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拾柜子翻出包三年前的茶叶,喝吧怕中毒,扔了又肉疼?老话说 “茶叶一年是茶,三年成药”,可真搁了三五年的陈茶,到底还能不能往嘴里送?咱直接扒来茶商的 “内部秘籍”,三招教你辨别陈茶生死局!
收拾柜子翻出包三年前的茶叶,喝吧怕中毒,扔了又肉疼?老话说 “茶叶一年是茶,三年成药”,可真搁了三五年的陈茶,到底还能不能往嘴里送?咱直接扒来茶商的 “内部秘籍”,三招教你辨别陈茶生死局!
一、茶类不同,保质期像开盲盒
绿茶:鲜爽期短,过期秒变 “草”
绿茶这玩意儿讲究 “吃鲜”,保质期就像夏天的冰棍 —— 短得很!正常也就 1 年左右。要是翻出包存了三五年的绿茶,哪怕没长毛,那股子鲜灵劲儿早跑光了,营养也跟着蒸发,喝起来跟泡树叶没啥区别,妥妥的 “弃疗选手”。
红茶:超期就 “蔫”,香气打折
全发酵的红茶保质期能撑到 2 年,但过了这个坎儿,尤其是存够三五年,原本浓郁的花果香像泄了气的气球,茶汤滋味也变得寡淡。要是保存不当,搞不好还会沾染上陈腐味儿,劝你别勉强。
乌龙茶:特殊选手看 “体质”
大部分乌龙茶扛 2 年问题不大,可铁观音老茶是 “潜力股”,越陈越香。不过这得满足 “富养” 条件 —— 密封、避光、防潮,还得定期复焙。要是没伺候好,三五年后保准从 “香饽饽” 变成 “苦哈哈”。
白茶、黑茶:陈放越久越 “香” 气
白茶号称 “时间的朋友”,三年起就自带药香,黄酮类物质还越存越多,养生党闭眼冲。黑茶里的普洱茶更绝,生茶存个 3-5 年正好进入 “青春期”,陈香韵味初显;紧压茶砖存个十年八年都能 “逆生长”,越老越值钱。
二、看脸闻味,陈茶 “体检” 四步法
光看品种还不够,具体茶叶还得做 “体检”!记住这四句口诀:
一看:斑点 = 警报!
茶叶上长斑就像脸上长痘,十有八九是受潮了。霉菌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哪怕没到保质期,带斑的茶直接拉黑,别拿健康赌运气。
二观:茶汤要透亮!
放久的茶汤颜色变深正常,但要是浑浊得像泥水,恭喜你喜提 “变质套餐”,赶紧连茶带水全倒掉。
三掰:酥脆才合格!
干爽的茶叶一掰就碎,要是捏起来软趴趴,说明含水量超标。这种 “潮男” 茶叶,喝了准闹肚子。
四闻:怪味 = 退退退!
茶香应该像刚晒过的被子,清新自然。要是闻到刺鼻、腐臭这类 “生化武器” 味道,别犹豫,垃圾桶才是它的归宿。
三、存茶小心机:茶商都在偷偷用
专业茶商早给茶叶建了 “成长档案”,温湿度变化记得比日记本还细。咱普通家庭没这条件,至少半年给茶叶 “翻个身”:检查包装有没有漏气,闻闻味道对不对。实在过期的茶叶也别扔,煮茶叶蛋、去冰箱异味,废物利用一把好手!
你家有没有存了三五年的 “古董茶”?快对照这几招检查检查!要是还拿不准,评论区晒图求鉴定,咱茶友们一起当 “茶叶判官”!
来源:闲扯的知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