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开展十周年。为全面回顾、总结这十年的工作历程,展示丰硕成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无锡市图书馆等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合主办202
2025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开展十周年。为全面回顾、总结这十年的工作历程,展示丰硕成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无锡市图书馆等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合主办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览展映活动。本届展映活动集中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最新一批的优秀成果,立体展现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呈现出我国异彩纷呈的非遗样貌和成绩喜人的非遗保护成果。本期展映活动让我们走进北京评书,跟随非遗传承人的生活,了解非遗之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项目名称:北京评书
单田芳,1935年出生,男,汉族,辽宁营口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去世。1954年,单田芳拜说书演员李庆海为师学习评书,先后演出评书《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平原枪声》等,奠定了在书曲界的地位。1978年后相继录制了《七杰小五义》《封神演义》广播评书和《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等电视评书。1993年,被评为“深受人民喜爱的评书表演艺术家”,2004年,被北京曲艺家协会特聘为名誉主席。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华鼎奖中国曲艺演员公众形象调查第一名。
刘兰芳,1944年出生,女,满族,辽宁辽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5岁开始学习东北大鼓,14岁拜杨丽环为师,后加入鞍山曲艺团,成为专业鼓书演员。刘兰芳的评书,特点鲜明,声音洪亮、神完气足、干练豪迈。从艺六十余年以来,刘兰芳参与编写并录制播讲了六十余篇中长篇评书,代表作包括《白牡丹行动》《杨家将》《红楼梦》等。
田连元,1941年出生,男,汉族,河北盐山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田连元出身曲艺世家,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1976年,他创作的短篇评书《贾科长买马》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大庆献礼演出二等奖。1985年,田连元率先在辽宁电视台评书联播栏目演播长篇评书《杨家将》,之后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市电视台相继播出了他的评书。田连元集说书、写书、讲学于一体,扩大了评书表演艺术的领域。
您还可以在国家图书馆网站观看线上展览和展映。网址:ich.nlc.cn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