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奶茶/可乐等含糖饮料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16:04 1

摘要:饮食被广泛认为是导致结直肠癌(CRC)发展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众多饮食因素中,含糖饮料(SSB)的摄入量日益受到关注。含糖饮料是指任何添加了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等糖类的液体(这两种糖类会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比例大致为 1: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饮食被广泛认为是导致结直肠癌(CRC)发展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众多饮食因素中,含糖饮料(SSB)的摄入量日益受到关注。含糖饮料是指任何添加了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等糖类的液体(这两种糖类会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比例大致为 1:1)。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含糖饮料(例如奶茶、可乐等)的消费量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这与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含糖饮料消费量的激增还与年轻人群体中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惊人上升相吻合。

2025 年 9 月 19 日,德克萨斯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了题为:Fructose and glucose from sugary drinks enhance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via SORD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来自含糖饮料的果糖和葡萄糖通过山梨醇脱氢酶(SORD)增强结直肠癌的转移。

该团队之前使用癌前 Apc 突变小鼠模型(模拟结直肠癌早期阶段的腺瘤)进行的研究表明,含糖饮料可以直接促进肿瘤发生,且与肥胖无关。后续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含糖饮料摄入与年轻发病的结直肠癌风险翻倍相关。

然而,含糖饮料的摄入是否会影响结直肠癌的晚期阶段仍不清楚。尽管一些队列研究提示含糖饮料摄入与结直肠癌复发或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但因果关系和机制方面的见解仍然不足。鉴于许多结直肠癌患者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且有些患者在确诊后仍继续饮用含糖饮料,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此外,肿瘤学家和营养学家经常推荐能量饮料和浓缩果汁,而这两类饮料中同样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本质上也是含糖饮料。因此,研究团队探索了含糖饮料的摄入是否促进晚期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转移,并揭示了其潜在机制。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与单独使用葡萄糖相比,结直肠癌细胞暴露于葡萄糖和果糖的组合配方(反映了含糖饮料中添加的高果糖玉米糖浆和蔗糖)会增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转移潜能。考虑到结直肠癌细胞在单独的果糖环境中生长不良,且体内细胞在生理条件下不会仅暴露于果糖而不接触葡萄糖,因此,除非作为对照实验所需,否则该研究排除了仅接触果糖的条件。

从机制上来说,葡萄糖和果糖的组合通过激活多元醇途径中的山梨醇脱氢酶(SORD)的逆反应提高 NAD⁺/NADH 比率。这种氧化还原变化解除了 NAD⁺ 的限制,加速了糖酵解活性,进而促进了甲羟戊酸途径的激活,最终推动了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转移。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含糖饮料对结直肠癌进展的有害影响,并为抑制结直肠癌患者的转移提供了潜在的饮食干预和治疗策略。

论文链接:

来源:健康赢得此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