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战火未熄,文人执笔为刀,血字能否刺破谎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15:30 1

摘要:央视一套最近播了部新剧叫《阵地》,讲的是1938年到1944年桂林那些人怎么在战火里坚持文化抗争,我刷到有人说收视率破了1.9%,冯绍峰、李晨这些熟面孔都在里面演,可最让我停下来看的,是那个南京大屠杀里活下来的姑娘的故事。

央视一套最近播了部新剧叫《阵地》,讲的是1938年到1944年桂林那些人怎么在战火里坚持文化抗争,我刷到有人说收视率破了1.9%,冯绍峰、李晨这些熟面孔都在里面演,可最让我停下来看的,是那个南京大屠杀里活下来的姑娘的故事。

抗战那会儿,不少文化人不想当亡国奴,就拿笔当武器,剧里开头演了夏衍和李克农在桂林办《救亡日报》,郭沫若从日本回来,被国民党通缉,还是顶着压力回国,继续写文章,这些事以前课本里没提过,挺实在的。

冯绍峰演的夏衍看着挺文气,可他得偷偷联系郭沫若、巴金这些人,还得躲着特务,这活儿不轻,李晨演特工主任,为了演好他专门练了射击,拍的时候真扛着枪上,光看预告片就觉得比以前的抗战剧来得实在。

徐璐演的任素宁,南京大屠杀那会儿亲眼看着爹妈被杀,逃出来后写了好几万字控诉,可没人敢发,出版社说生不逢时,这话听着扎人,可真有这么回事,后来她进了《救亡日报》,拿笔记下真相,跟现在网红拍短视频讲历史,其实差不了多少。

导演高希希拍过《大决战》,这次在桂林实景拍摄,连当年的报社都按原样搭了出来,编剧钱林森写过《长沙保卫战》,对历史的处理应该不会太离谱,最让人在意的是剧里提到,日本右翼到现在还否认南京大屠杀,文化上的抗战,好像还没结束。

看这剧像翻老一辈的文化圈朋友圈,郭沫若、徐悲鸿这些人都在桂林待过,靠报纸、画、话剧跟日本人较劲,编剧说文化阵地比子弹管用,要不是这些文字和演出,后人哪知道鬼子干了啥,现在网上总有人说历史太远,可这部剧把当年怎么抗争拍得清清楚楚,至少让我觉得,写文章真能有点用。

看抗战剧总想着打仗,这部却讲文化人怎么斗,反倒让人松口气,徐璐那段南京的戏,预告里已经哭得撕心裂肺,正片出来怕是得把纸巾一包一包地用光。

来源:蓝天影视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