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挑没病没伤的芋头做种,个头选40-50克左右(像鸡蛋大小),顶芽饱满的。播种前晒种2天,再用湿沙盖着催芽,温度控制在18-20℃,等芽长1厘米左右再种。
要让芋头又大又糯、亩产大增,关键得从这几步下手:
1. 选对种芋,催芽壮苗。
挑没病没伤的芋头做种,个头选40-50克左右(像鸡蛋大小),顶芽饱满的。播种前晒种2天,再用湿沙盖着催芽,温度控制在18-20℃,等芽长1厘米左右再种。
好种出好苗,晒种能杀菌,催芽让出苗快又整齐,苗壮了后期才能长势猛。
2. 深翻土地,底肥下足。
种之前把地深翻40厘米以上,土松了芋头才能“钻得深”。每亩地先埋2500公斤腐熟粪肥(比如猪粪、牛粪),再加点磷钾肥(比如过磷酸钙、硫酸钾)。
深翻能让土壤透气,球茎膨大不受限;底肥足就像“存钱”,后期芋头吃饱了养分才能长得大。
3. 科学追肥,硒肥加复合肥。
苗期追点氮肥提苗,中期(长叶膨大期)多用磷钾肥,比如硫酸钾复合肥。如果想芋头更糯,喷含硒的叶面肥(比如“真希富硒肥”),能提高抗病性,还能让芋头更耐储存。
硒元素能激活芋头里的酶,促进淀粉积累,口感更粉糯。复合肥营养全面,后期膨大不缺“粮”。
4. 勤培土,压住“小崽子”。
苗长到30厘米高时开始培土,每隔20天培一次,每次盖土5-7厘米厚,总共培3-4次。培土时把土堆到芋头根部,把冒头的子芋芽压下去。
子芋、孙芋冒头会抢母芋的养分,培土能逼着母芋专心长个,还能防芋头露头变绿(绿了口感差)。培土还能让芋头周围土壤松软,根系更发达。
5. 精准浇水,干湿交替。
出苗前别浇水,苗期土壤干透再浇,中后期保持湿润(手捏土成团但不滴水)。采收前20天停水,让芋头“收干水分”更粉糯。
前期浇水多容易烂根,后期缺水会导致空心。干湿交替能逼芋头把养分往球茎里攒,而不是光长叶子。
6. 防病害,少打农药。
用微生物菌剂泡种芋30分钟,种下后每隔2个月在根部灌一次菌剂,能防软腐病、疫病。发现病株立刻拔掉,撒生石灰消毒。
传统农药伤根,菌剂以菌治菌更安全,还能减少农药残留,芋头品质更好。
7. 用新技术,种脱毒苗。
选脱毒种苗(用组培技术繁殖的),或者用浅水浮板育苗,能避免种芋带病毒和虫卵。
传统子孙芋繁殖容易带病,脱毒苗从源头切断病害,苗健康了产量自然高。
来源:苗大聊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