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毓秀——江浙沪地域户出专场|上海仲轩2025春季拍卖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09:22 1

摘要:北京羿趣,2021年7月18日,Lot0908。(成交价:RMB 1,357,000)

粉彩折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款识:“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高29.2厘米

参阅:

1.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487。

2. 北京羿趣,2021年7月18日,Lot0908。(成交价:RMB 1,357,000)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487。

玉壶春瓶乃瓷器中的经典造型,由于其型制流畅秀雅而颇得世人珍视。

此瓶撇口,细颈,鼓腹,圈足外撇,瓶体由有变化的弧线构成,器形显示出柔美匀称的装饰感。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亮清透。

瓶身绘以粉彩折枝牡丹纹,色彩清秀典雅,笔法柔韧精道,构思巧妙,细节完美。牡丹花形态各异,绕瓶身分,有开有合,有聚有散,给人以柔和的气韵,颇具雍正朝粉彩瓷器的风格特点,此瓶无论从器形还是画面都是清宣统时期的精品。

清乾隆

矾红宝相花纹甘露瓶一对

高22.2厘米

来源: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王宏元先生旧藏,由其后人直接委托上拍。

参阅:

1. 乾隆时期清宫档。

2.《清瓷萃珍—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页83,图1。

3.《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34页,图29。

参阅:乾隆时期清宫档。

参阅:《清瓷萃珍—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页83,图1。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34页,图29。

本品唇口,直颈,颈部偏下起轮状凸弦纹,溜肩鼓腹,及底内收,下承覆碗状高圈足。

通体施白釉,釉面莹润,外壁以矾红为饰。口沿外涂矾红,下连回纹,颈部点缀朵梅,轮状突起上、下均饰变形莲瓣纹,颈下部绘如意云头纹。肩部绘双重莲纹,腹部绘折枝莲纹,胫部绘蕉叶纹,圈足绘变形莲瓣纹。

甘露瓶,亦称“藏草瓶”,为藏传佛教陈设用器,用于盛放净水或插藏草,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

明永乐时期曾试烧青花和单色釉甘露瓶,成化时亦有青花缠枝花卉纹甘露瓶。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曾烧造矾红和粉彩等品种。《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乾隆十一年(1746年)“二月二十二日,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高玉交白地红花甘露瓶一件(附紫檀木座)。传旨:照此瓶款式花样做一本样着色呈览。

准时,交与江西先烧造几件送来,随后再烧造几件,俱不要款。”次年“二月十九日,不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与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作些来。”通过《活计档》记载,可知此式甘露瓶当为唐英督陶其间所制,并备受乾隆帝喜爱,多次提出“再烧造几件”、“再作些来”。

乾隆皇帝对于藏传佛教的崇拜十分虔诚,广建藏式佛教建筑,大量的寺庙和频繁的法事活动必然需要大量法器和陈设配合,故而内廷可见大量的瓷质和其他材质的藏传佛教法器,同时这些瓷质法器还被清廷用作赏赐西藏之用。

本品既体现出御窑精湛的制瓷技艺,也反映了当时内地与西藏频繁的文化交流,是十分独特的乾隆御窑佳作。

明永乐

青花萱草纹罐

高15.5厘米

来源:

北京户出。

参阅:大英博物馆藏品。

明永乐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号)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

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它不同于元青花瓷的热烈奔放,也有别于明中晚青花的典雅稚拙,更区别于清早期青花的明艳华美,它所体现的审美层次深遂无穷。罐口部粗短内敛,肩腹圆鼓近球状,胫部弧收,圈足,造型稳重端庄。外壁青花饰多重纹饰,肩部为如意卷草花卉纹,腹部饰缠枝莲纹,胫部变形莲瓣纹。

胎质细腻,青花发色鲜亮,铁锈斑明显,有晕散,放大镜下看,仿佛靛蓝的天空里银灰色星星闪烁。

相关分享就到这里!(滴滴滴滴请允许编者插播一下)

有计划可见最后牛牛的手!欢迎随时咨询!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