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7 万吨罗非鱼冻得硬邦邦,原本要漂洋过海卖给美国人,现在却成了 “烫手山芋”。4 月 9 日,美国突然宣布对中国罗非鱼加征 150% 关税,直接把国联水产的出口利润 “砍成了两半”。更绝的是,美国超市连锁集团 2025 年第一季度削减了中国供应商 80% 的
救命!国联水产的冷库要 “撑破肚皮” 了!
27 万吨罗非鱼冻得硬邦邦,原本要漂洋过海卖给美国人,现在却成了 “烫手山芋”。4 月 9 日,美国突然宣布对中国罗非鱼加征 150% 关税,直接把国联水产的出口利润 “砍成了两半”。更绝的是,美国超市连锁集团 2025 年第一季度削减了中国供应商 80% 的订单,转而投向巴西、越南等国。
这不是普通的贸易摩擦,是一场 “系统性清场”!
国联水产作为中国罗非鱼出口龙头,年出口量超 6000 吨,其中 21.8% 卖给美国。但美国这记 “组合拳” 直接让珠三角地区损失超 8 亿元,中小养殖户被迫抽干鱼塘,初级加工厂成片停工。
企业断臂求生:出口鱼半价卖给国人!
国联水产的自救堪称 “教科书级操作”。他们把原本供应美国的罗非鱼紧急转内销,却面临三重挑战:
消费者乐了:出口级品质,菜市场价格!
“这鱼肉质细嫩,比超市卖的普通罗非鱼好吃太多!” 广州消费者李女士在京东下单后惊喜不已。国联水产的罗非鱼全程冷链加工,无肌间刺,低脂高蛋白,原本是美国人餐桌上的 “香饽饽”,现在却成了国内消费者的 “福利”。京东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罗非鱼内销额同比增长 6 倍,消费者用脚投票,让出口级品质的罗非鱼成了餐桌新宠。
行业大洗牌:有人跳楼,有人逆袭!
国联水产的转型背后是真金白银的代价。每转销 1 吨罗非鱼,企业需承担平均 1.2 万元的标准转换成本,相当于出口利润的 40%。但更残酷的是,中小养殖户和加工厂根本玩不起这 “烧钱游戏”。珠三角地区已有 16 家罗非鱼加工企业倒闭,而国联水产却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帮助茂名、湛江等地养殖户增收,带动乡村振兴。
政策撑腰:2000 亿补贴 + 电商巨头入局!
国家政策也在关键时刻 “拉了一把”。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京东宣布未来一年内投入 2000 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盒马开放 24 小时绿色通道,百度 AI 提供免费数字人直播支持。国联水产抓住机会,与京东签下超 3000 万采购合同,还通过 “百亿农补” 将价格压至出口价的 60%。
这不是终点,而是水产行业的 “重生”!
这场危机正在重塑中国水产产业链。国联水产宣布未来三年将 30% 出口产能转向国内,推动 “出口级食材” 标准化普及。更深远的变革发生在消费端: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国产水产也能有国际品质。而美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罗非鱼转内销正在倒逼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越南巴沙鱼在美国市场份额从 2024 年的 40% 升至 60%,而中国企业正通过 “一带一路” 开辟中东、非洲新战场。
当最后一箱罗非鱼从珠海港驶向国内商超时,这场贸易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但中国水产企业用行动证明:在关税壁垒面前,真正的护城河不是政策保护,而是能为 14 亿人提供优质食材的产业韧性。
你愿意为出口级罗非鱼买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大知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