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重病养子看护10年,他给养子3万亲儿子2套房,养子取钱时傻眼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09:44 1

摘要:198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东北的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连火车站的钢筋水泥都被冻得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198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东北的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连火车站的钢筋水泥都被冻得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杜宣文五十岁的人了,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准备早餐摊的食材。

他的摊位就在火车站外,靠卖茶叶蛋、豆浆维持生计,供养九岁的儿子杜宇。

妻子三年前因病去世,留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这天,天还没亮,杜宣文推着小车来到火车站。

刺骨的寒风中,他注意到长椅上蜷缩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杜宣文走近,只见一个约八岁的男孩,脸蛋冻得通红,眼睛哭得红肿,手里紧攥着一张纸条。

小男孩抬头,怯生生地看了杜宣文一眼,又低下了头。

"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杜宣文脱下自己的棉袄,披在男孩身上。

"我叫小远,"男孩的声音极其微弱,"妈妈说她养不起我了,让我在这里等好心人收留。"

杜宣文接过小男孩手中的纸条,上面写着:

"我儿子叫小远,八岁,我实在养不起了。好心人收留他,感激不尽。"字迹潦草,还有些被泪水浸湿的痕迹。

"你妈妈什么时候离开的?"

"昨天晚上,"小远眼中含泪,"妈妈说去买热饮,让我在这里等她,可是她再也没回来。"

杜宣文心中一阵酸楚。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杜宇,如果是他被丢在这寒冷的火车站,该多么绝望啊。

"走,我先带你去派出所,然后给你买些热乎的吃的。"杜宣文拉起小远的手,却发现男孩的手冰凉得像块石头。

派出所民警记录了情况,承诺会寻找小远的亲人,但也坦言这类情况成功率很低。

"最多等一周,如果没人认领,就只能送福利院了。"民警说。

杜宣文看着角落里瑟缩的小远,心中不忍。

自己虽然条件不好,但好歹能给孩子一个家。

他突然做了一个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如果没人认领,我想收养他。"

一周过去了,没有人来认领小远。

杜宣文办理了临时监护手续,决定带小远回家。

"小远,从今天起,你就跟我姓杜了,叫杜小远。我家还有个儿子叫杜宇,比你大一岁,你们以后就是兄弟了。"杜宣文牵着杜小远的手说道。

回到家,杜宇正在院子里玩泥巴。

看到父亲带回一个陌生男孩,杜宇顿时警惕起来。

"爸,他是谁啊?"杜宇指着杜小远问道。

"宇儿,这是杜小远,以后是你弟弟了,你要好好照顾他啊。"杜宣文拍了拍杜宇的头。

杜宇的脸立刻阴沉下来:"我不要弟弟!我们家就我和爸爸两个人!"

杜宣文脸色一变:"杜宇!不许这么没礼貌!"

杜小远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能感受到杜宇的敌意,但无处可去,只能忍受。

晚上,杜宣文把储物间简单收拾了一下,放了一张小床,安排杜小远住下。

"小远,委屈你了,等以后条件好了,爸爸给你收拾个好房间。"杜宣文歉意地说。

"没关系的,叔叔,这已经很好了。"杜小远感激地说,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床了。

就在杜宣文离开后,杜宇突然出现在门口,面带冷笑。

"别以为我爸收留你,你就是这个家的一员了。你永远都不会是,听到了吗?"杜宇一字一顿地说,"你只是个外人,永远都是!"

杜小远沉默不语,只是点了点头。

他明白,这个家不会轻易接纳他,但至少,他有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

02

时光飞逝,转眼五年过去了。

十三岁的杜小远已经长成了一个挺拔的少年。

他在学校表现优异,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杜宣文对他越来越满意,时常在邻居面前夸耀杜小远的优秀。

"我们小远啊,真是我们杜家的骄傲!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班第一名!老师都说他将来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

相比之下,已经十四岁的杜宇学业平平,经常逃课去游戏厅,每次考试都是勉强及格。

杜宣文对他的表现很失望,常常拿杜小远来比较,这让杜宇对杜小远的怨恨更深了。

这天放学后,杜小远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

转过一个拐角,他看到杜宇和几个朋友正在路边抽烟。

"看啊,这不是我们家的'三好学生'吗?"杜宇冷笑着,把烟头扔在地上,用力踩灭。

杜小远低头想绕过去,却被杜宇一把拽住书包带。

"走那么急干什么?怕我爸发现你回来晚了,少夸你几句?"杜宇讥讽道。

"宇哥,我只是想早点回家写作业。"杜小远小声说。

"写作业?"杜宇的一个朋友嗤笑道,"装什么好学生呢?"

杜宇推了杜小远一把:

"你知道大家都怎么说你吗?说你是白眼狼,吃我爸的,住我爸的,将来有出息了肯定一脚把我爸踢开!"

杜小远握紧了拳头,但还是忍住了怒气:"杜宇,我不会忘记叔叔的恩情的。"

"叔叔?"杜宇冷笑,"你倒是会装,当着我爸的面叫爸爸,背后叫叔叔!虚伪!"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你们在干什么?"

杜宣文不知何时站在了街角,脸色阴沉得可怕。

"爸!"杜宇吓了一跳,烟还捏在手里,来不及藏起来。

杜宣文大步走过来,一把夺过杜宇手里的烟:"你才多大就学会抽烟了?还带着朋友欺负你弟弟?"

"他才不是我弟弟!"杜宇倔强地说,"他就是个外人!"

"啪!"杜宣文一巴掌扇在杜宇脸上,"你给我闭嘴!是我把小远带回家的,他就是我儿子,就是你弟弟!你再敢欺负他,我打断你的腿!"

杜宇捂着脸,眼中充满恨意,转身就跑。他的朋友们也四散而去。

杜宣文叹了口气,转向杜小远:"小远,你没事吧?"

"我没事,爸。"杜小远低声说,心中却很不是滋味。他知道,杜宣文这一巴掌,只会让杜宇更恨他。

"别理宇儿,他这孩子从小被我惯坏了。你要相信,你是爸的好儿子。"杜宣文拍了拍杜小远的肩膀。

回到家,杜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晚都没出来。

杜小远站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默默发誓:总有一天,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报答杜宣文的养育之恩,也让杜宇明白,他不是白眼狼。

03

岁月如梭,转眼间,杜小远和杜宇都已经高中毕业。

凭借优异的成绩,杜小远如愿考入省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

杜宇则勉强考入了当地的一所职业学校,学习电子商务专业。

大学期间,杜小远勤工俭学,做家教、发传单、当服务员,不让杜宣文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操心。

他的优秀表现还为他赢得了多项奖学金。

每次回家,杜小远都会给杜宣文带些礼物,有时是一条围巾,有时是一双保暖鞋,虽然不贵重,却充满心意。

"爸,这是我用奖学金给你买的血压计,您一定要按时测量血压啊。"杜小远关切地说。

"好好好,我的小远长大了,懂得心疼爸爸了。"杜宣文欣慰地笑着,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杜宇从职校毕业后,先是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

杜宇虽然学习不好,但有着敏锐的商业头脑。他发现餐馆附近的上班族对快餐需求很大,便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小吃店,专做外卖生意。

让人意外的是,杜宇的小吃店生意红火,不到一年就在隔壁又开了一家分店。杜宇靠着自己的努力,开始在商业上崭露头角。

杜小远大学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实习经验,被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录用,薪资丰厚。

他拿到第一份薪水后,立即买了一台当时最新款的彩电送给杜宣文。

"爸,您看电视眼睛都快贴到屏幕上了,这台新电视屏幕大,还护眼。"杜小远笑着说。

杜宣文摸着崭新的彩电,眼眶湿润:"小远啊,爸爸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就是当年把你带回家。"

听到这话,正好进门的杜宇脸色一沉,默默走回自己房间。尽管他如今生意做得不错,却始终无法获得父亲那样由衷的赞许。

接下来的几年,杜小远在公司步步高升,薪水也水涨船高。

杜宇则凭借商业头脑,将小吃店发展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连锁店,生意蒸蒸日上。

表面上看,兄弟俩都各自有了不错的发展,但内心的隔阂却从未消除。

04

又是十年过去,杜宣文已年过七旬。

这年冬天,杜宣文感冒后一直咳嗽不止,杜小远强行把他送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杜宣文患了晚期肺癌,医生预计他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

"医生,一定还有办法的,对不对?"杜小远握着医生的手,声音颤抖。

医生摇摇头:"已经是晚期了,扩散很广,我们只能尽量减轻他的痛苦,延长生命。"

杜小远站在窗前,望着医院外的雪景,泪水无声滑落。

此时的他,在公司已经是技术部副总监,前途无量。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天就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信。

"小远,你不能这样!"杜宣文躺在病床上,虚弱地抗议,"你的工作多好啊,不能因为我放弃!"

"爸,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杜小远坚定地说。

杜宇得知父亲病情后,也常来医院看望,带些水果、日用品,但从不过夜,也不主动提出分担医药费。

"爸,我这连锁店刚开到第五家,实在是走不开啊。"杜宇解释道,"不过您放心,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杜宣文理解地点点头:"你忙你的,有小远在呢。"

就这样,杜小远辞去工作,回到老家照顾杜宣文。

他租了一辆医用护理床,把杜宣文接回家中照顾,每天细心料理父亲的饮食起居,按时给他服药,陪他聊天解闷。

杜小远把自己的积蓄几乎全部用于支付杜宣文的医药费。为了维持收入,他偶尔接一些远程软件开发的工作,在杜宣文睡着后熬夜完成。

奇迹般地,在杜小远的精心照料下,医生预言的"几个月"变成了一年,又变成了五年,最终竟然延长到了十年之久。

这十年间,杜小远几乎足不出户,全心全意照顾杜宣文。

他学会了注射、输液、按摩、理疗,成了半个专业护工。他甚至自学中医,用各种偏方辅助治疗,减轻杜宣文的痛苦。

杜宇的连锁店已经发展到十几家,生意越做越大。他每月会来看望父亲几次,但从不久留,理由永远是"生意太忙"。

"宇儿,你也是时候找个媳妇了。"杜宣文对杜宇说。

"爸,我忙着呢,没时间谈恋爱。"杜宇不以为然。

"瞎说,我都听说了,你和那个做服装生意的郑家姑娘走得挺近啊。"杜宣文笑着说。

杜宇有些不好意思:"这事儿您也知道啊。"

一年后,杜宇真的娶了服装店老板的女儿郑雪为妻。婚礼上,杜宣文坐在轮椅上,面带笑容看着儿子组建家庭,眼中满是欣慰。

婚后,杜宇和郑雪住进了城东新区的一套新房,很少回老宅看望杜宣文。郑雪对杜小远照顾杜宣文的事情似乎很不以为然。

"你说那杜小远,图什么呢?又不是亲生的,伺候老头子十年,怎么想的?"郑雪曾这样对杜宇说。

杜宇沉默片刻:"可能是想分遗产吧。我爸那套老房子虽然旧,但在老城区,地段不错,值钱。"

"那你得提前做好准备,别到时候老头子一死,房子都让那杜小远给骗走了。"郑雪警告道。

"你放心,我爸心里有数。"杜宇胸有成竹地说。

05

十年的时光,杜宣文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使有杜小远无微不至的照顾,癌细胞仍在无情地吞噬着他的生命。

这一天,杜宣文气息突然变得急促,脸色铁青。

杜小远吓坏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经过一番抢救,杜宣文暂时脱离危险,但医生表示,情况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最多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医生低声对杜小远说,"你们做好准备吧。"

杜小远强忍泪水,点了点头。他立即通知了杜宇,让他来医院。

杜宇和郑雪赶到医院时,杜宣文已经清醒过来,虽然虚弱,但神智清晰。

"宇儿,小远,你们都来了。"杜宣文微弱地说,"我时日不多了,有些事情要交代清楚。"

杜小远握着杜宣文的手:"爸,您别这么说,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杜宣文轻轻摇头:"小远,别骗我了,也别骗你自己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已经很满足了。"他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我有些遗产要分配,请郭律师来了吗?"

就在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走进病房,手里拿着公文包,正是杜宣文多年的朋友,律师郭志明。

"来了,老杜,文件都准备好了,就等你最后确认了。"

郭律师说着,从包里拿出几份文件。

杜宣文示意杜小远扶他坐起来,然后接过文件,对着杜小远和杜宇说:

"我的遗产不多,就两套房产,一套是咱们住的老城区的老房子,一套是五年前买的城东新区的新房。"

杜小远惊讶地看着杜宣文:"爸,您什么时候在城东新区买了房子?"

"就是宇儿他们结婚那会儿,我偷偷买的,想给他们做婚房,结果这孩子有钱了,自己先买了。"杜宣文笑了笑,"不过房子在那放着,升值了不少。"

杜宇和郑雪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根据我的遗嘱,"杜宣文继续说道,"这两套房产,全部留给我的亲生儿子杜宇。"

病房里一片寂静。

杜小远面色惨白,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只是握着杜宣文的手更紧了一些。

杜宇和郑雪则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

郑雪甚至小声对杜宇说:"两套房子都是我们的了!"

"至于杜小远,"杜宣文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杜小远,"这是我的一张银行卡,密码是你的生日,里面有三万元,算是对你这些年照顾之恩的一点心意。"

杜小远接过银行卡,强忍泪水:"爸,您别这么说,我照顾您是应该的,不求回报。"

郑雪冷笑一声:"就三万元?十年照顾就值这点钱?"

杜宇赶紧制止妻子:"你别说了!"

杜宣文叹了口气:"小远,爸对不起你。这些年你为我付出太多,我却给不了你太多回报。"

"爸,您收留我,抚养我,给了我家的温暖,这比什么都重要。"

杜小远哽咽道,"这张卡我会好好保管的,谢谢您。"

郭律师见状,将遗嘱递给杜宣文签字。

杜宣文颤抖着签上自己的名字,又按下手印。

"好了,从法律上讲,这份遗嘱现在生效了。"郭律师宣布,然后将文件复印了三份,分别交给杜宣文、杜宇和杜小远。

杜宣文疲惫地闭上眼睛:"我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杜小远为杜宣文掖好被角,轻轻擦去他额头的汗珠。

郑雪拉着杜宇走出病房,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一个月后,杜宣文平静地离世了。

在杜小远的安排下,杜宣文的葬礼简单而庄重。杜宇和郑雪全程参与,但更多的是在讨论如何处理那两套房产。

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杜宇就找到杜小远,直截了当地说:"小远,我爸已经走了,你也该搬出去了。那套老房子我打算装修后出租。"

杜小远默默点头:"我明白,给我三天时间收拾东西。"

郑雪站在一旁,冷笑道:"十年照顾,就换来三万块钱,真是够可怜的。"

杜小远没有回应,只是低头收拾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

三天后,杜小远搬出了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宅,租了一间小公寓。

由于离开工作岗位太久,他的技术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只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高的软件维护工作,勉强维持生计。

06

一个月后的周末,杜小远在超市购物时,偶然遇到了杜宇一家。

郑雪一眼就认出了推着购物车的杜小远,故意高声对杜宇说:"你看,那不是你那个养兄弟吗?听说现在住在城西那片破旧的小区,工资才四五千。"

杜宇有些尴尬:"雪,别这样。"

"有什么不能说的?"郑雪毫不在意,甚至提高了声音,确保杜小远能听到,"照顾老爷子十年,就为了分遗产,结果就拿到三万块钱,真是搞笑。"

杜小远装作没听见,匆匆结账离开了超市。

回到家,杜小远坐在简陋的沙发上,想起了杜宣文给他的那张银行卡。

自从杜宣文去世后,他一直没有动用那笔钱,仿佛那是杜宣文留给他的最后联系。

"三万元啊,"杜小远自言自语,"爸,您是不是怕我乱花钱,所以只留了这么点给我?"

想到这里,杜小远突然有了查看银行卡余额的冲动。

也许,该是时候接受现实,用这笔钱重新开始生活了。

第二天一早,杜小远来到银行,将卡递给柜员:"您好,我想查询一下这张卡的余额。"

柜员接过卡,输入系统查询。

突然,她的表情变得异常惊讶,再次确认了一遍,然后抬头看着杜小远:"先生,您确定是要查询这张卡的余额吗?"

杜小远点点头:"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只是..."柜员犹豫了一下,然后打印出账单递给杜小远。

杜小远接过账单,低头一看,瞬间呆立在原地,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您的卡内余额是三百万元整,还有一封存储在银行的信函。"

杜小远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您说多少?"

"三百万元,"柜员重复道,"不是三万,是三百万。"

杜小远接过账单,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着余额:3,000,000.00元。

他的手开始颤抖,眼前一片模糊。柜员又递给他一个信封:"这是与这张卡一起存放的信函,应该是留给您的。"

杜小远接过信封,走到银行大厅的长椅上坐下。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封杜宣文的亲笔信。

"小远: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了。

首先,我要向你道歉,在医院那天,当着杜宇和郑雪的面,我说卡里只有三万元,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实际上,这张卡里存有三百万元,是我这些年来的积蓄。我年轻时曾经偷偷投资过一些股票,赚了些钱,一直秘密存着,没告诉任何人,包括杜宇。

我一直都知道杜宇对你的敌意,也知道郑雪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担心如果他们知道我留给你这么多钱,会找各种理由纠缠你,甚至对你不利。所以我做了这个安排,公开的遗嘱只是个障眼法。

小远,你是个好孩子。这三十多年来,你比我亲生的儿子还要孝顺。尤其是这十年,你放弃了大好前程,日日夜夜照顾我这个糟老头子,我感激不尽。

我知道你不在乎钱,但我希望你能用这笔钱重新开始你的生活。

也许可以创办你一直想做的软件公司,找个好姑娘成家立业。不要辜负你的才华,也不要辜负你的青春。

至于杜宇,我给了他两套房子,已经足够了。

我了解我的儿子,如果他知道我还有这笔钱,只会让他更加贪婪,而不会更加孝顺。有时候,父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

小远,在我心中,你早已是我的亲生儿子。这么多年来,是你的存在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我欠你太多,这笔钱远远不够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这是我能给你的全部了。

好好活着,替我看看这个世界。

永远爱你的父亲 杜宣文"

杜小远读完信,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他想起这十年来与杜宣文共度的点点滴滴,突然明白了父亲所有的良苦用心。

那天在医院,父亲故意当着杜宇和郑雪的面说只有三万元,就是为了保护他,让杜宇不再纠缠他。他何尝不知道杜宇和郑雪的本性?

"爸,您一直都懂,对吗?"杜小远喃喃自语,泪水滴落在信纸上。

走出银行,杜小远抬头望着蓝天,心中五味杂陈。

三百万元,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足以改变他的生活轨迹。但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父亲那深沉的爱与信任。

杜小远辞去了软件维护的工作,用这笔钱租了一间办公室,注册了自己的软件公司。

他招募了几位年轻有为的程序员,开始开发他心中酝酿已久的项目。

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杜小远的公司很快就接到了几个不错的订单。半年后,公司已经小有名气,业务蒸蒸日上。

07

就在这时,杜宇找上门来了。

"小远,好久不见。"杜宇站在杜小远的办公室门口,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

杜小远请他坐下:"宇哥,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杜宇支支吾吾:"我听说你开公司了,生意做得不错啊。"

"还可以,刚起步。"杜小远平静地说。

"其实,我是来求你帮忙的。"杜宇终于说出了来意,"我的连锁店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资金周转不开。"

原来,杜宇在郑雪的怂恿下,盲目扩张连锁店,一口气开了十几家分店,导致资金链断裂,现在濒临破产。

"我知道你手头可能也不宽裕,但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你能借我五十万周转一下吗?等我度过难关,一定双倍奉还。"杜宇恳求道。

杜小远看着杜宇,想起了杜宣文在信中说的话:"我了解我的儿子,如果他知道我还有这笔钱,只会让他更加贪婪,而不会更加孝顺。"

但杜小远并没有拒绝。

他知道,不管杜宇曾经如何对待他,他们终究是一家人。

杜宣文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两个儿子和睦相处。

"宇哥,我可以帮你,但不是借钱。"杜小远说,"我想投资你的连锁店,成为股东。我有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想法,也许能帮到你。"

杜宇愣了一下,没想到杜小远会这么干脆地答应,还愿意投资。

他原本以为,即使杜小远答应借钱,也会狮子大开口要高额利息。

"你真的愿意帮我?"杜宇不敢相信。

"我们是兄弟,不是吗?"杜小远微笑着说。

从那天起,杜宇对杜小远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

在杜小远的帮助下,连锁店引入了现代化管理系统,优化了供应链,业务逐渐步入正轨。

虽然郑雪对杜小远仍有敌意,但看在钱的份上,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新股东。

慢慢地,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连她也开始对杜小远另眼相看。

每年杜宣文的忌日,杜小远都会独自去墓前,带着一瓶父亲生前最爱喝的老酒,讲述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爸,我的公司已经上市了,价值几个亿。我用赚的钱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就以您的名字命名——杜宣文希望小学。

杜宇的连锁店也开到三十多家了,我们兄弟俩现在关系不错,偶尔还会一起喝酒聊天。"

杜小远抚摸着墓碑,眼中含泪:"爸,您当年的决定是对的。那三百万虽然只是钱,但它代表的是您对我的信任和期许。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过上了您希望我过的生活。"

清风拂过,墓前的青松轻轻摇曳,仿佛杜宣文正在微笑着点头。

杜小远为父亲斟了一杯酒,轻轻洒在墓前:"爸,感谢您给了我一个家,教会我什么是真正的爱。

您的馈赠,不只是金钱,更是一生的智慧与温暖。我会永远记得,也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墓园里,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杜小远站起身,擦干眼泪,微笑着向远处走去。

生活仍在继续,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将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断茁壮成长。

也许,这就是杜宣文想要的结局——他的两个儿子,不论亲生与否,都能幸福安康,互帮互助,共同前行。

真正的家人,不一定有血缘关系;真正的爱,有时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表达。

在杜宣文的智慧安排下,一个曾经支离破碎的家庭,终于找到了和谐与温暖。

来源:阿扬说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