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盼皇上发粮,是盼着看皇上的态度:他要是敢留下扛,百姓就咬牙跟着守;他要是先溜,那大家也别客气,赶紧卷铺盖跑路要紧!可谁也没料到,紫禁城里传出来的消息,直接把大伙儿的最后一点念想给浇灭了:皇上要跑!
你知道1860年那阵儿,北京城里有多慌吗?街面上没人摆摊,家家户户都在打包行李,连胡同里的狗都不咋叫了——所有人的耳朵都朝着紫禁城的方向。
不是盼皇上发粮,是盼着看皇上的态度:他要是敢留下扛,百姓就咬牙跟着守;他要是先溜,那大家也别客气,赶紧卷铺盖跑路要紧!可谁也没料到,紫禁城里传出来的消息,直接把大伙儿的最后一点念想给浇灭了:皇上要跑!
皇上都先溜了,百姓凭啥硬扛?当时北京城里,从大杂院的老头到绸缎庄的掌柜,抄起包袱就往城外挪,连花盆都顾不上带。
大臣们一看这架势,魂儿都快吓飞了——皇上跑了,这锅谁来背?赶紧扎堆上奏,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咸丰脸上了:“您可不能走啊!就算不走,好歹从圆明园挪回皇宫住,让百姓看着您还在,心才能定啊!”可咸丰那时候满脑子就一个字:逃!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的,主打一个不听劝。
这时候朝野上下真急眼了,连亲戚都豁出去了。据翁同龢日记里写,咸丰的妻弟易轩,听说皇上要逃,直接冲到咸丰跟前儿,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皇上!您不能跑啊!您要是实在怕,让我带兵去跟洋人决一死战!”
旁边的武帝一从也赶紧握着重轩的手帮腔:“七弟说的没错!皇上您可得三思啊!”更绝的是军机大臣们,呼啦啦跪了一地,脑袋磕得地板响:“皇上您留下吧!北京不能没有您啊!”
咸丰被缠得没辙,只好松口:“行吧行吧,我暂不亲征,先留守北京。”你以为他真改主意了?错!他这纯属缓兵之计,心里早把“跑路攻略”摸得门儿清了。
这时候,老将僧格林沁也给咸丰递了封奏折,话说得特别实在:“皇上您放心,奴才们肯定拼命扛!要是真到了扛不住的地步,您再跑也来得及,奴才保证那时候还能给您留条路!”
僧格林沁这话可不是吹牛,他抵抗起来是真用心,可问题是,咱之前也说过,这哪是抵抗啊,纯属送人头!洋人拿的是热武器,咱拿的是冷兵器,子弹能打一里地,弓箭最多射百步,这不是代差,是被按在地上摩擦!你说僧格林沁再能打,他能打过子弹吗?
果然没撑几天,9月22号那天,咸丰觉得再不走就真没机会了。上午十点,他带着一行人从圆明园后门偷偷溜了,那叫一个狼狈——连换洗衣服、干粮都没带够,据说在圆明园临走前,就喝了几碗小米粥,跟身边人挥了挥泪,就头也不回地跑了。
皇上都跑了,北京就跟没了主心骨似的,街面上更乱了,有人甚至开始抢商铺,谁都知道,接下来要出大事了。
咸丰跑了,烂摊子扔给了恭亲王奕訢,让他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留守北京,想办法跟英法联军谈判,化干戈为玉帛。奕訢手里也不是没筹码,开战前清军把英国领事巴夏里给扣了,关在监狱里。奕訢觉得,有巴夏里在手里,洋人肯定得乖乖听话——可他哪儿知道,这误会大了去了!
咱中国人讲究“擒贼先擒王”,奕訢以为巴夏里是英国的大人物,扣住他就能拿捏对方。可人家英国的制度跟咱不一样,巴夏里虽说有点本事,但在英国根本不算啥大人物,英国人急着要他回来,是在乎“领事安全”的面子,不是真怕没了他不行。
奕訢还在那儿等着洋人服软呢,法国人先不耐烦了——“你们英国人要人是你们的事,别耽误我们发财!”这么一想,法国人直接撇开谈判,先朝着圆明园去了。你知道吗?这一去,就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给推向了火坑。
咱得先说说圆明园有多牛——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也就是1709年,最早就是康熙赐给雍正的小园子。雍正登基后,直接把办公地挪到这儿,花了老鼻子钱扩建;到乾隆的时候,才算彻底修好,占地足足350公顷,相当于5个故宫那么大!园子里不光有中式园林的亭台楼阁,还有13公顷的西洋风格建筑,像大水法、观水法那些,都是当时的“网红打卡点”。
更别说里头藏的宝贝了,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字画,从金器银器到翡翠玛瑙,说它是“万园之园”“宝贝仓库”,一点都不夸张。而且打雍正开始,清朝五代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儿过,你说这地方有多重要?
更邪乎的是,据说一年前,咸丰还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个白胡子老头儿,自称是圆明园的土地爷,跟他说:“皇上,这园子要遭大劫了,我护不住了,得辞职走了。”
咸丰当时还以为土地爷是嫌官小,赶紧说:“您别走啊,我给您封二品顶戴!”可那老头儿啥也没说,飘着就没影了。这事儿当时没人当真,直到后来圆明园被烧,人们才想起这个梦,还真在园子里找着了被封了二品顶戴的土地爷牌位——你说这是巧合,还是真有预警?
10月6号那天,法军先冲进了圆明园,啥也不说,直接开启“抢劫狂欢”——花瓶往怀里塞,字画往衣服里裹,连镶金的桌子都想扛走。
而这会儿,英军还在跟清军死磕呢!10月8号,英军一看法军都开始“分赃”了,也急了,逼着清廷官员把巴夏里放了;到10月10号,英法联军又逼着清军交出安定门——这门一交,北京城算是彻底被他们攥在手里了。
现在去圆明园,看着那些断壁残垣,比如还立着的大水法石柱,你会不会想起当年咸丰喝的那碗小米粥,想起北京百姓慌着打包的行李,想起土地爷梦里的那句“护不住了”?落后不是挨打,是连自己的宝贝都守不住,连自己的家都护不了。
要是你生在1860年的北京,看着皇上跑了,洋人打进来了,你是会跟着街坊一起逃,还是想办法守着家里那点念想?评论区咱唠唠,说说你心里的想法。
来源:佳佳讲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