同时,依托数字平台开发的“桓农宝”APP,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广“MPA+”数字农服,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中化现代农业华北大区总经理助理时立波介绍:“我们整合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在平台上实时监测全县30万亩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实现水肥药精准化管理,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管理体系。”

通过“数字中心+服务点+种粮大户”的模式,规模种植户可获得“耕、种、收、管、储”全产业链服务。时立波表示:“我们通过订单方式为种植户提升亩产价值,2021年至2024年,这种模式服务了桓台6个服务点、50多个规模种粮大户、5万亩农田,亩均收益提高200元左右。通过‘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领了当地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项目建设是激发农业新动能的关键。桓台县全力推进“数字大田示范农场”和梨花面业50万吨优质小麦数字化深加工等项目,打通一二三产业融合通道,提升粮食品牌价值和农民收益。梨花面业建设智能化车间,小麦深加工产能达80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专用粉加工企业。此外,投资15亿元的农发凯盛智慧农业项目和润邦农业全园区智能化控制大棚项目,也有力推动了智慧农业和特色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桓台县还积极拓展数字农业营销新业态,结合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载体,催生了精致农业、体验农业等新模式。润邦农业利用苗圃资源打造科技服务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带动周边电商发展;泓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于昌江的“土味”直播,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实现村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村播”“村晚”等“村”字号IP,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拓宽了农产品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来源:甘肃经济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