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孩子到了初中,比的是家长的这7种托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0:45 1

摘要:初中的这三年,孩子变化非常快,学习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像咱们这种普通家庭,请不起一对一名师,天价的补习班也报不起。和别的家长聊的多了,也慢慢发现,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根本不只是这些外部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内因。

作为家长,只要有人聚在一起,聊不过三句话,就会扯到孩子身上,特别是家有初中的。

"小学时还能考满分,现在及格都费劲..."

"以前是个小话唠,现在回家就关门,多问一句就嫌你烦!"

数据心里话,听到这话心里会舒服一点,原来每家的孩子都差不多。

初中的这三年,孩子变化非常快,学习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像咱们这种普通家庭,请不起一对一名师,天价的补习班也报不起。和别的家长聊的多了,也慢慢发现,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根本不只是这些外部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内因。

1. 管住嘴,胜过说教千万句

"作业写完没?""别老玩手机!"这些话你是不是脱口而出?甚至看到孩子,无动于衷时,还会说出很多伤人的话。不过有没有发现,对于已经进入初中的孩子,你说得再多,不仅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还会觉得你比较烦。后来我试着把唠叨换成一句:"需要我帮忙吗?"然后,真的闭嘴走开。神奇的是,你越淡定,孩子反而越把自己当回事。

以前每个周末去学校,都是开车送去。他自己收拾东西磨磨蹭蹭,无论你怎么催都快不起来。干脆完全交给他自己处理,不送了,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去学校,是坐地铁公交,还是扫个共享单车,都随他意。他反而去得比较早了,而且每次也不用再催了。

2. 放下比较心,看见孩子的独特性

隔壁邻居家孩子考了满分,你家娃不及格。一比较,马上就焦虑得睡不着了。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显得更好一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今天比昨天多对一道题,就值得好好夸一句。孩子的信心,就是这么一点点攒起来的。自信的孩子,可能成绩不如别人,但是性格都是十分开朗的,招人喜欢的。

3. 把耳朵打开,把嘴闭上

如果你家孩子见到你,你吐槽老师、抱怨同学,一直说个没完没了,别一听就急着教育他。很多时候不是要解决方法,就是想倒倒苦水。初中的孩子,还能愿意好好的和你说话,就已经胜过了很多家庭的孩子。你只需要安静的挺,,偶尔给个回应就可以。这一刻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爸爸或者妈妈,你们之间就是普通的朋友。让他感受到被接纳,有人倾听他的情绪,负面情绪倾泻完,才有能量去面对学习上的难题。

4. 帮孩子找到心中的那团火

有的孩子这个时候,根本学不进,不知道为啥要学。不需要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这个年级的孩子,总觉得他们什么都懂,一点道理都听不进去。可以假期周末时间,带他们到本地的大学转转,聊聊自己工作中的趣事,甚至看看纪录片。激起求知的欲望,点燃心中的小火苗。不要只盯着他的分数,你盯的越紧,他越会应付。最后变成了为了应付你才去学习,根本没啥学习的效果。只有先激起学习的兴趣,让他主动去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

5. 界限清晰,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总感觉孩子还小,一切都还需要自己帮他,他才能做好事情。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帮他收拾书包,记作业,跟老师沟通,住校的孩子离家前,还帮孩子收拾好行李,等等这些本该孩子完成的事情,你最好不要替他完成。你不能替他操心一辈子,这些事情,总有一天是需要他自己完成的。你帮的越多,他自理的能力就越差。只有让他自己经历几次,他才会自己做好。跌倒的教训,比你唠叨一百遍都深刻。

6. 当好学习战友,而不是监工

孩子写作业,你别搬个凳子坐旁边盯着。那压力太大了。可以拿本书在一旁阅读,或者做自己的工作。碰到一些问题,可以直接抛给他:"这个历史事件什么意思?给我讲讲?"让他当小老师,只要能讲出来,就会成就感爆棚。

7. 保持平常心,看长远点

考试考砸了,和同学闹矛盾了,被老师批评了......这些事太正常了。你别比孩子先崩溃。我常跟儿子说:"没事,谁还没栽过跟头?自己好好调整一下,下次就好了。"你稳得住,孩子才能学会从挫折里爬出来。这种抗造的能力,能陪他一辈子。

从踏入初中的那一天开始,家长就要完成一个角色转化: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后勤人员,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权都交给孩子,再他们不主动要求帮助时,尽量不伸出援手。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家长,也不是在面前不停唠叨,指手画脚的家长,而是一个真实的、一直在努力,在默默关心着他的爸妈。放下焦虑,用心陪伴,你会发现,孩子远比你想象中更强大。

这周开始,试着先管住嘴,多倾听。这个小小的改变,可能就是亲子关系变好的开始。

来源:小白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