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明5000年,说起来宏大,其实藏着无数鲜活的“名场面”。今天不用啃大部头,用一句句接地气的话,带你快速摸清历史脉络,读懂文学脉络——从神话到新中国,从《诗经》到“四大名著”,看完你会发现:原来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么好懂!
100句俏皮话讲透中华5000年:从盘古开天到新中国,看完秒懂历史与文学
中华文明5000年,说起来宏大,其实藏着无数鲜活的“名场面”。今天不用啃大部头,用一句句接地气的话,带你快速摸清历史脉络,读懂文学脉络——从神话到新中国,从《诗经》到“四大名著”,看完你会发现:原来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么好懂!
一、历史篇:从神话到新中国,一句“名场面”记一个时代
- 盘古抡起斧头:“这混沌天地,我来开!”
- 女娲看着破洞的天:“别急,我来补!”
- 共工气到撞山:“不周山,我顶!”
- 神农尝遍百草:“这草有毒没毒,我尝了才知道!”
- 精卫衔着石子:“东海填不平,我就一直填!”
- 夸父追着太阳跑:“太阳别走,我追上你!”
- 后羿搭弓射箭:“十个太阳太多,我射掉九个!”
- 嫦娥抱着玉兔叹气:“唉,没追上后羿的箭,倒先飞上月亮了!”
等神话落幕,人间开始有了朝代:
- 黄帝召集众人:“咱们接下来干啥?”
- 尧摆摆手:“位子我让出去,谁行谁来!”
- 舜跟着学:“我也让,禅让才体面!”
- 禹看着治水后的天下:“咱爷们总不能一直让吧?”
- 禹的儿子启站出来:“让啥让,这天下该是我的!”
从此“家天下”开始,可王朝总有兴衰:
- 夏朝最后一个王桀,天天享乐:“这日子,真好玩!”
- 商汤举着义旗:“你不仁,我就造反!”——夏朝亡了。
- 商朝纣王酒池肉林:“痛快!再来一杯!”
- 周武王带着诸侯:“我也反了,替天行道!”——商朝亡了。
- 周幽王为博美人笑:“点火!让诸侯来救驾!”
- 褒姒看着慌慌张张的诸侯:“刺激!再点一次!”——诸侯不信了,西周亡了。
到了春秋战国,思想界先“炸”了:
- 孔子周游列国:“做人要讲‘仁’!”
- 孟子跟着喊:“做事得有‘义’!”
- 老子骑牛出关:“别折腾,‘无为’才好!”
- 庄子躺在草地上:“我要‘逍遥’,谁也别管我!”
- 韩非子皱着眉:“这些人太乱,全抓起来才听话!”
这边思想争鸣,那边刀光剑影:
- 干将挥舞铁锤:“我铸的剑,天下最锋利!”
- 专诸藏剑于鱼:“我舞剑,只为刺吴王!”
- 荆轲捧着地图:“嬴政,接好燕国的‘礼物’!”
- 嬴政往后一躲:“没刺着!你输了!”
最终嬴政统一六国,成了秦始皇:
- 始皇拍板:“修长城、建阿房宫,我要让天下记住我!”
- 孟姜女哭倒长城:“我丈夫,就埋在这墙里!”
- 项羽举起大鼎:“嬴政的天下,我来抢!”
- 刘邦斩蛇起义:“赤帝子在此,秦朝该亡!”——秦朝真的亡了。
汉朝登场,故事更热闹:
- 张良摸着胡子:“汉王,我给你出个主意!”
- 韩信率军出征:“统帅三军,我最在行!”
- 萧何坐镇后方:“粮草、兵员,我全给你备好!”
- 刘邦挠挠头:“老婆,这些功臣咋处理?”
- 吕后眼神一冷:“简单,全咔嚓了!”
好在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
- 文帝、景帝摆摆手:“咱不折腾,好好治国!”
- 汉武帝拍着桌子:“我要让汉朝变强,打遍天下!”
-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我来中兴大汉!”
- 汉献帝缩在角落:“这皇帝,我说了不算……”
汉朝的武将与美人,都留了名:
- 卫青率军北上:“匈奴,我打!”
- 霍去病跟着喊:“我也打,还要封狼居胥!”
- 李广拉弓射箭:“我还打,飞将军不是白叫的!”
- 王昭君披上嫁衣,嫣然一笑:“我去和亲,换天下太平。”
汉末三国,英雄辈出:
- 董卓搂着貂蝉:“我势大,天下谁敢惹?”
- 吕布提着方天画戟:“我人帅,武功又高!”
- 貂蝉看着两人:“你们俩,谁更厉害呀?”——董卓最后完蛋了。
-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快帮我脱鞋,得好好迎他!”
- 刘备骑着驴:“诸葛先生,我三顾茅庐请你出山!”
- 孙权指着周瑜:“周郎,靠你破曹操了!”
- 周瑜调兵遣将:“加油,一把火烧了曹军的船!”
- 诸葛亮摇着羽扇:“天下三分,咱们各占一份!”
- 司马昭摸着下巴:“刘备能当皇帝,我为啥不能?”——西晋开始了。
接下来的朝代,像走马灯一样转:
- 司马迁忍着剧痛:“要写《史记》,不怕被宫!”
- 班固摊开纸笔:“我要写《汉书》,断代史更清楚!”
- 司马相如写完赋:“这篇赋,稿费得要一千!”
- 曹操站在船头:“来,抄家伙,我要赋诗!”
- 曹植踱步思考:“命题作文?不难,《洛神赋》这就来!”
- 陶渊明看着官场:“你们累不累?我卷铺盖回家种地!”
南北朝分裂多年,直到隋朝统一,可很快又乱了:
- 朱温玩着牌:“我同花顺,这天下该我得!”
- 萧道成不服:“我一条顺,比你厉害!”
- 陈霸先洗牌:“重新来,天下该换主人了!”
- 杨广坐着龙舟:“走,去扬州看琼花!”
- 李渊摇摇头:“别公费旅游了,我来灭你!”
唐朝登场,成了盛世标杆:
- 李世民问魏征:“魏爱卿,你觉得这事该咋办?”
- 李治看着武则天:“老婆,还是你拿主意吧!”
- 武则天登基称帝:“既然你们没主意,不如我说了算!”
唐朝的诗人,各有各的风采:
- 骆宾王指着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鹅真肥!”
- 王勃写下“海内存知己”:“友情这东西,真深!”
- 李白举着酒杯:“酒真香,再来一壶!”
- 王维看着山水:“这风景,真幽静!”
- 孟浩然赏着花:“这日子,真风流!”
- 杜甫看着漏雨的茅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百姓真苦!”
- 白居易抱着琵琶:“想弹着琵琶,唱首歌!”
- 李商隐皱着眉:“此情可待成追忆,我没话说了……”
唐朝亡了,宋朝接棒,却多了几分悲壮:
- 柴荣拍着铠甲:“武功这事,有我一份!”
- 赵匡胤黄袍加身:“今年流行黄袍子,我也穿一件!”
- 寇准提着醋瓶:“去谈判,带上这瓶醋,别怯场!”
- 李纲站在城头:“保家卫国,我不退!”
- 宋徽宗看着金兵:“没保住江山,咋办?”
- 钦宗哭着说:“我想回家,不想当俘虏……”
- 金兀术摇摇头:“没门!”
南宋更难,却有忠臣辈出:
- 赵构对着手下:“把姓岳的抓起来,他太能打了!”
- 岳飞跪在地上:“我精忠报国,有何罪?”
- 秦桧支支吾吾:“也许……有罪吧?”
- 陆游躺在床上:“我要死了,可还没看到中原收复……”
- 文天祥挺胸抬头:“人生自古谁无死?死得其所,我为你喝彩!”
蒙古崛起,建立元朝:
- 完颜阿骨打说:“金国大!”
- 耶律阿保机说:“辽国才大!”
- 成吉思汗提着马鞭:“大你个球!我蒙古才最大!”
- 忽必烈看着地图:“亚欧大陆,我说了算!”
明朝来了,故事也不少:
- 朱元璋下令:“高筑墙、广积粮,咱稳扎稳打!”
- 建文帝坐在龙椅:“爷爷的江山,我来守!”
- 朱棣带兵进京:“我找我爹要说法,这江山该是我的!”
- 严嵩摸着胡须:“我要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声(虽然没留住)!”
- 崇祯指着袁崇焕:“袁崇焕,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明朝最后也亡了。
清朝由盛转衰,满是遗憾:
- 顺治看着董鄂妃:“爱江山,更爱美人!”
- 康熙皱着眉:“江山好管,儿子们太难教了!”
- 雍正瞪着眼:“说我狠?我就狠给你们看,整顿吏治!”
- 乾隆挠挠头:“我爹到底是谁?(其实是雍正,民间瞎猜)”
- 嘉庆拍着和珅的家:“和珅跌倒,我吃饱,这是我爹留的遗产!”
清朝末年,文人也有硬气:
- 施耐庵写《水浒传》:“天罡盖地煞,好汉聚梁山!”
-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曹刘争霸,震河妖!”
- 吴承恩写《西游记》:“唐僧取经,全盘西化(指吸收佛教文化)!”
- 曹雪芹写《红楼梦》:“读书人的事,能算淫吗?”
- 蒲松龄写《聊斋》:“我写狐仙鬼怪,我是另类我怕谁?”
近代百年,多灾多难,却终见曙光:
- 林则徐站在虎门:“鸦片,我销!”
- 洪秀全举起义旗:“清朝腐败,我反!”
- 康有为上书光绪:“国家要变强,我变!”
- 孙中山振臂高呼:“革命尚未成功,看我的!”
- 慈禧坐在帘后:“木偶戏,你当好演呀?”
- 李连英弓着腰:“老佛爷,有奴才伺候您!”
- 李鸿章签下条约:“九亿白银,小意思(其实心里苦)!”
- 袁世凯盯着总统位:“窃国者为诸侯?我试试!”
- 蒋介石拍着桌子:“攘外必先安内?(其实错了)”
直到1949年,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迎来了新生!
二、文学篇:从《诗经》到“四大名著”,一首小诗摸清脉络
1. 先秦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先秦文学有两派,现实浪漫一起来;
《诗经》收录三百篇,风雅颂里藏百态;
赋比兴手法要记牢,《硕鼠》《伐檀》骂剥削;
浪漫要数《楚辞》妙,屈原《离骚》传千载;
散文分作“诸子”“史”,各家思想放光彩;
儒家《论语》《孟子》善,墨家《墨子》讲“兼爱”;
道家《老子》《庄子》玄,法家韩非重“法治”;
历史散文有两类,“国别”“编年”别搞混;
《国语》《战国策》记各国,《春秋》《左传》按年排。
2.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散文齐发展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真不孬;
“乐府双壁”人人赞,《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妙;
建安七子推“三曹”,曹操父子诗风豪;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东篱”显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无韵离骚”口碑好;
班固《汉书》断代写,创新体例水平高;
贾谊《过秦论》气势足,酣畅淋漓冲云霄;
诸葛亮“出师”二表传,《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虽多有空洞,张衡《二京赋》似惊涛;
《文心雕龙》评文学,批评理论属最高;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还粗糙。
3. 唐代文学:诗歌鼎盛,名家辈出
唐代文学如山高,“初唐四杰”先领跑;
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定格调;
浪漫诗人推李白,《蜀道难》里唱豪迈;
现实主义看杜甫,“三吏”“三别”写民哀;
白居易倡新乐府,《琵琶行》《长恨歌》传千载;
田园诗派有王孟,王维孟浩然写情怀;
高适岑参唱边塞,大漠风光笔下描;
中唐李贺诗奇丽,贾岛“推敲”成美谈;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续辉煌,之后衰败如烟消;
韩愈柳宗元改古文,《阿房宫赋》响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柳毅传》里故事妙。
4. 宋代文学:词为代表,豪放婉约两派
宋代文学词最妙,婉约豪放分两潮;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寂寥;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势高;
辛弃疾写“金戈铁马”,爱国情怀冲云霄;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把文造;
范仲淹文虽不多,《岳阳楼记》传千古;
陆游临终写《示儿》,犹念中原把国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正气凛然照汗青;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编年通史第一部;
沈括《梦溪笔谈》妙,百科知识全收录。
5. 元明清文学:戏曲小说成主流
元代散曲分两类,小令套数各有妙;
杂剧代表四大家,关汉卿成就最高;
《窦娥冤》里诉冤屈,人物形象最鲜明;
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紧随,《西厢记》(王实甫)爱情传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牡丹亭》情感深;
长篇小说章回体,“四大名著”是巅峰;
《儒林外史》讽科举,《聊斋志异》狐仙妙;
短篇拟话本受欢迎,冯梦龙编订“三言”好;
桐城派散文方苞创,姚鼐继承把名标;
清末龚自珍写《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传今朝。
中华5000年,不是冰冷的年份,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生动的故事、一篇篇不朽的佳作。这些文明的印记,早已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你最喜欢哪个朝代的故事?又最爱哪篇文学作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额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