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足球,“湘超”还带给我们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18:12 1

摘要:“球进了!”看台上的球迷疯狂叫喊,手中的充气棒碰撞发出砰砰声,大家互相击掌相庆,整个球场的氛围如同沸腾的火锅——这是“湖南省足球联赛”(俗称“湘超”)岳阳主场的现场。

“球进了!”看台上的球迷疯狂叫喊,手中的充气棒碰撞发出砰砰声,大家互相击掌相庆,整个球场的氛围如同沸腾的火锅——这是“湖南省足球联赛”(俗称“湘超”)岳阳主场的现场。

9月14日与19日,岳阳队连续在主场迎战怀化队、邵阳队。比赛有多火爆?门票基本上开票即售罄,简直一票难求。球迷戏称:“岳阳主场的球票比周杰伦演唱会门票都难抢。”

两场比赛,近4万名观众现场观战助威。球场内座无虚席、声浪震天,球场外人头攒动、烟火氤氲,那场面、那阵势,确实有些“活久见”。

在社交媒体、朋友圈,“湘超”话题持续刷屏,不仅点燃了全民足球热情,还成为人们争相热议的社会现象。

当我们看“湘超”时,我们在看什么?答案或许不仅仅关乎足球,而是关乎城市经济的提档升级、地方文化的集体表达,甚至是中国足球未来可能的出路。

一场赛事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世界波惊艳全场、守门员如有神助……”没错,这里不是世界杯、不是五大联赛,而是“湘超”的赛场。球迷欢呼:“终于不用熬夜隔着屏幕看英超了,现场看湘超更带劲!”

场上精彩不断、场下热梗不停。

两周前,“湘超”正式开赛。有人喊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长沙第十四”的口号,网友戏称:“苏超是十三太保都想当老大,湘超是十三个充电宝都想揍老大。”

每场比赛前,两个城市之间的隔空玩梗成了“开胃前菜”。杀“株”粉VS衡阳“菜”、湘E踢C(谐音“ETC”)、岳州军大战宝庆卫,不少外地网友纷纷火速“跟团”,“赢了吃小龙虾,输了只能嗦虾壳”,简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主打一个参与,图的是一份开心。

一场赛事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首场揭幕战,40877名观众嗨翻长沙贺龙体育场,178.2万人线上围观,撬动超4亿元经济效益,热度堪比国际大型赛事。

岳阳主场赛事期间,全市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文旅等各式消费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第一个主场赛事,至少催生了7000万元的消费——这相当于一座中型商场一个月的营收。

弱化赛事属性,强化文旅消费属性,“湘超”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消费市场的大门,将影响力延伸到90分钟之外的众多消费场景。

当终场哨响,属于球迷的“第二场比赛”开始了,汹涌的人群开始涌向了夜市和景区。

“今天的营收是平时的4倍,开心嘞!”球场外,卖煎饼果子的小摊主李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准备的食材是平时的两倍,还是不够。”在炮台山美食街区,庞老板的店里坐满了穿着岳州军球服的食客,一边吃着烧烤,一边聊着刚刚的球赛,意犹未尽。

上周末,一群来岳看球、顺带游玩的邵阳球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此次出行包括吃喝游玩、交通住宿的费用,他们的人均在岳花费超过1500元。

一张9.9元的门票,撬动了150倍的消费需求。当哨声响起,赛场内外没有输家、体育文旅皆是赢家。

赛事经济绝非一锤子买卖,热闹过后,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的持续运营能力。

其实,最近几年,岳阳抢先起跑,在发展赛事经济、打造赛事品牌上已崭露头角。

今年上半年,岳阳举办了中国广场舞大赛(岳阳站)、全运会群众组女子篮球赛、龙舟超级联赛、第三届“大美江湖”自行车赛、第二届“长江杯”乒乓球公开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活动,吸引10余万人次参与。

去年三大球运动会赛事期间,全市餐饮上座率提升30%、酒店入住率增长20%,直接拉动文旅消费超2亿元;岳阳马拉松实现旅游总收入9273万元,同比增长12%;临湘市垂钓赛促成交易额10亿元。

2024年,我市体育产业年总产出达到150亿元左右,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吸引投资、促进就业、升级产业等方面作用明显,真正实现了把体育比赛带来的“人气”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财气”。

我去过奥体中心,那里的足球很纯粹

9月19日傍晚,岳阳市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内鼓声震天,旗帜翻飞的看台上,几百名身着统一服装的球迷随着鼓点呐喊,声浪穿透夜空。

站在“战斗区”最前排的人便是“岳州军球迷会”球迷章平,他被同行的球迷称为“章哥”,此刻他正挥舞双臂带动着身后近500名统一着装的球迷齐声高歌。

“嗓子都哑了,但是开心、值得!”章平抹了把汗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铁杆球迷,一定会全力支持岳阳本地的球队。他表示,足球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培养大量球迷,形成球迷文化,可以增强整个城市的凝聚力,从而推动城市知名度提升。

看台的另一侧,几名充满活力的女鼓手引人注目,她们激情四射地敲响战鼓,将主场氛围瞬间推向顶点。

“球场不算大,座位已经爆满了。”好不容易抢到票的球迷邱立说,现场非常震撼,火热的气氛与震耳欲聋的加油声让他忘记了最初只是来看热闹的目的。“我一下就被带动起来,现场根本不可能冷静,不由自主地就跟着他们一起喊口号。”

除了聚集一批铁杆球迷,“湘超”也让足球开始真正地融入城市、走进群众、回归快乐。

根据赛事规则,“湘超”参赛的球员要跟这个城市有密切的关系:本人或配偶户籍是当地,或是出自当地青训等。

因此,在比赛中,球迷和市民能看到社区足球的影子,选手代表家乡出战,踢球的是孩子学校的体育老师,或者老家隔壁邻居的亲戚,这种近距离的亲切感是看其他比赛体会不到的。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场比赛而热泪盈眶、声嘶力竭。”球迷李卓声音哽咽,眼中泛着光。

在某种意义上,湘超更像一场大型“团建”,恰到好处地点燃了很多人的足球情结——既然国家队屡屡让人着急、叹气,那么就索性支持自己的城市球队,走进赛场亲身感受一场,输赢早已没那么重要。

资深球迷老沈表示,“湘超”的火爆,本质是基层精神文化需求与地域文化认同的一次共振。当参与者将自身与城市符号紧密绑定时,便会激发出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确实如此,一场比赛,让一座城市突然有了整齐划一的心跳声,当陌生人“同仇敌忾”,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呐喊,人们埋藏已久的城市归属感和骄傲感会在顷刻间集体爆发。

那种强大的全民代入感和获得感,让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对城市的认同有了更具象的表达方式,这种与足球低门槛、零距离的接触,是扬眉吐气,更是温暖疗愈。

始于足球却不止于足球,植根体育又超越体育

你去过你所在城市的体育场吗?可能很多人都没去过。

其实,2022年建成投用的岳阳奥体中心不管是场地,还是座椅、照明、显示屏、音响等设施,在国内地市级体育场中都堪称一流。近年来,这里先后承办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2023—2024赛季CBA联赛季前赛(岳阳站)、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等高等级赛事。

大多数市民在去往高铁站时,会看到路边有这么一个雄伟建筑,但就没进去过。有些人去看过一两次演唱会,觉得演唱会才是体育馆的最后归宿。

“湘超”开战以后,岳阳两个主场比赛分别涌进了18065人和19566人,这个数据接近了中超的2.1万人,就算和五大联赛相比也毫不逊色,里面的原因当然有票价便宜的因素,但毫无疑问,“湘超”让体育场活了起来。

“我前几天回家,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和我说,现在她们班上的同学都在讨论‘湘超’。”市民谭海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身边很多原来对足球不感兴趣或者不关注的人,也在关注“湘超”;在球场上,看到很多球迷都是带着孩子来观战的。

一位来自平江县的父亲,特地带着9岁的儿子单祺轩从平江赶来。就读于平江县新城小学三年级的单祺轩也是当地明星足球训练营的一名学员,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家乡的奥体中心。看完比赛后儿子问,“爸爸,以后每个主场比赛我们都能来看吗?”

9月19日,岳阳楼区朝阳小学组织近300名学校足球队队员、家长奔赴球场,观看岳阳与邵阳的“双阳大战”。“10号和8号很强,5号中后卫很稳,还有那个边锋的速度很快……”比赛中,孩子们一边大声为球队加油,一边叽叽喳喳讨论着自己喜欢的球员。

在比赛中,岳阳队门将、华容伢子言奥博多次做出关键扑救,力保球门不失。当天比赛结束之后,言奥博成为最受欢迎的偶像级球员,不少小球迷将其视为球队的英雄,纷纷“求合影”。

“湘超”的火爆,不仅是火了球市、热了文旅,更给这些从小热爱足球的孩子们以激励和梦想。

赛事终会落幕,但由此淬炼的城市精神、提升的功能品质、凝聚的人心士气,将长久滋养城市的未来。

青训教练舒宇告诉记者,希望“湘超”播撒下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成长,培育出更加完善的足球青训培养模式,更多喜闻乐见的百姓赛事,更加丰富健全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涵养出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和体育精神。

岳阳市足球运动协会秘书长谭斌认为,在真正的足球强国,金字塔的根基在于民间足球。正是那些广泛参与足球运动的普通人,用自己的热情感染身边人,甚至带动孩子投身足球,才构成了坚实的塔基。

在他看来,如果未来全国各地都能涌现出类似“苏超”“湘超”这样的地方性赛事,摒弃“功利足球”,坚守“长期主义”,以城市文化底蕴为土壤,以青训体系建设为支柱,以地域情感共鸣为纽带,中国足球或将能真正搭建起一条自下而上的良性发展路径。

始于足球、却不止于足球,植根体育、又超越体育本身,这,正是“湘超”的顶级魅力所在。

来源:岳阳晚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