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通过读书走出去的两个县级干部 如今一家开始没落 一家如日中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6 19:47 1

摘要:说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强调一个事情,就是如今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都仇官,但是他们接触的所谓的官99.9%都曾经是与他们同一个层次的存在,只不过在公平的环境里,他们通过自己逆天改命,与其见不得别人好,倒不如自己努力去改变命运。

村里有两户人家让人羡慕,都是村里精英级别的存在,但是他们相同的是知识改变命运,不同的是隔了一代。

说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强调一个事情,就是如今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都仇官,但是他们接触的所谓的官99.9%都曾经是与他们同一个层次的存在,只不过在公平的环境里,他们通过自己逆天改命,与其见不得别人好,倒不如自己努力去改变命运。

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说:“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注定是自由的,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言归正传,我们说这两个村里的精英家庭。胡一平,县RD主任,今年58岁。他是九十年代的大专生,父母属于贫农身份,家庭条件一塌糊涂,但是,他深信读书改变命运,跌跌撞撞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那个时候的大专生在县里屈指可数。

他大专毕业后也是吃尽了体制内红利,不要眼红,你也可以去读大学吃红利。

因为学历问题,他一路火箭飙升,团县委书记直接提拔为副县长。有的人说不可能,团县委书记最多担任乡镇长。其实那个时候一切都有可能。

作为农村子弟,县级领导层面他已经算是天花板了,后来一直在副县层面徘徊,他自己倒也知足,说一个农民后代能当七品官员已经是祖坟冒烟了。

因为担任副县领导时间长,资历老,他8年前升任县RD主任,步入正县级。

但是,这样的精英家庭没有延续下去,到了他儿子这一代就走下坡路了。他儿子读书资质很愚钝,高考290分勉强混了一个大专,那时候的大专几乎不用分数。

毕业后各种考编直接不参加,只天天在家打游戏。胡一平心里也着急,找人托关系还花了一大笔钱才搞到隔壁一个矿企业去成为一名职工,本来都需要本科生,因为关系才勉强混进去。

如今32岁一事无成,除了他父亲给他搞了一个国企职工身份,依然是一事无成,下班打游戏混吃等死。

这是第一个精英,还有另一个精英。这个人叫胡峰,与胡一平儿子是同学。但是胡峰的父母是工地打工人,与胡一平不能比。

但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出身的胡峰,走了胡一平的老路,也是农村子弟逆天改命的唯一途径。

胡峰读书特别厉害,排名前十的985院校毕业,然后是市委的选调生,如今已经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前途不可限量,发展下去就是县长、县委书记,当然,如果心存歹念也许会成为阶下囚。

胡峰在村里的口碑非常好,老乡找到办事情,小事很爽快,难事(违法违规)不办,但是一桌好酒好菜接待少不了,以至于有的人即使吃了闭门羹,心里也是舒坦的。

这就是我们村里目前的两个精英家庭,没有其他成长途径,都是公平竞争走出去的,他们曾经与村民处于同一个阶层,如今恐怕成为他们眼红的对象。

人总是这样:只会眼红别人,从不去看人家的努力过程,也从不反思自己为何久居人下。

但是通过两家人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人一定要靠自己,特别是农村刚走出来的一两代人。

来源:军鱼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