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位餐饮大佬成都喊口号 “我们都在”,网友:日亏 300 万还嘴硬?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2:48 1

摘要:这场被称为 “WE 餐饮之光 ARE 大会” 的闹剧,由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牵头。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镜头前唉声叹气:“11 号掉了 100 万,12 号估计要掉 200 到 300 万。” 起因是罗永浩带着千万粉丝连发 30 多条微博吐槽西贝,说他们用预制菜卖现

最近餐饮圈上演了一出大型行为艺术:西贝老板贾国龙带着25位同行,排排站,齐声喊口号——“我们都在,我们还在!”

场面庄重得像要集体入党,堪比毕业典礼;气势之雄浑,又悲壮得像要集体跳江。

可网友们不买账,反手就把口号改成了 “我们都宰,我们还宰”,连 P 图大神都连夜赶制出 “后妈严选” 系列表情包,配文 “后妈都在,亲妈别来”。

这场被称为 “WE 餐饮之光 ARE 大会” 的闹剧,由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牵头。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镜头前唉声叹气:“11 号掉了 100 万,12 号估计要掉 200 到 300 万。” 起因是罗永浩带着千万粉丝连发 30 多条微博吐槽西贝,说他们用预制菜卖现炒价,甚至开直播炮轰,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就破了 10 万。

一边是日亏数百万的惨淡业绩,一边是高调搞 “壮胆大会”,餐饮老板们这波操作,属实把网友看懵了。

誓师大会变大型翻车现场

成都人爱吃、会吃是出了名的,街头巷尾的苍蝇馆子都讲究 “现点现炒”,锅气要足,火候要够。可贾国龙偏要在这片美食热土上搞 “科技与狠活”,难怪被网友调侃 “选在成都开预制菜大会,相当于在茅台镇卖假酒”。

据现场视频显示,25 位老板包括川菜传承人张元富、柴门餐饮陈天福等 “行业大佬”,穿着统一的白色文化衫,站在写着 “餐饮之光” 的背景板前,举起右拳庄严宣誓。贾国龙站在 C 位,声音洪亮底气足,完全看不出半个月前 “连续两晚没睡好” 的憔悴模样。他可能忘了,自己刚说过 “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转头就带着同行搞起了集体公关。

这场 “壮胆大会” 想证明什么?证明你们还在宰客?还是证明预制菜还在冒充现炒菜?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成都本地食客在评论区灵魂发问:“我们成都人吃饭讲究锅气,你们这预制菜的锅气是用电吹风吹出来的吗?”

更讽刺的是,大会选址在 “趣瑳珺” 和 “超现场” 两个场地,名字听着挺时髦,却被网友扒出这些场地的餐饮商户全是现做现卖。一位在场的摄影小哥爆料:“老板们开会前还在隔壁馆子点了现炒回锅肉,说预制菜吃不惯。”

网友玩梗背后:当现炒溢价遇上预制 reality

餐饮老板们可能没搞懂,大家不是反对预制菜本身。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4850 亿元,每周买 2-3 次预制菜的消费者占 44.4%。真正让人生气的是 “挂羊头卖冷冻肉” 的套路 —— 菜单上写着 “现点现炒”,端上来的却是微波炉加热的预制菜,价格还比家常菜馆贵出一大截。

罗永浩在直播里举了个例子:“西贝一道售价 68 元的椒麻鸡,其实就是中央厨房预制好的,成本可能连 20 块都不到。顾客花着现炒的钱,吃着半年前做好的菜,这不是欺负人吗?” 这话戳中了无数消费者的痛点,有网友晒出自己的经历:“上次带一岁宝宝去吃饭,点了份西兰花,后来发现包装上写着保质期两年,这是给宝宝吃文物呢?”

福州的案例更能说明问题。今年年初,当地 5 家海鲜餐厅因为 “时价” 模糊、标价不清被市场监管局查处。整改后,“二我也酒楼” 把所有 “时价” 改成 “价钱见海鲜池”,“印象滩涂” 甚至标注出 “姜葱炒笔架 350 克” 这样的细节。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而是不能接受 “花现炒的钱,吃预制的菜” 这种欺骗行为。

网友们的创作欲彻底被点燃。有人把老板们的口号改成 “我们都在,我们还在,就是菜不在现炒”;有人 P 出 “预制羊腿配鸡汤料包” 的图片,调侃 “这就是所谓的餐饮之光”;更有人总结出 “中国第九大菜系:预制菜系”。这些玩梗背后,是消费者对餐饮行业诚信缺失的无奈吐槽。

老板们的迷之操作:硬刚罗永浩不如改菜单

贾国龙在采访里反复强调:“预制工艺不是预制菜。所有菜都需要提前做,鱼翅鲍鱼得提前发制,红烧肉要提前十几个小时做。” 他甚至较真定义:“工厂做好封装,门店加热的才是预制菜,门店自己冻的不算。” 这番辩解被网友称为 “当代白马非马论”。

更迷惑的是他的应对态度。面对罗永浩的批评,他放话 “生意可以不做,官司一定要打”,却不愿正视消费者的诉求。罗永浩其实早就给出了解决方案:“堂食不做预制菜,或者标明是预制菜。” 这不难吧?就像福州那些海鲜餐厅一样,明码标价,坦诚相待就行。

有同行悄悄做出了改变。上海一家连锁餐厅在菜单上明确标注 “本菜为中央厨房预制,加热即食”,同时降价 30%,反而赢得了 “实在” 的好评。还有品牌开放透明厨房,让消费者亲眼看到哪些菜是现炒,哪些是预制。这些简单有效的做法,比喊一百遍口号都管用。

贾国龙总说 “工业化、标准化是趋势”,这话没错。但标准化不等于欺骗化,工业化也不能牺牲知情权。消费者不傻,你把预制菜当现炒菜卖,就算暂时没被发现,长期下去只会失去信任。就像网友说的:“你们与其搞悲壮式站台,不如多炒几盘现炒菜;与其纠结预制菜定义,不如在菜单上多写几个字。”

信任碎了,口号再响也没用

这场闹剧最讽刺的地方在于,贾国龙说自己 “最尊敬胖东来”,可胖东来的成功靠的是极致的诚信和服务,不是集体喊口号。于东来发动态力挺西贝,说 “感谢西贝、海底捞让我找到放心吃饭的地方”,这番好意却被网友怼 “于总怕是没吃过他们的预制菜”。

餐饮行业确实不容易,房租贵、人工高、利润薄,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欺骗消费者的理由。成都街头的小面馆,几块钱的素面都是现煮现下;巷子里的冒菜馆,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熬汤。他们没喊过 “餐饮之光” 的口号,却用实实在在的手艺赢得了回头客。

所以,别再喊“我们都在”了。你们都在,顾客却快走光了。与其搞这种“悲壮式站台”,不如老老实实改菜单、改流程、改态度。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只要是老百姓,就该支持罗永浩——他骂的不是饭馆,是套路;只要是真做餐饮的,也该支持罗永浩——他打掉的是行业毒.瘤,留下的才是长久生意。

毕竟,饭可以少吃,坑不能常踩。烟火气可以少一点,但诚信,一点都不能少。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