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广东正式入汛,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据悉,广州地铁通过全面排查隐患、提前备齐物资、联动属地值守等举措,全面部署地铁线网和城际铁路防汛工作,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4月15日,广东正式入汛,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据悉,广州地铁通过全面排查隐患、提前备齐物资、联动属地值守等举措,全面部署地铁线网和城际铁路防汛工作,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组建46支防汛抢险队伍
据介绍,广州地铁已在线网各车站备齐防洪防汛物资,包括水泵、沙包、膨胀袋、防水薄膜、防洪挡板等;成立200人的线网应急救援总队,涵盖车辆、工建、供电、机电等专业;并在每条地铁线路设置1至2支防洪抢险队,共组建防洪防风抢险队29支、559人。此外,所辖四条城际铁路也已组建17支防汛抢险队伍,备足人员物料,做足“防”的准备。
同时,广州地铁与属地部门建立联动联防机制,联合相关区属单位共同组织“双盲”联动应急演练,与周边镇街开展防台防汛应急演练,提升联动应急处突水平。地铁线网各车站与站点所属行政区、镇街“三防”部门提前做好联勤联动,确保信息共享、行动协同,将“三防”责任压实到站、街最小责任单元和个人,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应急处置职责,提前联动应急处理能力。
地铁防汛准备
全面排查5697处防洪部位
在汛期来临前,广州地铁提前梳理工作要点,完善和固化汛前、汛中、汛后的工作内容及流程,更新优化防洪基础数据资料、“三防”预案等,确保全员熟知“防汛、抢险、救援”全流程职责。
广州地铁总结近年外部积水、历史进水、邻近江河湖泊、周边施工以及口部平台高度等情况,开展线网车站防汛风险辨识及评估,对不同等级的防汛风险点制定对应的防御措施;组织各专业全面排查防汛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地铁车站最低口部、隧道边坡、合建口工地水泵排水能力等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重点隐患做到“早排查、早整治”。
此外,广州地铁对所辖城际铁路沿线的路基、桥梁、隧道等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严格落实“三清一砍”,确保防汛物资齐全、排水畅通。截至目前,广州地铁已完成地铁、城际铁路5697处防洪部位的排查,有效筑牢防汛安全网。
智慧防汛强化精准预警
广州地铁通过在线网车站出入口加装水位监测及报警装置、雨量计、视频监控,区间加装水位监测报警装置等,依托智慧防汛强化精准预警,提升现场监测和防洪涝应急响应能力。加强与广州市“三防”、应急、气象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获取特殊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实时掌握地铁线网范围内的精细化气象数据,并按照预案要求,在天气预警生效后立即落实巡视和值守措施,启动防洪防汛预警响应及处置机制,确保防汛物资完备,抢险队伍可迅速集结到位。
城际铁路方面,在汛期前积极与沿线6个城市的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实时获取准确的气象预报信息,掌握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及影响范围等关键数据,提前开展防汛应急演练,针对城际铁路辖内23处雨量监测点,已设定雨量出巡警戒值和限速警戒值,落实防汛信息沟通和汛期预警联动机制。
广州地铁温馨提醒,雨天出行注意安全,搭乘地铁时请妥善整理好雨具,防止弄湿衣物或掉落轨道,车站也提供租借便民雨伞和领取一次性雨衣等服务。大雨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出现时,为确保乘客安全,地铁车站将视现场情况适时关闭出入口扶梯,城际线路也将根据降雨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实时调整行车组织方案,请乘客留意车站公告指引,出行时可密切留意广州地铁、广东城际官方微博及站内广播、告示等即时信息,适时调整出行路线。
文| 记者 严艺文 通讯员 王添祥 胡维图|幸勇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