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江经济带腹地,一场关乎民营经济未来的战略布局正悄然展开。2025年4月17日,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召开犹如春雷炸响,省委书记王忠林提出的"五大工程"战略,与荆门市蓬勃生长的"产业森林"形成奇妙共振,在中部崛起的版图上勾勒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在长江经济带腹地,一场关乎民营经济未来的战略布局正悄然展开。2025年4月17日,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召开犹如春雷炸响,省委书记王忠林提出的"五大工程"战略,与荆门市蓬勃生长的"产业森林"形成奇妙共振,在中部崛起的版图上勾勒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这场被喻为"及时雨"的大会,恰逢荆门民营经济逆势上扬的关键节点。这座曾以"荆楚门户"著称的城市,如今正演绎着从传统工业基地向新兴产业高地蜕变的传奇。当王忠林强调"抓民营经济就是抓支点建设"时,荆门亿纬锂能的超级工厂里,每分钟就有300块新能源电池下线,这些"荆门芯"即将搭载中欧班列"长城专列"奔赴莫斯科,每箱运费节省3000元的实惠,正是湖北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佳注脚 。
在法治护航工程的春风下,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协议"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湖北固润科技凭借"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斩获1.2亿元低息贷款,实现光引发剂技术国产化突围的故事,印证着创新赋能工程已结出硕果。而格林美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年省电费超3000万元的案例,则凸显纾困解难工程直达市场末梢的精准 。
荆门的"厚道营商"哲学与全省战略形成完美和弦。这座连续五年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用"安家计划"为永创鑫电子等企业留住千名技术骨干,以"政企早餐会"搭建零距离对话桥梁,更以99%的"一网通办"率刷新政务服务标杆。当全省推行"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时,荆门早已将56项政策清单化作22.94亿元真金白银的及时雨,其中1.12亿元实现"无感兑现" 。
在"荆天办"品牌催化下,民营经济的"热带雨林生态"日渐繁茂。从长城汽车"坦克"系列横扫全球市场,到福耀玻璃创造亩均效益奇迹;从恩捷、科达利等产业链头部企业抱团发展,到巨邦石化借智高校攻克"卡脖子"技术,荆门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90%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民营市场主体接近50万户的城市,正以9.6%的民间投资增速,书写着"每10个就业岗位6个来自民企"的民生答卷 。
当荆荆高铁呼啸着融入全国"八纵八横"路网,当漳河新区的航空智能制造科技园架起"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湖北民营经济的"双循环"棋局愈发清晰。王忠林强调的"万企万亿技改"计划,在荆门已转化为32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矩阵,更孕育出6家百亿级企业构成的产业航母群 。
在这场关乎中部崛起的重要战役中,湖北正以省域战略的"大手笔"勾勒框架,用荆门实践的"工笔画"填充细节。从"信用画像"构建守信激励闭环,到"四张清单"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法治与市场的协奏曲渐入高潮。当全省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协同发力时,荆门已瞄准工业增加值12%的增长目标,誓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蓝图化作现实 。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门槛上,湖北民营经济的澎湃动能令人振奋。从武汉都市圈到"宜荆荆"城市群,从光谷科创大走廊到汉江生态经济带,"五大工程"播撒的种子正在荆楚大地破土而出。而荆门这座连续三年人口回流的城市,正以其"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魅力,演绎着新时代的"凤栖梧桐"传奇——这里没有寒冬,只有民营经济永不停歇的春天 。
来源:长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