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深夜的敲门声,轻而坚定,“咚咚咚”。
他猛然惊醒,汗珠从额头悄然滑落。
“然然,你睡了吗?”隔着门,一个熟悉的女声轻声问道。
他慌忙披衣而起,手指在门把上犹豫片刻。
当门开启的一瞬,昏黄的灯光下,她的眼神让他喉咙发紧。
“这么晚了,有些话我必须说...”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窗外月光如水,照亮了她微微发红的脸颊。
他不敢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01
夏末的暮色总是来得迟些。
七点的天空仍有余晖流连。
我看着远处的山影,不觉已驾车行驶了四个多小时。
这条路太熟悉了,熟悉得不需要导航。
转过这个弯,再向前约莫五公里,便是小城边缘的杨柳镇。
也是林婉的家。
我们离婚已有七年,却从未想过会在这样的情境下重游故地。
公司的项目需要我去南方考察,而这条路恰是必经之路。
当看到路牌上“杨柳镇”四个字时,我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方向盘上收紧。
七年时光,足以淡忘许多事,却不足以忘记一个人。
尤其是共度过五年婚姻的人。
我和林婉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相恋两年便结了婚。
那时的我们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包括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追求。
她热爱安稳,而我渴望自由。
她期待踏实的家庭生活,而我总想着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婚后第三年,矛盾开始频繁出现。
第五年,我们终于坐在一起,平静地谈起离婚。
没有争吵,没有抱怨,只是两个成年人认清了现实。
我们不适合做夫妻,或许更适合做朋友。
与林婉分开后,我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也谈过几段感情,但始终没能再走进婚姻。
也许是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让我变得谨慎,又或许是未曾遇到足以让我放下一切的人。
车窗外的景色愈发熟悉,记忆中的路标一一闪现。
我减慢车速,内心挣扎着要不要在镇上停留。
理智告诉我应该直接驶过,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但一种难以言明的冲动却驱使我想去看看那个曾经接纳我、关爱我的长辈——林婉的母亲。
离婚后,我再未联系过岳母,甚至不知她是否依然健在。
这种疏远并非出于恶意,而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再以“儿子”的身份出现在她面前。
但今天,当我行至这熟悉的地方,那些被压抑的思念突然涌上心头。
岳母待我如亲子,即使在我与林婉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她也从未对我改变态度。
也许,我该去向她道别,感谢她曾经的关爱。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便无法轻易抛开。
我最终在镇口的加油站停下车,给车加满油,同时整理思绪。
若去拜访,该如何开口?
若不去,这次路过又该如何说服自己?
“要不要来点别的?”加油站的年轻工作人员问我。
我摇摇头,付了钱,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镇内的方向。
“算了,去一趟吧。”我自言自语道,发动了车子。
开进小镇的感觉很奇妙,像是穿越回了过去。
七年时间,小镇的变化并不大。
街道两旁多了几家连锁超市,原本的露天市场变成了室内商场。
但那些老旧的建筑依然故我,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这座小镇的历史。
我将车停在距离岳母家两条街的地方,选择步行前往。
每走一步,心跳似乎都加快一分。
岳母家的小楼在街角处,两层的老式建筑,门前种着几棵桂花树。
现在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远远地便能闻到那股淡淡的甜香。
走近院门,我犹豫着要不要按门铃。
七年未见,贸然造访是否妥当?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动静。
一位身影略显佝偻的老人正在收晾晒的衣物。
那熟悉的背影让我瞬间红了眼眶。
“阿姨。”我轻声唤道。
老人转过身,先是疑惑地眯起眼,继而瞪大,显然是认出了我。
“然然?”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真的是你?”
我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好。
岳母放下手中的衣物,快步走到院门前。
她比记忆中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深,头发也几乎全白了。
但眼神依然明亮,充满了温暖和慈爱。
“进来吧,孩子。”她打开院门,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我跟着她走进院子,心中五味杂陈。
“你怎么突然来了?”她一边引我进屋,一边问道。
“路过这里,想来看看您。”我说着,目光扫过这个熟悉的小院。
除了花草更加茂盛外,一切都与当年别无二致。
甚至连院角那张木椅都保持着原来的位置。
那是林婉最喜欢的地方,常坐在那里读书或发呆。
“婉婉还好吗?”这是我最想问又最不敢问的问题。
岳母微微一怔,随即笑了:“她挺好的,在市里工作,偶尔回来看我。”
我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我们之间的离别已成定局,她的近况与我或许已无关系。
02
“坐吧,我去给你倒茶。”岳母领我进入客厅,让我在沙发上坐下。
客厅的陈设依然简朴,但处处透着整洁。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是林婉父亲的作品。
他生前酷爱书法,留下了不少佳作。
茶几上摆着一本半开的书,看样子是岳母闲暇时的读物。
“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端着茶回来的岳母坐在我对面,语气自然,仿佛我们昨天才见过。
“还不错,现在做自由职业,四处跑项目。”我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熟悉的味道,是记忆中岳母最爱泡的铁观音。
“自由是好事,适合你的性格。”岳母笑着说,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
我不禁有些愧疚,当初正是因为我对自由的渴望,才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阿姨,您一个人住还习惯吗?”我转移话题,关切地问道。
岳母叹了口气:“习惯了。婉婉工作忙,一个月能回来一两次就不错了。”
她停顿片刻,又补充道:“老了,就是怕孤独。好在邻居们都不错,常来串门聊天。”
我点点头,心中升起一丝酸楚。
若我与林婉的婚姻没有破裂,或许岳母也不必独自面对晚年。
“你吃饭了吗?”岳母突然问道,“我正要做晚饭,你留下来一起吃吧。”
我本想婉拒,但看着她期待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变成了答应。
“好啊,那就打扰了。”
“什么打扰不打扰的,你还是我然然。”岳母站起身,向厨房走去,“你先坐会儿,看会儿电视。”
我没有打开电视,而是起身跟着她进了厨房。
“我来帮您。”
岳母欣然接受了我的帮助,指挥我洗菜切菜,而她则负责炒菜。
厨房里充满了烟火气息,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当年新婚时,我常跟岳母学做菜,林婉则在一旁笑我手忙脚乱。
那些单纯美好的日子,如今想来恍如隔世。
“你还记得怎么切土豆丝吗?”岳母看着我笨拙的刀工,忍不住打趣道。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生疏了,这些年很少下厨。”
“一个人住,确实容易懒散。”岳母理解地点点头,接过我切好的菜,熟练地下锅翻炒。
“您呢,身体还好吗?”我站在一旁,认真地问道。
岳母笑了:“老毛病还是有些,但不碍事。这把年纪,能自己照顾自己就很满足了。”
她说这话时很坦然,但我还是从中听出了一丝落寞。
晚饭很简单,却很可口。
岳母做了四菜一汤,每道都是我当年爱吃的。
“阿姨,您的手艺一点没变。”我由衷地赞叹道。
岳母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记性倒是差了,有时候站在厨房都忘了要做什么菜。”
“您保养得很好。”我安慰她。
她摆摆手,给我夹了块红烧肉:“多吃点,看你瘦了。”
餐桌上,我们聊着这些年的变化。
我讲述了自己的工作和旅行,她则说起小镇的新鲜事。
气氛融洽,仿佛我们之间从未有过隔阂。
“婉婉这些年也挺不容易的。”岳母忽然提起林婉,语气中有些试探。
我的筷子顿了一下,没有接话。
“离婚后她很低落,工作也不顺心。”岳母继续说道,眼睛却没看我,“不过现在好多了,去年升了职。”
我点点头:“那就好。”
简短的回应,却包含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
我希望她过得好,真心地。
尽管我们已无可能重逢。
“她前年谈了个对象,处了几个月就分了。”岳母像是不经意地提起,“说是性格不合。”
我苦笑:“看来她还是那么有主见。”
岳母叹了口气:“是啊,认定的事就不会改变。当初要是你们再沟通沟通……”
她没说完,或许是觉得不该提及往事。
“都过去了。”我轻声说,“阿姨,我们都有各自的选择。”
岳母点点头,眼中有些湿润:“是啊,都过去了。”
晚饭后,我主动收拾餐具,岳母也没有阻拦。
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时不时看我一眼,眼神复杂。
天色渐暗,我看了看时间,该告辞了。
“阿姨,我该走了。”我擦干手,从厨房走出来。
岳母一怔:“这么晚了,你要去哪里?”
我解释道:“去市区,已经预订了酒店。”
“这么晚了,路不好走。”岳母忧心忡忡,“要不,你今晚就住在这里吧?”
我有些犹豫。
留宿前岳母家,似乎有些不妥。
但看着岳母期待的眼神,我又不忍心拒绝。
03
“会不会太麻烦您?”
“有什么麻烦的?”岳母笑了,“你以前的房间还在,我经常打扫。”
听到“你以前的房间”这几个字,我心里一动。
那是我和林婉新婚时常住的客房,后来每次回来探望,我们都住在那里。
“那……就打扰了。”我最终点头答应。
岳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起身引我上楼。
楼上的房间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干净整洁的床铺,朴素的家具,墙上挂着几幅风景画。
唯一不同的是,床头柜上多了一个相框。
我走近一看,是我和林婉的婚纱照。
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两人面带笑容,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岳母注意到了我的目光,有些尴尬地解释:“一直忘了收起来……”
“没关系。”我轻声说,心中却涌起一阵酸楚。
七年过去,这张照片依然摆在这里,仿佛时间从未流逝。
“你先休息,我去给你拿换洗的衣物。”岳母说完,转身离开了房间。
我坐在床边,环顾四周,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过去。
在这个房间里,我和林婉度过了无数个夜晚。
有欢笑,有争吵,有温情,也有失望。
所有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一时恍惚。
岳母很快回来了,手里拿着洗漱用品和一套干净的衣服。
“这是前年婉婉买给她爸爸的,他没来得及穿就……”她的声音哽咽了一下,“尺寸应该合适。”
我道谢接过,心中更加愧疚。
林婉的父亲是在我们离婚后第二年去世的。
当时我人在国外,得知消息时已是一周后。
我没能参加葬礼,甚至没能送上一份悼念。
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
“阿姨,对不起。”我突然说道,“当年我应该来送送叔叔的。”
岳母摇摇头:“你不在国内,这不怪你。”
她看着我,眼中有一丝慈爱:“他生前很喜欢你,常说你有出息。”
这句话让我鼻子一酸,差点落泪。
岳母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情绪,拍了拍我的肩膀:“好了,早点休息吧。有什么需要就叫我。”
她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对了,早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随便什么都好。”我回答,“谢谢您,阿姨。”
岳母笑了笑,轻轻关上了门。
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人,和那些纷涌而来的回忆。
我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月光洒进来,温柔地铺在地板上。
窗外是宁静的小镇夜景,几盏路灯在黑暗中闪烁。
这景象也曾是我和林婉共同欣赏过的。
记得有一年除夕,我们站在这个窗前,看着远处的烟花绽放。
她靠在我肩头,说希望我们的爱情能像烟花一样绚烂。
而现在,烟花散尽,只剩下这片寂静的夜空。
我叹了口气,关上窗帘,准备洗漱。
浴室里的一切依然熟悉,连洗发水的牌子都没变。
温热的水冲刷着身体,我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林婉现在过得怎么样?
是否也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想起我们共度的时光?
离婚时,我们约定不再联系,给彼此一个全新的开始。
这七年来,我确实遵守了这个约定。
即使在社交网络上偶尔看到她的动态,也从未点赞或评论。
只是默默关注,然后继续各自的生活。
洗完澡,我换上岳母给我的衣服,躺在床上。
床单有淡淡的阳光气息,想必是刚晒过不久。
我望着天花板,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思绪万千。
夜已深,窗外的星空明亮如洗。
我站在窗前,凝望着远处的山影,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不知不觉中,时针已指向十一点。
小镇早已安静下来,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我洗完澡,换上岳母给我的衣服,是一套简朴的棉质睡衣。
面料有些发旧,但很干净,带着淡淡的阳光气息。
坐在床边,我拿起床头柜上的相框,仔细端详。
照片中的我们,笑容灿烂,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那时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珍惜。
以为爱情只是轰轰烈烈的热情,却忽略了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包容。
照片背面的署名还很清晰:“林婉与李然,永远相爱。”
多么简单的誓言,却被时光无情地冲刷。
我轻轻叹了口气,将相框放回原处。
翻开床头的台灯,光线柔和地洒在整个房间。
房间的摆设与七年前几乎别无二致。
书柜上的书籍整齐排列,都是我和林婉当年爱读的书。
茶几上的小盆栽依旧青翠,看来岳母一直精心照料。
04
角落里的小沙发,是我们常常依偎着看电影的地方。
每一处细节,都勾起无尽的回忆。
我忍不住走到书柜前,抽出一本《简·爱》。
这是林婉最爱的小说,她常说自己就像简·爱一样,渴望平等和自由的爱情。
书页间夹着一张书签,是我们大学时一起去植物园拍的照片。
照片上的林婉穿着淡黄色连衣裙,笑容明媚如阳光。
我的手臂环绕着她的肩膀,脸上洋溢着年轻人特有的自信和快乐。
翻开书页,林婉的笔记依然清晰可见。
她的字娟秀工整,经常在喜欢的段落旁边画小星星。
我轻轻抚摸着这些痕迹,仿佛能感受到她当年读书时的心情。
七年时光,恍如隔世。
当年的我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婚姻。
我们以为相爱就足够,却不知婚姻需要经营,需要妥协,需要理解。
如今回想,我们的分歧其实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只是当时的我们太年轻,太固执,各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梦想,不懂得为彼此让步。
我合上书,轻轻放回原处,生怕惊扰了这些沉睡的记忆。
床头的闹钟显示已近十一点半,该休息了。
我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与林婉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见面时,她站在阳光下,清风拂过她的发梢。
第一次牵手时,她的手指柔软而温暖,轻轻扣住我的掌心。
第一次接吻时,她闭上眼睛,睫毛微微颤抖,像是蝴蝶的翅膀。
毕业后我们一起租的小公寓,虽然狭小,但因为有她的存在而温馨无比。
结婚那天,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对我说“我愿意”时的坚定眼神。
新婚旅行中,我们在海边沙滩上留下的足迹,一大一小,整整齐齐地并排。
以及后来,因为工作和理念不合而逐渐增多的争吵。
她希望安定,我渴望冒险。
她想要一个温馨的家,我却总是向往远方。
最终,我们坐在咖啡馆里,平静地商量分手事宜。
那天,她没有哭,只是微笑着说:“希望你找到真正适合你的生活。”
而我,也只是轻声回应:“也祝你幸福。”
就这样,五年的婚姻画上了句点。
回想起来,离婚时的平静或许是最大的遗憾。
如果当时我们能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如果能有更多的不舍和挽留,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但我们都选择了理智和克制,像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一样,平静地分开。
离婚后,我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旅程。
去了许多地方,见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
但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她。
想起她做的番茄炒蛋,想起她喜欢的鲜花香气,想起她靠在我肩头熟睡时的温度。
我一直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但七年过去,这些记忆依然鲜活如初。
或许,她才是我生命中真正的那个人。
可惜,当我明白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
我们已经分开七年,各自拥有了新的生活。
我不确定她是否还会想起我,是否还会在意我们曾经的故事。
想着想着,眼皮渐渐沉重,我慢慢陷入半梦半醒的状态。
梦中,我又见到了林婉,她穿着记忆中的淡蓝色连衣裙,站在樱花树下微笑。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将我从朦胧的梦境中惊醒。
“咚咚咚。”
声音不大,却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我一愣,以为是自己的幻觉。
“然然,你睡了吗?”
是岳母的声音。
我连忙坐起身,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午夜。
这么晚了,岳母有什么事?
我披上外套,走到门前,轻轻开门。
门外站着岳母,穿着睡衣,头发已经散开,看起来有些疲惫,却又神情复杂。
“阿姨,您还没休息?”我有些担忧地问,同时暗自疑惑深夜来访的原因。
岳母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有一丝紧张和犹豫:“睡不着,看到你房间还亮着灯,就想来看看你是否需要什么。”
“我没事,谢谢阿姨关心。”我礼貌地回答,但总觉得岳母这次来意不单纯。
她的眼神有些闪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睡衣的衣角,明显有话要说。
夜深人静,小镇上万籁俱寂,只有我们两人相对而立,气氛微妙而尴尬。
“我能进来坐会儿吗?”果然,岳母提出了请求。
我在房门前略微犹豫,随即侧身让出通道:“当然,请进。”
岳母轻轻走进房间,目光在照片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坐在了窗边的小沙发上。我关上门,坐在床沿,等待她开口。
05
“睡不着,总想着些事。”岳母望着窗外的夜色,轻声说道,“看到你回来,就像做梦一样。”
“我也没想到会再回来。”我坦诚道,“这次如果不是路过,可能永远不会有勇气踏进这个小镇。”
岳母转过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哀伤:“七年了,然然。时间过得真快。”
我点点头,沉默片刻才说:“是啊,一眨眼就过去了。”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壁钟的滴答声在提醒时间的流逝。我知道岳母肯定有话要说,便耐心等待。
“婉婉下周要回来。”岳母终于说出了来意,眼睛直视着我,似乎在观察我的反应。
这句话像一枚炸弹,在我心中轰然炸开。我感到喉咙发紧,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她每个月这个时候都会回来陪我住两天。”岳母继续说,语气平静却带着某种试探,“我在想......”
“我明天一早就走。”我迅速接话,生怕给岳母造成困扰,“不会打扰到您和林婉团聚的。”
岳母摇摇头,叹了口气:“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在想,你们这么多年没见,也许......”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她希望我们能见上一面。
“阿姨,我们已经......”我试图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
“我知道你们已经离婚了。”岳母打断我,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但你们当初不是说还可以做朋友吗?”
这个问题让我无言以对。确实,离婚时我们彼此承诺可以保持朋友关系,但实际上,这七年来我们再未联系过。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不知如何以新的身份相处。
“如果你们能重新做朋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岳母的声音变得柔和,“自从你爸爸走后,我就总想着你和婉婉。虽然你们不再是夫妻,但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我的孩子。”
我深吸一口气,内心挣扎不已。见到林婉,意味着要面对过去所有的遗憾和伤痛。但不见,又显得我太过懦弱和逃避。
“阿姨,我不确定这是否是个好主意。”我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担忧,“万一林婉不想见我呢?”
岳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其实,我已经给她发了信息,告诉她你在这里。”
我一愣:“您已经告诉她了?她...怎么说?”
“她没直接回复这件事,只说明天会准时回来。”岳母停顿片刻,又补充道,“你了解婉婉,她从来不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知道,她一定会想见你的。”
我不太确定岳母的判断是否准确。毕竟,林婉选择离开我,也许是真的不想再有任何牵扯。
“阿姨,我不想给您和林婉带来麻烦。”我轻声说,“也许我明天还是应该早点离开。”
岳母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然然,你逃避了七年,难道不想知道她过得怎么样吗?不想亲口问问她一切都好吗?”
这个问题直击我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是的,我一直想知道她的近况,想亲眼看看她是否幸福。即使我们不可能重新在一起,但能确认她过得好,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慰藉。
“好吧。”我最终点头答应,“如果她愿意见我,我会留下来。”
岳母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谢谢你,孩子。”
她站起身,走到我面前,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好休息吧,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苦笑着点点头,不确定明天的相见会带来什么。
岳母走到门口,又转身看着我:“然然,这些年,你真的从未想过重新开始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利剑,直指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沉默良久,最终轻声回答:“想过,但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无法挽回了。”
岳母深深看了我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轻轻关上了门。
房间再次安静下来,但我的内心已是波涛汹涌。明天,我将要见到林婉,七年未见的前妻。这个念头让我既期待又恐惧。
我躺回床上,却再无睡意。回想起与林婉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快乐与痛苦,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
我们的婚姻是否真的无可挽回?如果当初我们能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固执,结局是否会不同?
这些问题缠绕着我,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我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将我从浅眠中唤醒。我揉揉眼睛,一时竟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直到看到床头柜上的婚纱照,昨晚的一切才涌入脑海。
06
我匆忙起床洗漱,换上自己的衣服,然后下楼。
厨房里,岳母正在准备早餐。听到我的脚步声,她回头微笑:“睡得好吗?”
“还行。”我撒了个谎,走过去帮她摆碗筷,“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你坐着就好。”岳母指了指餐桌,“马上就好。”
早餐很丰盛,有小米粥、煎蛋、馒头和几样小菜。都是我当年喜欢的。
“婉婉什么时候回来?”我假装不在意地问道,心却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岳母看了看墙上的钟:“下午三点多吧,她一般都是坐那班车回来。”
这意味着我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这次重逢。
“阿姨,您老实告诉我,”我放下筷子,认真问道,“林婉知道我在这里,真的愿意见我吗?”
岳母沉默片刻,终于坦诚道:“她的原话是'知道了,我还是会按计划回去'。”
这个回答模棱两可,既不是明确的拒绝,也不是热切的期待。这很符合林婉的性格——永远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想出去走走。”吃过早饭,我对岳母说,“小镇变化不大,但我想重温一下那些熟悉的地方。”
岳母点点头:“去吧,正好天气不错。午饭前回来就行。”
离开岳母家,我漫无目的地在小镇上游荡。
七年时光,小镇确实变化不大。老旧的街道依然蜿蜒,只是多了几家连锁超市和咖啡店。路边的杨柳依然在微风中轻摇,仿佛在向故人招手。
我走过我和林婉常去的小公园,那里的长椅还是老样子,只是木板已经褪色。我们曾在那里看过无数次夕阳。
经过镇上唯一的电影院,想起我们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这里。那天放映的是一部国产爱情片,情节俗套,但因为有她在身边,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
转过街角,是林婉最爱去的那家书店。推开门,迎面而来的是熟悉的书香气息。店主是个和蔼的老人,见到我微微一怔,随即露出笑容:“这不是小李吗?多年不见了!”
我有些意外他还记得我:“叔叔好,您还认得我啊。”
“当然记得!”老人笑呵呵地说,“你和小林常来我这里看书,一坐就是一下午。后来听说你们......”他的声音低了下去,有些尴尬。
“是啊,我们离婚了。”我平静地承认,“今天路过小镇,就来看看。”
老人叹了口气:“可惜了,你们是我见过的最登对的一对儿。”
我苦笑不语,目光扫过书架,寻找着曾经与林婉共读过的书籍。
“对了,小林经常来这里。”老人突然说道,“前段时间还买了不少书呢。”
我的心猛地一跳:“她...现在喜欢看什么书?”
“还是老样子,喜欢那些经典文学。”老人指了指角落的书架,“不过最近也开始看些心理学方面的书了。”
我点点头,暗自记下这个信息。原来林婉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了,这是我不知道的新变化。
在书店闲逛了一会儿,我买了一本林婉可能会喜欢的新书,准备当作见面礼。虽然不确定这样做是否合适,但总比空手而来好。
离开书店,我来到小镇中心的咖啡厅,点了一杯美式咖啡,坐在窗边发呆。这家咖啡厅是新开的,环境不错,但缺少了老咖啡馆的那种怀旧氛围。
我掏出手机,犹豫着是否该给林婉发个信息。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既然要见面,那就当面说吧,一切顺其自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临近中午,我决定回岳母家。心中的紧张感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强烈。
回到岳母家,她已经准备好了午餐。简单却可口的家常菜,让人倍感温馨。
“想好怎么和婉婉相处了吗?”岳母一边给我夹菜,一边问道。
我苦笑摇头:“没有,可能见到她之后再说吧。”
“随心而行就好。”岳母宽慰我,“你们都是成年人了,应该能好好沟通。”
午饭后,我帮岳母收拾餐具,然后回到客房简单休息。虽然躺在床上,但根本无法入睡。内心的忐忑让我辗转反侧。
下午两点,我起床洗了把脸,换上带来的衬衫和休闲裤,甚至还抹了点发胶。想到即将与林婉重逢,我不自觉地想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
07
两点半,岳母开始准备晚餐的食材,而我则坐在客厅沙发上,假装看电视,实则心不在焉。
三点十五分,岳母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简短地交谈几句后挂断。
“婉婉说车已经到站了,正往家里走。”岳母告诉我,眼中带着期待和紧张,“大概十五分钟就到。”
我的心跳瞬间加速,手心也开始冒汗。七年未见的前妻,即将出现在我面前。我该如何面对她?是装作若无其事,还是表现得温情脉脉?我完全没有头绪。
“别紧张,”岳母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就当是老朋友叙旧。”
我勉强笑了笑,起身站到窗前,目光投向通往小区的那条小路。
三点二十五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的尽头。
即使隔着一段距离,我也立刻认出了她——林婉。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背着一个蓝色背包,头发比记忆中短了些,但依然乌黑柔顺。她走路的姿态依然优雅从容,仿佛时光从未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她来了。”我轻声对岳母说,嗓子干涩得厉害。
岳母走到窗前,看了一眼,然后转向我:“然然,放轻松。无论结果如何,今天你们能见面,就已经是很好的开始了。”
我点点头,但内心依然忐忑不安。
很快,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镇定,转身面对即将打开的大门。
门开了,林婉站在门口,目光先落在岳母身上,然后转向我。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她的眼睛先是微微睁大,流露出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平静。七年时光,她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但那种能看透人心的质感依然不变。
“妈。”她先向岳母问好,然后平静地对我点头,“李然,好久不见。”
我努力保持镇定,回应道:“好久不见,林婉。”
房间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岳母连忙打圆场:“婉婉,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做晚饭。然然昨晚路过这里,来看我,我就留他住了一晚。”
林婉点点头,放下背包,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客厅,然后又回到我身上:“挺巧的。”
她的语气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这让我更加紧张。
“我去帮你妈妈准备晚餐。”我找了个借口,想暂时逃离这种尴尬的氛围。
“不用了。”岳母制止了我,“你们两个好好聊聊,我自己来就行。”
说完,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们一眼,转身走进厨房,还特意关上了门,留下我和林婉独处在客厅里。
沉默在我们之间蔓延,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你...还好吗?”最终,我打破了沉默,问出了这个最简单也最复杂的问题。
林婉看着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还不错,你呢?”
“也挺好的。”我回答,然后补充道,“做了自由职业者,终于可以到处走走了。”
林婉点点头:“听我妈说了,看来你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句话让我不知该如何接话。是的,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代价是失去了她。这值得吗?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你工作还顺利吗?”我转移话题,询问她的近况。
“还行,去年升职了,现在是部门主管。”林婉简短地回答,然后走到沙发边坐下,示意我也坐,“工作忙了点,但还算充实。”
我坐在她对面的单人沙发上,两人之间隔着一张茶几,距离既不远也不近。
“恭喜你升职。”我真诚地说,“你一直很优秀,这是你应得的。”
林婉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转向另一个话题:“你这次是去哪里?”
“南方。”我回答,“公司有个项目需要我去考察。”
“还会回小镇吗?”她问这个问题时,目光直视着我,似乎在试探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可能不会了。这次是偶然路过,没想到会......”
“会见到我。”她接上我的话,语气平静,“其实我知道你路过小镇的可能性很大,毕竟这是去南方的必经之路。”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动:“你一直知道?”
林婉微微点头:“有时候会想,如果有一天你路过小镇,会不会来看看我妈。”
“我一直很愧疚没能好好照顾阿姨。”我坦诚道,“尤其是叔叔去世后......我应该回来的。”
“不怪你。”林婉的语气柔和了些,“当时你在国外,消息又传得慢。再说,我们已经离婚了,你没有这个义务。”
08
义务这个词刺痛了我的心。在我心中,照顾岳母从来不是义务,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不是义务问题。”我认真地说,“无论我们是否还是夫妻,叔叔和阿姨对我的好,我永远不会忘记。”
林婉深深看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我无法解读的情绪:“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真的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吗?”
这个问题直击我的内心。我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表面上看,是的。我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做了想做的事。但......”
“但什么?”她追问道,目光灼灼地盯着我。
“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感受,“就像拼图缺了一块,再美的风景也感受不到完整的喜悦。”
林婉微微一怔,随即低下头,不再说话。
沉默再次笼罩着我们。我能听到厨房里岳母忙碌的声音,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对了,我给你买了本书。”想起带来的礼物,我起身拿过放在茶几上的纸袋,递给她,“听书店老板说你最近喜欢看心理学,就选了这本。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林婉接过书,看了看书名《自我疗愈:寻找内心的平静》,嘴角泛起一丝微笑:“谢谢,我正想看这本。”
她的反应让我松了口气,至少我的选择没错。
“你怎么知道我开始研究心理学了?”她好奇地问。
“今天上午去了老书店,碰到了店主。”我解释道,“他提到你最近常去,还买了不少心理学的书。”
林婉点点头:“工作需要,我们公司最近在做员工心理健康项目。另外......”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离婚后我确实有一段时间状态不太好,开始接触心理学是为了帮助自己。”
这个坦白让我心头一紧。原来,她也有痛苦的时刻。而我,却从未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
“对不起。”我轻声说道,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愧疚。
林婉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我:“为什么道歉?”
“为了一切。”我真诚地说,“为了我的自私,为了没能好好经营我们的婚姻,为了......”
“够了。”林婉打断我,声音有些哽咽,“这不全是你的错。我们都有责任,都太年轻,太固执。”
她的目光变得柔和:“这些年我也想了很多。也许当初如果我能多理解你一些,不那么固执己见,结局会不一样。”
这个认知让我们同时陷入沉思。原来我们都在反思,都在后悔,都在寻找可能的答案。
“现在说这些还有意义吗?”我苦笑着问,更像是在问自己。
林婉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风景:“谁知道呢?人生没有如果,我们只能向前看。”
“你说得对。”我站起来,走到她身边,与她一起望向窗外,“向前看。”
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镇的屋顶上,将一切染成金色。这样的傍晚,曾经我们多少次一起欣赏过。
“我妈很想你。”林婉突然说道,“虽然她从不明说,但我能感觉到。”
“我也很想她。”我诚实地说,“还有......”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里话,“还有你。”
林婉转过头,与我四目相对。她的眼神复杂,有惊讶,有疑惑,也有一丝我无法确定的感情。
“然然......”她轻声唤着我的名字,这是今天她第一次这样称呼我。
就在这时,厨房的门打开了,岳母的声音打断了我们之间的氛围:“晚饭准备好了,来吃饭吧!”
我和林婉同时回过神来,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遗憾和无奈。
那个未完成的对话,那个可能的转折点,就这样被打断了。
但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一个缓冲,一次思考的机会。因为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无法收回。而有些路,一旦选择,就再也无法回头。
我们默契地向餐厅走去,暂时将那未说完的话语封存在心底。
因为我们都知道,夜还长,有些话,可以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说。
而此刻,在这个温馨的晚餐时刻,我们可以暂时放下过去的包袱,享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
或许,这就是命运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
来源:九申体育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