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万人点赞新文物!!!别人在蜡像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8 00:55 1

摘要:这深邃的五官,线雕的面部,还有不可忽视的半露小胸肌就连本尊都说要去合影!

最近,有个爆笑的博物馆话题:

别人在蜡像馆,魏晨在博物馆。

瞬间,徐州博物馆火了

这深邃的五官,线雕的面部,还有不可忽视的半露小胸肌就连本尊都说要去合影!

更有意思的是,馆内展品不仅仅有魏晨,还有......

“明星撞脸文物”,徐州博物馆并不是第一人。

甚至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物里,都能看到遗传的连续剧。例如:

▼郑云龙VS距今4500年的古蜀青铜▼

▼孙红雷VS距今1500年的魏晋佛像▼

▼郭德纲VS距今1100年的唐朝陶釉▼

不止明星!你是否想过,自己的长相早在两千年前就被「预言」了?

在世界最大地下军阵——秦始皇兵马俑中,我们都有可能“找到另一个时空的自己”

如今说到脸型,我们会分为圆脸、长脸、鹅蛋脸等等。事实上,早在明代画家王铎所著的《写像秘诀》,就将脸型分为“国、用、田、目、甲、申、由、风”八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人脸型分类的古老大门。

阔额宽腮、下巴浑厚的国字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态”“端庄”的象征,其基因至今仍在陕西人群体中高频出现。

野孩子西安线路的产品经理吴凯老师,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同样也是国字脸的代表~

上宽下窄配高颧骨,拥有这个脸型的男女大多是帅哥美女没跑了。兵马俑中“甲字脸”军吏勇占比达22%。

“申”,呈现出颧骨宽、额头窄、下巴尖的独特结构。

尽管申字脸在兵马俑中占比不足5%,但其基因仍流淌在今人血脉中:

• 陕籍名人的「活体印证」:导演张艺谋的轮廓与申字脸高度契合,宽阔颧骨与窄额尖颌的组合,展现出秦人基因的延续性;

• 地域分布特征:考古研究发现,申字脸原型可能源于陇西或巴蜀地区士卒,这些地域至今仍有高颧骨、窄额的面型特征高频出现。

陶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字史书”。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真人为模,千人千面,展现大一统帝国的军事力量与秩序崇拜。

通过对兵马俑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秦朝人的服饰、发型、面部特征等,从而推断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取向。

兵马俑坑内战车、骑兵、步兵等兵种齐全,按照真实军队的比例和编制排列,生动再现了秦朝军队的编制体系、武器装备以及战术运用。

秦俑们还拥有自己的身份证,人像照,他们并不是冷冰冰的地下文物。惟妙惟肖的面部表情,身着不同的彩陶华服,梳着代表身份的发髻。

他们就是2000多年前的秦朝人,是我们的祖先啊!

参观秦始皇帝陵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而来”。

《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二话,当时放出的一张秦朝工匠的指纹震撼了多少人。

这种情感源于对文明传承的敬畏,是跨越千年的情感温度

下面的这段讲述,每每回看都仿佛身入其境:

不同于市面上的网红讲解员,野孩子特邀一号坑考古领队申茂盛老师团队

在具有实际考古经验的老师讲解下,亲子们不但能学到准确的秦俑知识,还能了解到真实的考古工作细节,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野孩子要给大家的可不只是简单看看,我们要用一整天来进行多层次的秦文化深度研学

在感叹兵马俑活灵活现的同时,也可以自己动手模拟兵马俑制作,并上色绘制属于自己的彩绘兵马俑

“大秦小宴”餐厅里充满仪式感的主题晚餐,对孩子们来说也一定是特别新奇的经历,在这里用餐不仅是品尝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换上秦式服装,在礼仪官的秦国赞礼仪式后开宴,一场舌尖上的历史穿越就此开始。

若论中华文化的厚重的根

那须追溯到周秦汉唐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大秦军团

也仅仅是十三朝古都的沧海一粟

这大抵就是西安的魅力

4.16---4.25

野孩子的“搭伙计划”

直减➕积分好礼送不停

来源:真诚百灵鸟0Xqw2h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