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许多葡萄种植户来说,要想种出品质优良、产量可观的葡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葡萄树苗入土的那一刻起,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便接踵而至,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不过,在众多葡萄种植管理技术中,摘芯打芽常常被新手种植户忽视,或者虽有听闻却不得其法。
对于许多葡萄种植户来说,要想种出品质优良、产量可观的葡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葡萄树苗入土的那一刻起,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便接踵而至,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不过,在众多葡萄种植管理技术中,摘芯打芽常常被新手种植户忽视,或者虽有听闻却不得其法。
可别小瞧了这摘芯打芽,它堪称葡萄种植的 “隐藏密码”。合理地进行摘芯打芽,能够有效调整葡萄植株的生长态势,让养分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就好比精准调配资源,把每一份 “能量” 都用在刀刃上。这样一来,葡萄不仅能长得枝繁叶茂,还能为后续的开花结果打下坚实基础,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也会大幅提升。要是摘芯打芽没做好,葡萄树可能就会 “闹脾气”,出现枝条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品质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前期投入的大量心血和成本也就付诸东流了。
一、认识葡萄的摘芯打芽
在深入探讨葡萄摘芯打芽的具体操作方法前,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摘芯和打芽。摘芯,也叫摘心 ,简单来说,就是把葡萄新梢顶端的幼嫩部分摘除,就像给葡萄植株 “剪掉生长的小尾巴” 。而打芽,则是去除葡萄植株上多余的芽,包括那些生长位置不佳、发育不良或者过于密集的芽 。
摘芯打芽对葡萄的生长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调节养分分配上,葡萄植株就像一个资源分配站,养分是有限的,新梢生长、开花结果都需要消耗养分。当新梢生长过于旺盛时,会消耗大量养分,导致花穗和果实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应。通过摘芯,能打破新梢的顶端优势,让养分不再一股脑地往顶端输送,转而分配到花穗、果实以及其他需要的部位 。比如,原本集中供应新梢生长的养分,现在可以更多地用于花穗的发育,使花穗更加健壮,为后期的坐果打下坚实基础。
促进果实发育也是摘芯打芽的一大重要作用。经过合理摘芯打芽后,果实能得到更充足的养分,这对果实的大小、色泽、口感等品质指标都有着积极影响。以口感为例,充足的养分能让葡萄果实积累更多的糖分和风味物质,成熟后的葡萄吃起来更加香甜可口,风味浓郁 。而且,合理的摘芯打芽还能改善葡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让每一片叶子都能充分沐浴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植株的生长势,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
二、何时摘芯打芽:时间是关键
摘芯打芽的时间选择至关重要,就像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只有把握好时机,才能让葡萄植株的生长达到最佳状态。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摘芯和打芽的最佳时间节点。
(一)摘芯的最佳时机
花期前后:多数葡萄品种在开花前一周至开花期进行第一次摘心是比较合适的 。这一时期,新梢生长极为旺盛,宛如精力充沛的运动员,不断向上伸展。若任由其生长,大量养分就会被新梢疯狂消耗,导致花穗发育缺乏充足的养分支持,进而影响坐果率。通过摘心,能够巧妙地控制新梢的生长速度,打破其顶端优势,使养分更多地流向花序,为花序的发育提供充足的 “能量”,促进果实的膨大 。不同葡萄品种的特性有所不同,在摘心时间上也需灵活调整。比如,像巨峰这类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为了更好地集中养分供应花序,减少落花落果的情况,就需要提前到花前 8 - 10 天进行摘心 ;而一些落果较轻的品种,摘心时间则可以稍晚一些 。
果实膨大期:坐果后果实开始膨大时,就该进行第二次摘心了 。此时,葡萄植株的生长重心已从开花坐果逐渐转移到果实的生长发育上。经过第一次摘心后,新梢虽受到一定抑制,但仍在生长,若不及时进行第二次摘心,新梢会再次争夺果实膨大所需的养分。这次摘心能够进一步调整植株的养分分配,让更多的养分聚焦于果实,助力果实快速、健康地膨大,为收获饱满、多汁的葡萄打下坚实基础 。硬核后期:第三次摘心在硬核后期(无核品种果实缓慢膨大后期)进行 。这一阶段,葡萄果实的生长进入了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硬核逐渐形成,果实生长速度有所变化。进行摘心能够有效调节树体的养分分配,让养分更加合理地供给果实,促进果实的成熟和品质提升 。比如,能使葡萄果实的糖分积累更充分,口感更香甜,色泽更鲜艳,从而提高葡萄的市场竞争力。(二)打芽的时间节点
萌芽初期:当树芽萌动,新叶尚未展开,新芽长到 2 - 3 公分大小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抹芽了 。这时候,葡萄树仿佛刚刚苏醒,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此次抹芽主要是去除一些 “捣乱分子”,像主干、主蔓基部的萌芽,这些萌芽位置不佳,即便生长起来也难以成为优质的结果枝,还会白白消耗养分;还有结果母枝上发育不良的基节芽、双芽、三生芽中的弱芽,以及位置不当的芽 。保留圆头饱满的芽和主芽,就如同选拔优秀的 “种子选手”,让它们在后续的生长中茁壮成长,保证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新梢生长期:当新梢长到 15 - 20 公分长时,就迎来了第二次抹芽 。此时,葡萄植株的生长情况更加清晰明了,哪些芽是 “潜力股”,哪些芽是 “拖后腿” 的,一目了然。这次抹芽要依据每平方米留芽数量再次进行筛选,去除那些生长过密的芽,让留下的芽分布更加均匀合理,确保每一个芽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养分和生长空间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芽过于密集,就需要适当抹去一些较弱的芽,避免它们相互竞争养分,影响整体生长。三、如何正确摘芯打芽:方法与技巧
掌握了摘芯打芽的时机,接下来便是实际操作环节。这其中的方法与技巧可是决定葡萄生长状况的关键因素,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摘芯的操作方法
确定摘心程度:摘心可不是简单地掐去新梢顶端,其中大有学问。摘心时,留下的最顶端叶片应大于正常叶片的 1/3 以上 。这是因为葡萄叶片在长到正常叶片 1/3 大之前,自身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不足以满足自身消耗,还需其他叶片制造的营养来补充 。只有当叶片长到正常叶片的 1/3 以上大时,它所制造的养分才能在维持本身继续生长所需之外,还有剩余营养供应其他器官 。在实际判断时,可以通过与正常叶片进行对比,观察叶片的大小、形态和颜色等特征。正常叶片通常较大、形状饱满、颜色鲜绿有光泽,而刚生长出来的幼嫩叶片相对较小、颜色较浅 。当顶端叶片的大小达到正常叶片的 1/3 以上,且颜色逐渐变深、质地逐渐变厚时,就说明摘心程度较为合适。不同架型和品种的摘心差异:不同的架型和品种,在摘心高度和留叶数量上也有所不同 。采用双十字 V 形架、高宽垂架的多数品种,包括长势过旺的品种,当新梢长到 80 厘米左右时,在同一高度进行摘心,新梢超过 80 厘米越多,摘心就越重,若不到 80 厘米则不摘心 。而篱架栽培的下部蔓可不摘心 。棚架栽培在硬核后期摘心难度较大,因为棚架上的枝条生长较为分散,操作不太方便 。从品种方面来看,像巨峰这类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为了集中养分供应花序,提高坐果率,一般在结果枝花序以上 5 片叶的地方进行中度摘心 ;而一些坐果率高的品种,摘心时则可以适当轻一些,在花序以上留 6 - 7 片叶摘心 。(二)打芽的操作技巧
抹芽原则:葡萄抹芽要遵循 “留早不留晚、留壮不留弱、留大不留小、留疏不留密” 的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留早不留晚就是优先保留早萌发的芽,这些芽往往生长更具优势,能更快地适应环境,获取养分 。比如在萌芽初期,早萌发的芽会比晚萌发的芽更早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提供更多的能量 。留壮不留弱是指要保留那些饱满、健壮的芽,去除瘦弱的芽 。健壮的芽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发育成更粗壮的枝条,为开花结果打下良好基础 。判断芽的强弱,可以观察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饱满健壮的芽通常较大、形状圆润、颜色鲜艳 。留大不留小与留壮不留弱类似,大的芽往往更具生长潜力 。留疏不留密则是为了保证每个芽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避免芽过于密集导致养分竞争激烈 。当某个区域的芽过于密集时,就需要适当抹去一些,使芽的分布更加均匀 。特殊情况处理:在抹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 。当同一个位置长出多个新芽时,应挑选保留 1 个发育充实、饱满健壮的芽,将其他的全部疏除掉 ,以避免养分分散,保证留下的芽能够茁壮成长 。对于离地 40 - 50 公分以内的芽,由于这些芽生长位置较低,光照和通风条件相对较差,即便生长起来也难以成为优质的结果枝,还会消耗养分,所以要全部抹除掉 。如果芽眼数量多且分布合理的结果枝组,可选择保留靠近主蔓的饱满健壮芽,疏除离主蔓比较远的芽 。这样做既能预防结果部位外移,又能缩短养分供给的距离,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四、摘芯打芽后的养护要点
摘芯打芽后的葡萄植株,就像经历了一场 “手术”,需要精心呵护才能尽快恢复元气,茁壮成长。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让葡萄树尽快从摘芯打芽的 “创伤” 中恢复过来,还能为后续的生长和结果提供有力保障,让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更上一层楼。接下来,就从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和水分管理这三个关键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摘芯打芽后的养护要点。
(一)病虫害防治
摘芯打芽后的葡萄植株,由于留下了伤口,就像身体出现了薄弱环节,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引发各种病害 。例如,葡萄白腐病、溃疡病等病菌,就常常趁虚而入 。白腐病会导致果实腐烂、枝条干枯,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溃疡病则会使枝条出现灰白色梭形病斑,果实腐烂脱落,给种植户带来不小的损失 。
为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摘芯打芽后,应及时喷施杀菌剂 。可以选择石硫合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 。石硫合剂具有杀菌、杀虫、杀螨的作用,在葡萄萌芽期喷施,能有效预防多种病虫害 ;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则对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药剂稀释后均匀地喷洒在葡萄植株的叶片、枝条和果实上,重点喷施伤口部位,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病菌的入侵 。
除了药剂防治,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 。比如在葡萄园周围设置防虫网,防止害虫飞入园内 。防虫网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能阻挡果蝇、蚜虫等害虫,减少它们对葡萄的危害 。定期清理葡萄园,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和枯枝,将其带出园外进行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这就好比给葡萄园进行一次彻底的 “大扫除”,让病虫害无处藏身 。
(二)合理施肥
摘芯打芽后,葡萄植株的生长会加快,对养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此时,合理施肥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养分供应不足,葡萄树就会像缺乏营养的孩子一样,生长缓慢,果实发育不良 。
在施肥时,要根据葡萄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科学施肥 。在果实膨大期,可追施高钾型水溶肥,促进果实的膨大 。高钾型水溶肥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增强果实的糖分积累,使葡萄果实更加饱满、香甜 。一般每亩施用 10 - 15 公斤,每隔 10 - 15 天施用一次 。同时,还可以配合施用有机肥,如腐熟的鸡粪、羊粪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肥就像土壤的 “营养宝库”,能为葡萄树提供长效的养分支持 。
在葡萄的生长后期,为了促进果实的成熟和品质提升,可以喷施叶面肥 。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常用的叶面肥,它含有磷和钾两种重要元素,能促进果实的着色和糖分积累 。将磷酸二氢钾稀释成 0.2% - 0.3% 的溶液,每隔 7 - 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 。喷施叶面肥时,要注意选择在无风的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避免在高温时段喷施,以免造成肥害 。
(三)水分管理
葡萄在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摘芯打芽后更是如此 。合理的水分管理,能让葡萄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促进果实的发育 。
在浇水时,要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浇水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每隔 3 - 5 天浇一次水,具体浇水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如果土壤过于干燥,葡萄树的根系就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导致叶片发黄、枯萎,果实生长受阻 。相反,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 。积水会使土壤缺氧,影响根系的呼吸和生长,导致根系腐烂,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死亡 。
判断土壤墒情的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手插入土壤中,如果感觉土壤湿润,说明墒情较好;如果感觉土壤干燥,就需要及时浇水 。还可以通过观察葡萄植株的生长状况来判断是否缺水 。当叶片出现萎蔫现象时,就说明葡萄树缺水了,要尽快浇水 。在浇水方式上,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是比较好的选择,它们能精准地控制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六、总结与展望
葡萄的摘芯打芽是一项需要耐心与细心的工作,从认识摘芯打芽的重要性,到精准把握时间节点,再到熟练运用操作方法和技巧,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不同品种的葡萄有着各自独特的生长特性,需要我们区别对待,量身定制摘芯打芽方案 。而摘芯打芽后的养护工作,更是为葡萄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葡萄种植中去,亲自实践,积累经验 。如果你在葡萄摘芯打芽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者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让我们一起交流,共同进步,期待大家都能种出硕果累累、香甜可口的葡萄 !
来源:新农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