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lphaFold3到DeepSeek,ASC超算竞赛如何锤炼未来科技人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04:10 2

摘要:5月14日,2025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5)总决赛在西宁的青海大学落幕。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代表队最终分获冠亚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西宁报道

5月14日,2025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5)总决赛在西宁的青海大学落幕。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代表队最终分获冠亚军。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由中国发起组织,并得到亚洲及欧美相关专家和机构支持,旨在推动各国及地区间超算青年人才交流和培养,提升超算应用水平和研发能力。

迄今为止,ASC竞赛已经举行至第十二届,共吸引了全球超过10000名大学生参赛,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学生超算赛事。

此次ASC25共有全球300余支高校队伍报名参加,最终晋级总决赛的有25支队伍。

根据赛制,在总决赛期间,25支参赛队需要亲手设计安装一个小型超算集群,在4000W功耗限制下运行优化基准测试、AlphaFold3推理优化、RNA甲基化修饰位点检测、宇宙中微子探测模拟、DeepSeek推理优化、青藏高原气候数值模拟等赛题,获得正确结果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计算性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今年的赛事相较往届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将功耗限制从3000W提高到了4000W。

ASC组委会委员刘羽告诉记者,这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的适当调整,现在计算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加,如果功耗限制很低,参赛队伍可能会用单台计算机完成,这不利于他们真正理解超级计算机。

因此在提升功耗限制的同时,赛事还规定,超算集群必须至少包含三个计算节点,每个节点的功耗限制为2000W,目的就是让参赛队伍真正去搭建一个多机互联的计算系统。

另外据记者观察,此次竞赛的赛题紧跟前沿领域,比如AlphaFold3来自于诺贝尔奖获奖应用,DeepSeek推理优化则是当下AI届的热议话题。

刘羽表示,历届ASC竞赛都会引入当下前沿的科技应用作为赛题,让参赛学生接触到科学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研究项目,目的就是全方位锤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开阔科学视野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热情。

他进一步表示,许多人都认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需要非常尖端的科学家,但实际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也十分惊人。

比如2017年的ASC竞赛中,清华大学代表队将高分辨率海洋数值模拟模式MASNUM扩展到万核以上,并将运行速度提升392倍。“这个成绩让评委专家们非常惊讶,并直接被应用到了他们的实际科学当中。”刘羽说。

今年的赛题也同样有很多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在DeepSeek推理优化的赛题中,要求参赛队基于DeepSeek R1-32B设计并部署一个仅使用CPU的大语言模型推理服务系统,在保证推理结果正确性和系统吞吐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各类任务的推理时间。

根据IDC2024年最新报告,当前超过70%的企业核心系统(包括金融交易平台、医疗HIS系统、政务ERP等)仍运行在CPU架构上。这意味着如果能在CPU上实现大模型的高效运行,就能让企业利用现有IT基础设施,无需额外改造即可快速部署AI能力。

记者在采访参赛队伍时还发现,许多队伍的成员都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比如获得冠军的上海交通大学队,他们的成员有航空航天专业的,有人工智能专业的,也有电气工程专业的。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参赛代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些不同专业的队员在处理不同赛题时,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来自航空航天专业的同学,在处理青藏高原气候数值模拟这道赛题时,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刘羽表示,培养具备软硬件协同优化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时代命题。特别是DeepSeek的创新,让面向应用的系统性工程优化的价值日益凸显,而这种系统性的工程方法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ASC的赛题通过将计算机学科与众多一流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就是希望不断促进大学生去学习多种学科知识,掌握多种工程优化技术,以培养具备系统性工程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刘羽说道。

来源:投影手机新媒体事业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