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CEO:激活乡村振兴的“职业经理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2:56 5

摘要:随着国家将“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正式纳入新职业名录,乡村CEO制度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效应,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浙江作为全国最早探索乡村CEO制度的省份之一,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培养机制与运营模式,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显著增长。

谁来经营乡村?这是一个关乎乡村振兴未来的关键问题。而今,一个新兴角色正快速走进田野乡间——乡村CEO。

随着国家将“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正式纳入新职业名录,乡村CEO制度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效应,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浙江作为全国最早探索乡村CEO制度的省份之一,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培养机制与运营模式,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显著增长。

自2023年启动“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以来,浙江已培养1000多名学员,其中大部分已投身乡村经营一线。实践层面,涌现出多个成功案例,如杭州余杭区永安村、宁波鄞州区城杨村和奉化金峨村等职业运营团队,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然而,乡村CEO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文化适应、资源匮乏、行政干预等多重挑战。深入分析乡村产业运营的关键路径发现,资源整合与片区联动、数字赋能与业态创新、文化挖潜与生态平衡、多元激励与青年入乡,是推动产业振兴的核心方向。

现实挑战:信任、资源与机制之困

1.文化适应与信任建立。乡村CEO多为外来人才,需融入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乡村环境,妥善处理村民矛盾。通过日常村务逐步建立信任,采取“以小见大”的渐进运营策略,有助于村民理解和接纳市场化理念,提升参与积极性。

2.资源匮乏与基础设施。许多乡村面临资源与资金短缺问题,乡村CEO常需应对“从零起步”的挑战,亟须增强乡村自我造血能力。浙江“千万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乡村产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3.行政干预与市场冲突。乡村CEO需在市场自主运营与村集体行政干预之间寻求平衡,尽可能从行政事务中抽身,聚焦经济运营。这要求传统村班子与市场化团队实现适度“政企分离”;村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分设的模式,已在学术与实践层面得到广泛探讨。

破局之路:四大关键切口,推动产业振兴

1.资源整合与片区联动。典型案例如杭州余杭区“禹上稻乡”项目,整合苕溪以北8村资源,实现流量共享与收益共赢;宁波鄞州区通过跨区域“乡村CEO团队”和“片区组团”模式破解资源分散难题;义乌市大李祖片区依托国企开发模式,对后宅街道乡村资源进行整体开发。

2.数字赋能与业态创新。浙江多地乡村CEO积极运用物联网、AI、直播电商等数字化工具,打造乡村IP、拓展线上渠道,发展智慧农业与“植物工厂”,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同时,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体验经济模式,如特色活动、稻田认养、研学产品等,实现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

3.文化挖潜与生态平衡。乡村CEO应注重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与非遗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推进艺术乡建,如浙江推行的“文化特派员”制度,以及各地打造特色鲜明的“非遗共富工坊”。同时,要践行“两山”理念,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将生态效益转化为民生福祉。

4.多元激励与青年入乡。宁波鄞州区建立“运营补助+绩效奖励+收益分成”的阶梯激励机制;奉化区探索期权激励,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人才储备库并进行动态管理;杭州余杭街道构建“乡村造梦师助理—乡村造梦师—乡村CEO”的职业发展通道,实施针对性培养。2025年7月,浙江省在《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强化青年入乡“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支持。

随着乡村CEO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推广,乡村产业运营正朝着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乡村CEO不仅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操盘手,更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桥梁。他们引入城市的资金、技术与人才等要素,将乡村优质资源、特色产品与文化体验推向市场,有力促进城乡融合,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传媒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