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七小:德润校园护花开 多维赋能育新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20:05 1

摘要:满园绿树年年吐秀,一校鲜花处处含香。在苗岭腹地的教育沃土上,天柱县第七小学始终以“德润教育”为办学宗旨,构建起“制度护航、文化润心、精准赋能”的未成年人保护立体体系。学校深耕思想道德建设与多元能力培养,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阳光雨露中舒展枝叶,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

满园绿树年年吐秀,一校鲜花处处含香。在苗岭腹地的教育沃土上,天柱县第七小学始终以“德润教育”为办学宗旨,构建起“制度护航、文化润心、精准赋能”的未成年人保护立体体系。学校深耕思想道德建设与多元能力培养,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阳光雨露中舒展枝叶,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筑牢制度之基 构建立体防护网络

天柱县第七小学以“全链条守护”为目标,构建“制度+责任+行动”的闭环管理体系。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特殊学生关爱帮扶等5项制度,形成“校长统筹—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对校园设施设备的维护、门禁管理、校园巡查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严格把控外来人员入校登记流程,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安全无忧。

法治副校长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题讲座。

该校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形成“开学首课+每周微课+专题讲座”的三级教育模式。开学季的“安全体验课”涵盖交通、消防、防溺水等8个主题,通过新媒体播放、情景剧展演等沉浸式教学,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遇到陌生人冒充你父母的朋友,让你跟着走,千万不要相信。也不要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在学校广场,学生们认真听着法治副校长讲解自我保护知识。

在学校定期开展的“法治教育”课堂上,法治副校长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解读校园欺凌、网络安全、侵害未成年人等热点问题,近三年累计开展专题讲座24场,覆盖师生累计7万人次。

“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车多人多,校门口比较拥挤,学校的力量有限,我们家长就配合学校一起维护好秩序,防止孩子们磕着碰着。”每天接送孩子的杨先生说。

为更好地守护学生上学路,天柱县第七小学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组建20人的“家长护卫队”参与校园安保,并联合社区开设“周末课堂”,构建起“家校无缝衔接、社校协同育人”的保护网络。

深耕育人之道 搭建多元成长舞台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尤为重要。天柱县第七小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寓教于行”教育理念,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实践活动、主题锻炼活动等,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多个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后服务构建“基础+拓展+特长”三级课程体系,开设书法篆刻、葫芦丝、剪纸、足球、篮球等20个特色社团,实现“一生一特长”培养目标。在这些社团中,体育类社团荣获2024年黔东南州“百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排球锦标赛暨中小学生排球运动会(小学女子组)第三名;2024年天柱县“奔跑吧·少年,百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一名;2024年天柱县“百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评比活动第一名。在2024年全县艺术节比赛活动中,多个社团获得舞蹈、乐器、合唱、书法等多项一等奖,其中舞蹈获得州级二等奖,乐器小合奏获得州级二等奖,合唱获得州级三等奖。

学生在足球场踢球。

“我们要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底部不要漏空哦!绑线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在教室里,老师边教学生包粽子,边给他们讲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民俗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一个个精巧的粽子摆满桌盘。

老师教学生包粽子并给学生讲述端午节的风俗故事。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天柱县第七小学依托传统节日,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和教师一起写春联、剪窗花,感受辞旧迎新的喜悦;在元旦节,组织老师、家长、学生齐聚一堂,开展包饺子主题活动,感受新春的美好;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阳节走进社区关爱孤寡老人等。天柱县第七小学以传统节日为教育载体,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魅力,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点亮心灵之光 定制精准关爱方案

心理活动变化剧烈,容易因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产生消极悲观情绪,这是小学生最容易发生的不良现象。为了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和辅导,天柱县第七小学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心理健康课、主题班会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目前已累计为100多名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在关爱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天柱县第七小学高度关注不稳定未成年学生的成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他们提供关爱和帮助。通过建立不稳定未成年学生档案,记录不稳定未成年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信息,采取定期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们在外也能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

开展元旦包饺子活动。

小轩(化名)是六年级的学生,他经常与同学打架,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问题学生”。老师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多次家访,但效果不佳。校长唐祥凤了解情况后,针对小轩的问题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转化方案,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制定了精准的关爱方案,并专门对小轩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一段时间后,小轩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遵守纪律,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在学校举行“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亲子教育报告会上的感恩环节,小轩第一个跑上台表达对父亲、老师以及同学的感激之情。从那之后,小轩从原来的班级倒数上升到了中上等水平。

天柱县第七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大团建”活动。

“一对一”帮扶活动,这是学校针对特殊学生采取的重要帮扶方式。每位教师与一名不稳定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上给予帮助。根据每个不稳定未成年学生的具体情况,天柱县第七小学充分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整合利用各方资源,为他们提供有效帮助,目前已累计帮扶了610名学生,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追逐自己的梦想,从制度的“硬保障”到文化的“软浸润”,从群体的“普惠教育”到个体的“精准关爱”,天柱七小正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我们将持续秉承‘德润教育’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天柱的教育沃土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谈到未来的打算,该校校长唐祥凤信心满满。

张威 贵州教育报记者 廖尚海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贺韬

三审 王宁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