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青年,新质生产力。青年以其前沿的思维、无限的创意和不懈的奋斗,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他们敢于追梦,勇于担当,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青春的华章。“青年×新质生产力”栏目将聚焦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展现他们的风采与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在高质量发展的大
把石油采出来
总共分几步?
最简单的步骤是:
找到它,打个井,再采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把石油挖出来更安全高效?
这个时候就需要
“侦探”兼“翻译官”
——录井解释工程师
他们专门通过钻井时
产生的各种“线索”
来判断地下有没有油、气
本期
“青年×新质生产力”栏目
对话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录井解释团队负责人
青年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构造地质学博士崔玉良
了解他如何在地质领域深耕多年
用智慧与汗水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石头会‘说话’,是有生命温度的。”崔玉良博士摩挲着一块灰褐色岩屑,笑意温和。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破解来自地下数千米的“地质密码”——岩屑的气味、气体的浓度、泥浆的电阻……这些常人眼中枯燥的数据,在他手里却成了发现油气的“钥匙”。
从“石头迷”到“破译人”
CO2气层识别准确率达100%
“小时候我的书包总是沉甸甸的——里面一半是课本,一半是捡来的石头。”只要是颜色鲜艳、形状怪异的,崔玉良都拿回家收藏,当时他并不知道有地质学这个学问,但他的内心已经悄然萌发了对石头的兴趣。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电视里地质相关工作人员冒着塌方风险勘测的画面,让他深刻认识到地质工作在灾害预测、监测及防治中的关键作用。“那时才明白,地质不仅是兴趣,更关乎生命。”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专业。
为了让专业“站得住脚”。他继续攻读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构造地质学专业的硕博,一步步规划并实践着自己的成长轨迹。
录井解释工程师相比于测井解释工程师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录井解释却在复杂油气藏发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录井是通过实时采集、分析钻井过程中岩屑、钻井液、地层流体及工程参数等数据,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揭示地下岩层性质、含油气特征及工程安全风险的一项综合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地质研究与决策的核心依据。
而录井解释就是综合各类录井资料信息,综合评价储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可压性等信息,进而为勘探开发决策提供指导。
录井解释岗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崔玉良南海某区块勘探时,崔玉良遭遇了职业生涯最棘手的对手——CO2气层。
“它和油层的录井信号像双胞胎,严重阻碍勘探作业决策。”他带领团队泡在数据堆里,查阅国内外资料,深入剖析CO2气层与油层测录井资料微弱差异。
为了快速找到差异,崔玉良每天早出晚归。累了,他趴在桌子上打个盹;饿了,他啃几口携带的面包。最终优选出气测录井敏感参数指标,构建了一套基于录井数据的CO2定量评价体系,准确率达100%。
“工作室不是实验室
是战场练兵场”
作为团队负责人,崔玉良会主动谋划团队短、中、长期规划,使团队有更清晰和奋进的目标。
他以低孔渗储层评价难题为例,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分工合作方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分解出‘流体性质评价、储层物性评价、可压性评价、可钻性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制定长期(五年)问题解决愿景、中期(三年)问题具体攻关方向、短期(一年)问题目前解决方案。根据工作内容及每个人特长,成立攻关小组,分配任务分别进行统筹攻关。”
青年最具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
2021年起,中国海油团委率先在中海油服开展“青创工作室”试点。作为中海油服首个合营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崔玉良工作室的成立,让他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带领成员锚定客户需求和行业前沿问题,创建了1套录井解释评价理论,攻关了5个方法体系,将录井解释符合率推高至95%。
崔玉良表示,“我常对年轻人说,‘别等着喂数据,多去现场闻闻的味道!’”成员胡晓文对此深有体会,她通过揭榜自提项目,针对生产科研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打破传统认识,创新性地构建了相关解决方案,获得了突破性成果,短短一年时间已快速成长为团队骨干。
▲崔玉良青年创新工作室每月开展头脑风暴,每季度开展技术沙龙,交流生产科研中疑难点及行业技术最新进展。
除了在专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崔玉良还积极参与深圳志愿活动。
“原来不只是动植物会变化,矿物也会呀,这也太神奇啦!”2023年第20个全国科普日,他用特别生动的方式,揭开了矿物演化的神秘面纱,还拿出好多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让小朋友们更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崔玉良能感觉到他们对科学的热爱。“这些天真又新奇的问题,也让我更有动力去做科普,想让更多小朋友了解科学的魅力。”他说。
▲崔玉良带领小朋友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地质和岩石构造。
从痴迷石头的少年,到破解地下“地质密码”的录井解释工程师,再到科普讲堂上播撒科学种子的引路人。崔玉良正以地质人的执着与浪漫,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青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