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范文!2024年多省联考大作文“求势”“见势”“造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17:10 6

摘要:能“见势”,因势而谋。“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见势”是“求势”的基础,唯有及时预判、敏锐感知“势”,清楚所处的方位,才能因时制宜采取措施,提前布局、调整努力方向,最终把握住发展机遇。对“消费者想吃到地道泡菜”这一“势”的敏锐感知,催生了用全程冷链物流配送泡菜

多省联考大作文“求势”“见势”“造势”

请根据对“给定资料4”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字数1000-1200字。

把握好“求势”的要义

《孙子兵法·势篇》有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这其中,“势”即事物发展的时势、态势、形势等,“求势”即对“势”的把握、运用和创造。

“求势”是一种智慧,我们要精准把握并运用好其要义:要能“见势”,在此基础上善“借势”,敢“造势”,并乘势而上,实现“求之于势”。

能“见势”,因势而谋。“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见势”是“求势”的基础,唯有及时预判、敏锐感知“势”,清楚所处的方位,才能因时制宜采取措施,提前布局、调整努力方向,最终把握住发展机遇。对“消费者想吃到地道泡菜”这一“势”的敏锐感知,催生了用全程冷链物流配送泡菜的新工艺,给城市带来了人流、商流、物流的集聚,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老国货品牌及时捕捉“怀旧风潮愈演愈烈”这一“势”,因时因势宣传推介产品,最终赢得了市场。反之,如果对“时势”视而不见、不主动适应新形势,即使曾经有过辉煌,迟早也会因不适应“时势”而被时代抛弃。

善“借势”,借势而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势”是“求势”的重要手段,在“见势”基础上,因地制宜整合要素、“借势”发力,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事半功倍、培优增效。借用“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等国家政策,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泡菜博物馆等平台的“势”,中国泡菜享誉国内外。文旅部门借“尔滨”出圈这一“势”,利用社交媒体“借势营销”,带来了网络流量和公众关注,迎来了“泼天的富贵”……“借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蹭热点”,也不是“一借了事”,“借”来后更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练好内功,如此才能让资源效能最大化。

敢“造势”,乘势而上。“驭势者独步天下。”“造势”是“求势”的根本,唯有着眼未来,蓄势谋势,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方能培育壮大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泡菜产业构建“产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主动“造势”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影响力,最终把泡菜从小手艺变成了大产业。南山小学创造“全学科日记”新模式,解决当前学生学与思脱节、学习与生活割裂问题,引导学生成为自然人、社会人,打造学校独特教育品牌的实践,就是主动创新求变、造势求势的过程。网红文旅城市唯有主动作为、积极创新,锻造本地特色,擦亮品牌底色,造出高质量发展的“势”,才能实现“长红”。

识势者明,借势者巧,造势者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必须主动适应时与势的变化,唯有能“见势”、善“借势”、敢“造势”,积极主动求势,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书写辉煌新篇。

公考生都在用的备考神器

来源:烨伟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