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研究证据显示,阿司匹林具有癌症预防的潜力,尤其是结直肠癌。确诊后使用阿司匹林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改善相关。然而,各项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提示其益处可能仅限于具有某些分子特征的亚群。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研究证据显示,阿司匹林具有癌症预防的潜力,尤其是结直肠癌。确诊后使用阿司匹林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改善相关。然而,各项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提示其益处可能仅限于具有某些分子特征的亚群。
阿司匹林的抗肿瘤作用主要被认为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COX-2)实现的。COX-2是一种在结直肠癌中经常过度表达的酶,它会增加前列腺素E2(PGE2)的生成,PGE2随后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约三分之一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PI3K通路基因改变,最常见的突变涉及PIK3CA、PIK3R1或PTEN基因。多项观察性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改善PIK3CA突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对野生型无益。
为了验证这一点,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了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ALASCCA(结直肠癌辅助低剂量阿司匹林),前瞻性地评估了阿司匹林作为辅助治疗在I、II或III期PI3K突变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
试验纳入了两类PI3K突变患者,A组突变是PIK3CA基因的热点突变,特别是发生在第9号或第20号外显子上的突变,B组突变是其他影响PI3K信号通路的中度或高度功能性突变,例如PIK3CA的非热点突变、PIK3R1和PTEN。
3年随访中,A组和B组的阿司匹林组的累积复发率均为7.7%,安慰剂组分别为14.1%和16.8%,相比安慰剂组,阿司匹林组的复发风险分别显著下降51%和58%。A组中阿司匹林组和安慰剂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1.4%,B组中分别为89.1%和78.7%,A组中阿司匹林组的带病生存风险下降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B组中阿司匹林组的风险显著下降49%。
安全性方面,阿司匹林组和安慰剂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8%和11.6%。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试验在2980名有完整的基因组数据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筛选出了1103名(37.0%)存在PI3K通路基因突变的患者,其中515人属于A组突变,588人属于B组突变。在手术后重新评估是否符合入组标准后,最终626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A组中的157人和B组中的156人被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两组中另外157人和156人被分配至安慰剂组。
主要结局方面,A组中,阿司匹林组的3年累积复发率为7.7%,安慰剂组为14.1%,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司匹林组与复发风险显著下降51%有关。
次要结局方面,B组中,阿司匹林组的3年累积复发率为7.7%,安慰剂组为16.8%,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司匹林组与复发风险显著下降58%有关。
A组中,阿司匹林组的3年无病生存(定义为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任何新的原发性癌症和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为88.5%,安慰剂组为81.4%,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司匹林组与带病生存的风险下降39%有关,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B组中,两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1%与78.7%,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司匹林组与带病生存的风险显著下降49%有关。
复发率(A-B)和无病生存率(C-D)结果
性别分层分析显示,女性在阿司匹林组的3年累积复发率为4.9%,安慰剂组为17.6%,阿司匹林组的风险显著下降75%;而男性分别为10.7%和13.2%,阿司匹林组的风险下降25%,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5年总生存率方面,A组中,阿司匹林组为91.6%,安慰剂组为90.1%,阿司匹林组的风险下降21%,B组中分别为93.0%和89.7%,阿司匹林组的风险下降32%,但这两个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安全性方面,阿司匹林和安慰剂组的所有原因导致的非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3.4%和35.4%,最常见的为血液系统和胃肠道相关问题。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8%和11.6%,最常见的为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栓塞和感染。
有4名患者报告了被研究人员认为可能与阿司匹林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分别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伴有贫血的自发性血肿。此外,还有4名患者死亡,其中1名被认为可能与阿司匹林有关。
综上所述,这项临床试验表表明,在两类PI3K突变结直肠癌患者中,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无病生存率。
研究人员指出,过去的观察性研究虽然提示阿司匹林可能对某些分子亚型有效,但缺乏随机试验的证据。这项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支持通过基因突变筛查来选择适合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Martling A, Hed Myrberg I, Nilbert M, et al. Low-Dose Aspirin for PI3K-Altered Localized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25;393(11):1051-1064. doi:10.1056/NEJMoa2504650
本文作者丨应雨妍
来源:奇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