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4月12日,适逢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无界对话2025”胃癌专题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与安斯泰来负责人,聚焦胃癌防治策略与创新药物研发,围绕胃癌早筛早诊、全程管理、精准诊疗及CLDN18.2检测等临床热点话题展开多方对话,旨在
前言
2024年4月12日,适逢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无界对话2025”胃癌专题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与安斯泰来负责人,聚焦胃癌防治策略与创新药物研发,围绕胃癌早筛早诊、全程管理、精准诊疗及CLDN18.2检测等临床热点话题展开多方对话,旨在携手推进胃癌个体化、规范化诊疗发展。
“无界对话2025”
胃癌专题研讨会正式开幕
会议伊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李锋先生进行开场致辞。他首先介绍了本次参会嘉宾,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女士、安斯泰来中国开发部负责人王娜女士。
李峰先生指出,由于高发生率、高晚期率,胃癌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佐妥昔单抗等精准治疗药物的研发与上市为患者预后改善带来了希望。但我们还需持续关注早筛早诊、全程管理等重要议题,以更好地应对胃癌这一健康威胁。
早筛早诊与全程管理:
胃癌患者生存率提升的基石
圆桌讨论环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率先发表看法。他指出,早筛早诊是肿瘤防治的关键步骤。我国胃癌早筛发现率远不如日韩,提高早筛发现率有望大幅度提高胃癌5年生存率。他呼吁全社会参与肿瘤一级预防,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公众早筛早诊意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强调,临床已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并且贯彻“防、筛、诊、治、康”的整体管理。国家癌症中心、各大医学协会都应积极参与到病理知识科普之中,鼓励公众正确认识胃癌预防与早筛,力求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预后。
随后,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女士表示,胃癌发病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公众早筛早诊意识的增强,可以有效避免胃癌患者病情贻误,及时确诊,以及得到CLDN18.2等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从而能尽早接受到适合的精准治疗。另外,由于胃癌疾病本身对消化系统的损伤,包括营养支持在内的全程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CLDN18.2靶向药物佐妥昔单抗:
改写胃癌治疗格局的里程碑
针对胃癌“明星”靶点CLDN18.2及其靶向药物佐妥昔单抗,徐建明教授指出,CLDN18.2在人体多个部位均有表达。既往Ⅱ期临床研究、以及Ⅲ期SPOTLIGHT和GLOW研究均证实了佐妥昔单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出色疗效,尤其是在亚洲人群中。未来我们期待在更多地方实现创新,例如药物类型的创新、适应症的拓展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结合临床实践指出,CLDN18.2靶向药物将覆盖很多中国患者,为他们带来福音,但针对如何正确排兵布阵,制定联合方案、逆转耐药等临床问题仍需探索。病理科也有一定的压力,需要将CLDN18.2检测做得更标准化、规范化,争取在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呈高度异质性,减少误差。另外,还应当增加药物的可及性与经济性,让更多患者能够用得上好药。
安斯泰来中国开发部负责人王娜女士补充,佐妥昔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靶向CLDN18.2的单克隆抗体,且实现了全球同步研发、同步递交和同步获批,FDA与NMPA的批准时间相差不过两个月,这是新药研发非常罕见的情况。相关临床研究入组了接近30%的中国患者,为中国晚期胃癌患者用药带来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我们将探索佐妥昔单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方案的可行性、用于围术期治疗的机会。此外,靶向CLDN18.2的CAR-T、ADC也可能带来更多喜讯。
医脉通采访问答:
专家学者分享前沿洞见
值此良机,医脉通就胃癌精准诊疗相关话题对徐建明教授与应建明教授进行了专访。
医脉通:作为SPOTLIGHT研究的中国首席研究者,能否请您谈谈“中国式胃癌”的发病特征,以及佐妥昔单抗对于中国胃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徐建明教授:中国胃癌患者中,远端胃癌更多,且HER2阳性率略低于西方国家,在我的临床经验中不到10%。在此背景下,抗HER2之外的精准治疗是临床亟需的。而CLDN18.2靶向药物覆盖中国胃癌患者人群更广(约近40%),临床研究也证实亚洲患者生存获益显著,因此佐妥昔单抗在中国患者中大有可为。
医脉通:您认为CLDN18.2检测对病理科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应当如何推进CLDN18.2检测的落地与普及?
应建明教授:CLDN18.2检测是用药伴随诊断,需同时评估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比例,但胃癌异质性高,可能一个肿瘤病理样本中会同时出现弱、中、强染色的情况,且正常细胞也可能出现强染色,这对于病理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目前部分医院的病理科没有CLDN18.2检测相关经验,因此需加强病理医生培训、推动检测试剂可及性。
会议总结
本次“无界对话2025”凝聚临床、病理、药企多方智慧,完成了从认知到行动,从实验室到临床、从诊断到治疗、从现状到未来的思维碰撞,为胃癌防治绘制了一篇全新蓝图。从早筛早诊的全民普及,到CLDN18.2靶向药物佐妥昔单抗的突破性研发,到再到人工智能与临床实践的融合,中国肿瘤防治正迈向“精准化、全程化、社会化”的新阶段,力争为“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交出满意答卷。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号:MAT-CN-VYL-2025-00105
编辑:Amaia
审校:Robert
排版:Squid
执行:Squi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