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师太身世如何?因何当上峨眉派掌门?又为何那么痛恨明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06:44 1

摘要:江湖之中,提起灭绝师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威名赫赫,令人闻风丧胆。却不知师太俗姓方名湘君,乃河南开封金瓜锤方评之妹。那开封方家,世代簪缨,于当地堪称望族,宅邸恢宏,良田千顷,族中子弟多在仕途或商贾间崭露头角。

江湖之中,提起灭绝师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威名赫赫,令人闻风丧胆。却不知师太俗姓方名湘君,乃河南开封金瓜锤方评之妹。那开封方家,世代簪缨,于当地堪称望族,宅邸恢宏,良田千顷,族中子弟多在仕途或商贾间崭露头角。

长久以来,方家谨遵祖训,秉持着“修身齐家,远离江湖纷扰” 的信条,对江湖中的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向来敬而远之,一门心思经营家族产业,守护一方安宁,在地方上博得了诸多赞誉,日子过得平稳顺遂。

方湘君自呱呱坠地,性子便冷若冰霜,即便面对至亲父兄,也难得展露温婉之态。她的心性刚硬似铁,但凡认定之事,便如泰山磐石,坚定不移,行事更是果敢决绝,毫无半分拖泥带水。父兄见此,常暗自嗟叹,这女儿家的性子,竟比男子还要坚毅刚强几分。

悠悠岁月匆匆流逝,方湘君出落得亭亭玉立,身姿高挑挺拔,宛如苍松翠柏,气质卓然不群。其容颜更是出众非凡,眉如远黛,目若秋水,琼鼻秀挺,唇若樱桃,本应是一副倾国倾城的佳人模样。

然而,她平日里鲜少展露笑颜,那俏美的脸庞上,双眉总是微微蹙起,仿若凝聚着千年的愁绪,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凛冽之感,旁人见了,皆心生敬畏,不敢轻易与之亲近

自小,方湘君便随父兄研习武功。起初,众人只当她不过是闺阁女子学些防身之术,却未料到,方湘君一触武学,便如鱼得水,其武学天赋恰似璀璨星辰,瞬间崭露头角。

每一招每一式,方湘君只需观摩一二,便能心领神会,不仅学得有模有样,还能举一反三,另辟蹊径。无论是拳法的刚猛劲道,还是剑法的飘逸灵动,她都能精准把握,融会贯通。随着年岁渐长,她的武功造诣更是突飞猛进,很快便青出于蓝,将父兄远远甩在身后。往昔父兄还能在她面前指点一二,如今面对她凌厉的招式,却只能望尘莫及,暗自惊叹。

然而,随着武学境界的不断提升,方湘君渐渐察觉到,方氏武学虽有精妙之处,但终究格局有限,就如被囚于狭小牢笼,难以突破那层桎梏,向更高深的境界迈进。每当夜深人静,她独处练功房,对着那冰冷的墙壁反复拆解招式,却始终无法找到破局之法时,心中便涌起一阵深深的憾意。

方湘君深知,若想在武学之路上继续攀登,领略那巅峰的无限风光,非得另寻高明,习得更为高深的武学不可,可这茫茫江湖,机缘又在何处?

彼时,方湘君年方十八,却待字闺中,无意婚嫁。父兄心急如焚,多方劝诱,皆无法动摇其心。逼之过甚时,方湘君竟以削发为尼相胁,父兄无奈,徒呼奈何。

一日,方湘君随大哥方评前往襄阳,拜访父亲老友史大坤。此史大坤乃丐帮传功长老,位居丐帮四大长老之首,已习得丐帮镇帮之宝降龙十八掌中的十四掌,武功卓绝,威名远扬。因其为丐帮前任帮主耶律齐之义子,江湖中人皆以为,丐帮下一任帮主之位非其莫属。

至襄阳后,方湘君方知,父亲遣大哥带她前来,实则为相亲之事。欲将她许配给史大坤独子史火龙。这史火龙亦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少年英雄,武功得父亲真传,常于江湖上行侠仗义。其年仅二十,却已荣任丐帮八袋长老,与丐帮另一位八袋弟子方东白,并称丐帮“剑掌双绝”,为丐帮年轻一辈之翘楚。

史火龙曾听耶律齐讲述老顽童周伯通之双手互搏术,自行钻研之下,竟能左右手分别施展不同掌法,江湖遂赠其“金银掌” 之美誉。

而方东白,得一位高人传授精妙剑法,出剑奇快,仿若身生七八条手臂,故而获“八臂神剑” 之称号。丐帮内部对二人之赞誉,更显其在帮中地位之重要。

方湘君得知父兄此番用意后,心中恼怒。当日午后,便不辞而别,出了襄阳城北门,骑马随意游荡。时至天黑,方湘君欲寻一村落借宿。行不过两三里,忽闻前方隐隐传来打斗之声。方湘君心中好奇,将马藏于茂密树林之中,施展轻功悄然靠近。借着月色,但见一位老年尼姑与一青年,正围攻一位老道。

那老道出掌凌厉刚猛,招式虽仅前后直推,却威力惊人,打得老尼姑与青年不敢贸然近身。老尼姑左手出掌,右手舞动拂尘,与老道偶有对掌。青年则手持一把古朴利剑,剑刃寒光闪烁,似锋利无比,欲寻机刺向老道。无奈其内功较其他二人相差甚远,常被老道掌风所逼,难以近身。

方湘君暗自观察一盏茶工夫,心中大惊。且不说老尼姑与老道士武功高深莫测,即便是那青年之武功,自己亦远不能及。心中既觉失望,又满怀憧憬。失望者,自家方氏武学,于江湖中竟仅属二三流水平;憧憬者,若能得老道或老尼传授武功,必可成为当世一流高手。

方湘君屏气敛息,又观瞧约摸一刻钟。只见那青年挺剑刺向老道后腰,却不知已中老道之计。老道一掌拍出,将老尼姑震退三步,身形一闪,竟已绕至青年身后,一把夺过其手中利剑,顺势一掌印在青年后背。

老尼姑见状大惊,怒喝一声,急忙从地上捡起剑鞘,合身而上,欲再战恶道。却见老道张开左手,将手掌迎向月光,只见其手掌鲜血淋漓,已被扎了数十个小孔。老尼姑趁机挥动拂尘,卷住青年一条腿,将其拉回身前。

那老道陡然间神色大变,满脸惊惶,颤声道:“这、这…… 莫不是江湖上神乎其神的软猬甲?你这臭尼姑,难不成是桃花岛传人?”

老尼姑仿若未闻其言,神色间满是关切,瞧也不瞧老道一眼,俯身便去查看那青年的伤势。只见她伸出手,轻轻探了探青年的鼻息,又仔细端详其面色,见青年双目紧闭,脸色白如纸灰,隐隐透着一股诡异的青气,不由得柳眉紧蹙,心中暗忖:“这伤势着实沉重!” 旋即,她伸出食指与中指,搭在青年腕间的脉搏之上,稍一凝神,片刻后,面上紧绷的神情微微一松,长舒了一口气。

她缓缓站起身来,身姿挺拔,目光如电,直射向老道,朗声道:“恶道,听好了!我乃峨眉派掌门风陵。我恩师郭襄郭女侠,正是大侠郭靖与女侠黄蓉的次女。若论渊源,你说我是桃花岛传人,倒也不算错。今日,你伤我徒儿,又身负诸多恶名,今日定要你血债血偿!” 说罢,她双手握拳,骨节处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周身似有一股无形的气势散发开来,仿若一尊怒目金刚,凛然不可侵犯 。

老道心中满是疑惑,眉头拧成个“川” 字,目光如炬,直射向老尼姑,沉声道:“我自问与桃花岛、峨眉派素无冤仇纠葛,你为何要在这月黑风高之夜,率徒突袭于我?”

老尼姑闻言,先是冷哼一声,声如寒夜枭啼,冷厉非常,随即眼中怒火腾起,斥道:“哼,百损道人,你休要装蒜!别人或许被你瞒过,可在我面前,你那点破事休想得逞。我恩师郭女侠曾亲口提及,数十年前襄阳城破之际,郭大侠之子郭破虏手中的屠龙刀,便被你那恶贯满盈的师父玄冥子夺走。“

”自那以后,我随恩师在江湖中四处奔波,踏破铁鞋,只为寻得玄冥子与屠龙刀的下落,可那恶贼犹如缩头乌龟,始终不见踪影。直至十年前,我方知晓玄冥子收了你这么个徒弟,你们师徒二人狼狈为奸,在江湖上肆意妄为。你们血洗全真派,致使百年道统几近断绝,又私藏屠龙刀,妄图据为己有,行那不可告人的阴谋。今日,我便要为江湖除害,夺回郭家的屠龙刀!”

言罢,老尼姑双手微微抬起,十指微微弯曲,掌心蕴力,周身似有一股凛冽的气息弥漫开来,只待老道再有异动,便要出手攻去。

原来这老道,不是旁人,正是那身负恶名、以玄冥神掌威震江湖的百损道人。回溯往昔,襄阳大战之时,风云变色,战火纷飞。百损道人的师父玄冥子,心狠手辣,竟趁乱偷袭郭大侠之子郭破虏,一番恶斗之后,玄冥子以其诡谲狠辣的武功,残忍地将郭破虏杀害,顺势夺走了那举世闻名的屠龙刀。

得手后,玄冥子深知此刀乃江湖中无数豪杰觊觎之物,为避风头,旋即隐姓埋名,遁入山林,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彼时,玄冥子从丐帮帮主耶律齐口中,听闻了一个惊世秘密,屠龙刀内竟暗藏着一个足以颠覆江湖格局的重大秘密。这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心湖,令玄冥子原本平静的隐居之心,再次泛起了贪婪。

恰在此时,江湖中又隐隐流传着郭靖黄蓉传下一把倚天剑的传闻,玄冥子心思一转,暗自揣测,这倚天剑或许就在郭靖之女郭襄手中。

贪欲蒙蔽了玄冥子的心智,他全然不顾郭襄的威名与武功,竟妄图强夺倚天剑。于是,玄冥子寻到郭襄,贸然发难。然而,他却低估了郭襄的实力。

郭襄早年得觉远禅师传授九阳神功,神功护体,内力雄浑无比,武功已达登峰造极之境。二人甫一交手,玄冥子便如狂风中的残烛,破绽百出。郭襄施展开精妙绝伦的武功,将玄冥子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身负重伤,只得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经此一役,玄冥子元气大伤,心灰意冷之下,他寻到了百损道人,将其收为徒弟,悉心传授自己的武功。而另一边,郭襄历经世间沧桑,勘破红尘,毅然削发为尼,在峨眉山开山立派,创立了峨眉派,成为峨眉派的开山祖师。

玄冥子心思阴鸷深沉,自夺得屠龙刀后,便将其中秘密视为禁脔,守口如瓶,从未向徒弟百损道人吐露只言片语。他深知这秘密一旦泄露,以百损道人的狠辣性子,难保不会为求功名利禄而反噬自己。是以,百损道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师父玄冥子便是当年杀害郭破虏、抢夺屠龙刀的罪魁祸首。

当初,百损道人曾随玄冥子血洗全真派。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戮中,百损道人见师父玄冥子面对全真派一众高手,竟不顾江湖道义,公然索要《九阴真经》。那急切又贪婪的模样,与平日里沉稳威严的形象大相径庭。

百损道人心中不禁泛起疑云,暗自忖道:“师父向来行事果决狠辣,却也甚少如此失态,此番为了《九阴真经》这般疯狂,莫不是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终究只是猜测,至于那屠龙刀究竟被师父藏于何处,他更是毫无头绪。

而此刻与风陵师太恶斗之际,百损道人从青年手中夺来的那柄利剑,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大有来历,正是江湖中威名赫赫的倚天剑。

这青年,乃风陵师太座下大弟子孤鸿子,他身负师门厚望,剑术精湛,本欲与师父一同诛杀恶道,却不想落入百损道人的圈套,惨遭重创。而百损道人对此浑然不知,只当是顺手夺来的一把普通宝剑。

方湘君初闻二人言语,只觉如坠云雾,全然摸不着头脑。那言语中提及的恩恩怨怨、奇珍异宝,于她而言皆是陌生,心中不禁暗忖:“这二人究竟在说些什么?怎地我一句也听不懂。”

正思忖间,场中形势突变,只见风陵师太与百损道人,一人持剑,一人持剑鞘,再度缠斗一处。二人身影如电,剑影闪烁,剑鞘呼啸,偶尔双掌相接,发出沉闷声响,激荡起一圈圈气浪。

方湘君凝目细看,发觉百损道人虽掌力雄浑,招式凌厉,可每逢风陵师太主动对掌,他却总是巧妙避开,或是侧身闪躲,或是以剑鞘格挡。这般举动,令灭绝满心疑惑,暗自嘀咕:“这老道武功不弱,掌力瞧着更是刚猛,为何不敢与老尼对掌?实在古怪。”

她哪里知晓,百损道人所习的玄冥神掌,阴毒奇寒,霸道非常,寻常江湖高手,一旦中掌,寒毒瞬间侵入经脉,五脏六腑皆会被那股阴寒之气侵蚀,不死也得重伤。

然而,风陵师太早年蒙郭襄女侠悉心传授峨眉九阳功,这九阳神功,至刚至阳,真气流转间,周身仿若被一层炽热罡气笼罩,恰似玄冥神掌的天生克星。

早在初次对掌之时,百损道人便觉一股雄浑阳刚的内力汹涌袭来,如滔天热浪,瞬间将自己的玄冥寒毒冲散了几分,掌心更是传来一阵剧痛。他心中大惊,深知遇上了劲敌,自此便不敢再与风陵师太贸然对掌,每一招每一式,都多了几分忌惮,出招愈发谨慎,只求寻得破绽,出奇制胜。

正当方湘君思索其中缘由之际,只听得叮当两声,剑与剑鞘先后落地。风陵师太和百损道人双掌相对,竟比拼起内力来。只见百损道人头上袅袅升起一股寒气,而风陵师太头顶则冒出热腾腾的白气。

此时,躺在地上的孤鸿子嗯哼一声,醒了过来。只听其双齿不住打颤,发出登登登的声响,显然玄冥神掌的寒气已侵入其五脏六腑。孤鸿子亦是硬气之人,抬眼一看,师父正与对头激战至紧要关头,竟强忍着痛苦,未发出一声呻吟。

黑夜之中,四下寂然无声,唯有孤鸿子双齿打颤之声清晰可闻。方湘君躲在暗处,大气也不敢出,却觉四周气氛诡异恐怖至极。

就在这剑拔弩张、僵持不下之时,百损道人突然仰头发出一阵阴恻恻的怪笑,打破了战场的紧张氛围。他目光瞥向躺在一旁昏迷不醒的孤鸿子,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对着风陵师太冷笑道:“风陵师太,你可瞧仔细了,我这玄冥神掌的寒气,此刻早已如无数寒针,深深侵入你徒儿的五脏六腑。嘿嘿,若再不想办法向他体内输入真气,不消半个时辰,他便要一命呜呼,活生生冻成一根冰棍!到时候,你峨眉派可就要痛失一位高足了,哈哈哈哈!” 那笑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透着说不出的阴森恐怖。

然而,百损道人这表面的张狂之下,实则内心慌乱如麻,叫苦不迭。他暗中运转内力,只觉体内那股玄冥真气,正如同决堤的江水,源源不断地被风陵师太雄浑炽热的九阳真气吞噬、消耗。每一次内力的碰撞,都好似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肆意撕扯他的经脉,疼得他几欲昏厥。

此刻,百损道人额头上早已布满豆大的汗珠,顺着那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打湿了衣领。他心中暗自估算,这般下去,再过一炷香的工夫,自己的内力必将十去七八,变得极为微弱。届时,风陵师太一旦发难,以她深厚的功力,自己这条老命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但他生性狡诈,即便内心恐惧万分,面上却依旧强装镇定,妄图以言语激怒风陵师太,寻得一丝转机。

风陵师太一心想救徒弟,无奈老道掌力有一股强大吸力。若此时撤掌,对方趁虚而入,自己反会遭受重创。她唯有期望徒弟能再忍耐片刻。

然玄冥神掌威力何其厉害,孤鸿子醒来后,未过多久,终于忍耐不住,大声惨叫起来。在方湘君听来,那叫声仿若杀猪一般凄厉。

方湘君听闻孤鸿子痛苦呻吟,心中不忍,终于现身,走到孤鸿子面前,点了其哑穴,又脱下自己披风,盖在孤鸿子身上。

百损道人忽见方湘君现身,大声叫嚷道:“好你个尼姑,竟还设下埋伏。没想到你峨眉号称名门正派,行事却如此不讲江湖信义!” 随即口出恶言,辱骂风陵师太,甚至连郭襄、郭靖、黄蓉、黄药师等皆被其骂了个遍。百损道人此举,意在激怒风陵师太,使其内息大乱,好趁机反杀。

岂知风陵师太自幼随郭襄打坐参禅,早已练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定力,任百损道人如何辱骂,皆不为所动。风陵师太心中疑惑:这姑娘为何突然出现?难道她是孤鸿子的江湖朋友?可我怎会毫不知情?

风陵师太瞧出方湘君武功不高,无法为孤鸿子输入真气,却又想到,今日峨眉派之存亡,或许全系于这个姑娘身上。

于是,风陵师太问明方湘君身世,得知其出身名门,又见其骨骼清奇,是练武的上佳资质。当下便对方湘君说道:“姑娘,若肯出手相助,除掉这个恶贼,我愿收你为徒,将峨眉绝学倾囊相授。我死后,便立你为峨眉派掌门。”

方湘君听闻老师太愿传授如此高深武功,心中不禁一动。然见老道武功奇高,仍有些犹豫。风陵师太察言观色,已知其意,遂娓娓道来,详述玄冥子与百损道人师徒在江湖上的种种恶行,称其为江湖之大恶大害。

最后,风陵师太说道:“这把利剑,乃我师父郭襄女侠传下之物,削铁如泥,锋利无比,乃是当年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在襄阳城所铸。姑娘只需一剑刺死这个恶贼,郭大侠夫妇和郭女侠在九泉之下,亦会为姑娘祈福。”

百损道人听到二人对话,心中叫苦不迭,嘴上却骂得愈发难听,还扬言将来要去河南开封,将方家满门诛杀。

方湘君向来行事果断,听风陵师太与百损道人所言,深知这百损道人确为大恶贼,当下不再犹豫,提起倚天剑,从背后一剑刺穿了百损道人。风陵师太趁机双掌灌注全部内力,全力一击。终于,百损道人命丧风陵师太和方湘君之手。

经此一役,风陵师太见方湘君临危不惧,果敢相助,且根骨奇佳,实乃可造之材,心中大为赞赏。战事平息后,风陵师太果不食言,当即举行收徒仪式,将方湘君正式纳入峨眉门下,赐道号灭绝。

自那之后,风陵师太倾尽全力,将峨眉派的诸多绝学,如精妙绝伦的剑法、刚柔并济的掌法,以及深厚玄奥的内功心法,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给灭绝。灭绝也不负师望,凭借自身卓越的天赋与刻苦的努力,日夜钻研,废寝忘食,武学造诣与日俱增。

时光匆匆,风陵师太年事渐高,身体每况愈下。临终之际,她将灭绝唤至榻前,神色凝重,缓缓道出了屠龙刀与倚天剑的惊天秘密。

原来,这两件神兵利刃中,暗藏着关乎江湖兴衰、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言罢,风陵师太颤抖着双手,将峨眉派掌门之位郑重托付给灭绝,同时,把象征掌门身份的倚天剑以及那枚意义非凡的玄铁指环,一并交到她手中,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徒儿,峨眉派的未来,便系于你一身,望你能光大本门,守护江湖正道。”

而风陵师太的大师兄孤鸿子,虽入门较早,平日里也勤勉练功,但在此次事件中,因身负重伤,错失诸多机缘。加之灭绝在武学上展现出的超凡天赋与过人胆识,风陵师太经过深思熟虑,终是决定将掌门之位传于灭绝。孤鸿子虽心中略有失落,却也深知师父的考量,坦然接受了这一安排,此后一心辅佐灭绝,共同守护峨眉派的荣耀。

方湘君继任峨眉掌门后,兢兢业业打理门派事务,峨眉一派在她的操持下愈发兴盛。然而,江湖风云变幻,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一日,孤鸿子于江湖中行走,偶然间与一魔教少年狭路相逢。此少年目光如炬,周身散发着一股不羁的气息,正是魔教光明左使杨逍。也不知杨逍从何处听闻了倚天剑的秘密,心中起了较量之意,竟向孤鸿子下了战书,邀其比武。

消息传到方湘君耳中,她深知杨逍武功高强,手段狠辣,心中不禁为孤鸿子担忧起来,当即决定亲自前往助阵,以保万无一失。

然而,孤鸿子身为峨眉高徒,生性孤傲,不愿师姐为自己涉险,执意独自赴约。为了增添胜算,他向方湘君借了倚天剑,怀揣着必胜的信念,毅然踏上了与杨逍的比武之路。

比武当日,孤鸿子手持倚天剑,剑气纵横,招式凌厉,初时倒也与杨逍斗得难解难分。但杨逍武功诡异多变,招式层出不穷,随着战局推进,孤鸿子渐渐落入下风。一番激斗之后,孤鸿子终究不敌,被杨逍制住。

杨逍一把夺过倚天剑,在手中随意把玩,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轻蔑说道:“这倚天剑,在江湖上倒是名声响亮,可在我杨逍眼中,不过是徒有虚名,与那废铜烂铁又有何异?” 说罢,随手将倚天剑往地上一扔,剑身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杨逍大笑着扬长而去,只留下孤鸿子呆立当场,满面羞愧。

孤鸿子身为江湖侠客,本就心高气傲,遭此奇耻大辱,心中愤懑难平,一口闷气淤积在胸。回到峨眉后,他整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身体也每况愈下。尽管方湘君与同门师姐妹悉心照料,多方寻医问药,却终究无力回天。不久之后,孤鸿子便含恨病故。

方湘君得知此事,悲痛欲绝,心中对明教的恨意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她暗暗发誓,定要为孤鸿子报仇雪恨,让杨逍与明教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从此,方湘君与明教之间,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数年后的一日,灭绝师太正于峨眉山上潜心修行,突闻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震得她心神俱颤。原来,她那在江湖上颇具威名的大哥,金瓜锤方评,竟惨遭杀害。凶手直指混元霹雳手成昆,此消息瞬间点燃了灭绝师太心中怒火,她向来与大哥手足情深,岂容他人这般残害。当下,灭绝师太将掌门事务匆匆安排妥当,便决意踏入江湖,誓要寻那成昆,为大哥报仇雪恨。

灭绝师太一路奔波,历经艰辛,沿途打听成昆的行踪。她四处走访江湖豪杰,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一番仔细打听后,她才惊觉,真正害死大哥的并非成昆本人,而是成昆的徒弟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金毛狮王谢逊。

这谢逊行事狠辣,手段残忍,竟为一己私欲,对灭绝师太的大哥痛下杀手。得知真相的那一刻,灭绝师太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心中对明教的仇怨,犹如被浇了一桶猛油,熊熊燃烧得愈发猛烈,又深了一层。

又是数年过去,江湖中忽传一则惊人消息,金毛狮王谢逊大闹天鹰教的王盘山扬刀大会。在那场混乱中,谢逊施展其威震江湖的狮子吼功,声若洪钟,音波如利刃般横扫全场,刹那间,全岛众人皆被震死,场面惨不忍睹。

而后,谢逊趁乱夺走了那传说中的屠龙刀,自此销声匿迹。灭绝师太听闻此事,心中一凛,她深知屠龙刀关乎重大,若落入恶人之手,江湖必将陷入更大的纷争。当下,她立刻召集门下弟子,严令众人四处追踪谢逊与屠龙刀的下落,务必要将这两大隐患寻出,以维护江湖的和平与安宁。峨眉派弟子领命后,纷纷下山,奔赴江湖各处。

江湖风波诡谲,事事难料。灭绝师太身为峨眉掌门,向来对门下弟子关爱有加,悉心教导,满心期许她们能谨遵门规,弘扬峨眉正道。然而,一则消息却如晴天霹雳,狠狠击中了她。其爱徒纪晓芙,竟在江湖历练途中,被那声名狼藉的魔教光明左使杨逍诱惑。二人情愫暗生,纪晓芙甚至还为杨逍诞下一女,取名杨不悔。

可众人皆知,纪晓芙早与张三丰爱徒、武当七侠之一的殷梨亭定下婚约。这等变故,不仅让江湖众人议论纷纷,更令灭绝师太怒不可遏。她视明教为邪道,杨逍此举,无疑是公然挑衅正道武林,更是对峨眉派的莫大羞辱。此事过后,灭绝师太对明教的恨意犹如熊熊烈火,愈发浓烈,心中暗暗发誓,定要让杨逍为其行为付出惨痛代价。

时光悠悠,一晃十几年过去。灭绝师太虽始终未曾放下对杨逍的仇恨,却因忙于门派事务,一时未能寻得杨逍踪迹。一日,弟子丁敏君匆匆来报,称在蝴蝶谷发现了纪晓芙的行踪。灭绝师太听闻,心中一凛,当下决定亲赴蝴蝶谷。她此去,一则是想看看纪晓芙这些年过得如何,二则是希望纪晓芙能迷途知返,杀了杨逍,以洗清峨眉派的耻辱,同时也算是给江湖正道一个交代。

灭绝师太快马加鞭,赶到蝴蝶谷。见到纪晓芙的那一刻,往昔师徒情分涌上心头,可一想到纪晓芙所犯之事,她又强压下心中柔情。方湘君言辞恳切,将利害关系细细说与纪晓芙听,希望她能大义灭亲,手刃杨逍。

然而,纪晓芙对杨逍用情至深,虽知自己的行为违背了江湖规矩,却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她望着师父,眼中满是哀求与决绝,恳请师父放过自己与杨逍。灭绝师太见纪晓芙如此执迷不悟,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她怒目圆睁,大喝一声:“好你个纪晓芙,竟敢违抗师命!今日,我便要清理门户!” 说罢,掌风呼啸,内力凝聚于掌心,朝着纪晓芙胸口狠狠拍去。纪晓芙躲避不及,被这凌厉的一掌击中,口吐鲜血,缓缓倒下。

望着纪晓芙渐渐没了气息的身躯,灭绝师太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爱徒背叛的痛心,又有亲手击毙徒弟的悔恨,但更多的,是对明教的切齿痛恨。经此一事,灭绝师太对明教的仇恨,犹如被巨石层层堆砌,愈发深沉厚重,她暗暗发誓,定要将明教彻底铲除,为江湖除去这一毒瘤。

数年之后,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灭绝师太的诸多弟子皆死于明教之手,其中包括被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吸干鲜血的数位弟子。灭绝师太心中怒火终于彻底爆发,手提倚天剑,对明教中人毫不留情,大开杀戒。

正当灭绝师太欲联合六大门派一举灭掉明教之时,张无忌突然携小昭现身。张无忌力挫六大门派高手,救下明教众人,还令灭绝师太的爱徒周芷若心生爱慕。这令灭绝师太对明教的痛恨又添几分。

后来,元军郡主赵敏野心勃勃,妄图将中原武林一网打尽,以助元朝稳固统治。她设下重重圈套,手段狠辣,将灭绝师太及一众峨眉弟子擒至元大都万安寺。

万安寺内,赵敏尽显嚣张跋扈之态,对峨眉门下弟子肆意羞辱,极尽折辱之事。弟子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灭绝师太瞧着弟子们受苦,心中犹如刀绞,却因受制于人,一时无法解救众人。

而此时,江湖中传言张无忌与赵敏暗中勾结,意图颠覆武林。灭绝师太本就对明教心怀怨恨,加之张无忌身为明教教主,她认定这一切皆是张无忌与赵敏合伙所为,怒火中烧,对明教的恨意瞬间攀升至顶点,几近疯狂,恨不得将明教众人碎尸万段。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灭绝师太满心悲愤之时,明教光明右使范遥突然现身。此人行事诡秘,一出现便口出惊人之语,竟自称是灭绝师太的老情人,还宣称周芷若乃是他们的私生女。

灭绝师太听闻此言,只觉天旋地转,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她一生磊落,行事光明,怎堪承受这般污蔑?一时间,气血上涌,眼前一黑,几欲昏厥。待她缓过神来,心中已万念俱灰,只觉世间再无值得留恋之事,活下去的念头也瞬间消散。

但灭绝师太心系峨眉派的未来,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将周芷若唤至身前。她目光凝重,紧紧握住周芷若的手,将掌门之位郑重托付。

随后,灭绝师太低声在周芷若耳边叮嘱,令其以美色引诱张无忌,设法拿到屠龙刀,破解其中与倚天剑相关的大秘密。在她心中,唯有完成此事,方能光大峨眉派,也算为自己及众弟子出一口恶气。

此时,张无忌为解救众人,来到万安寺。他施展高强武功,试图化解这场危机。然而,灭绝师太心中对明教的仇恨已根深蒂固,认定张无忌是罪魁祸首之一,不愿接受他的救助。只见她挺直身躯,眼神决绝,一步步走到万安寺塔边。

众人见状,纷纷惊呼劝阻,可灭绝师太心意已决,毫不迟疑,纵身一跃,如断了线的风筝般坠落。一代传奇人物,就此香消玉殒,结束了她那充满传奇色彩却又饱受恩怨纠葛的一生,徒留江湖众人对她的唏嘘与感慨。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