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汉江臂弯里沉睡的明珠,正被新时代的春风唤醒。新桃村,这个如褪色古卷般的老地名,正以乡村振兴的浓墨重彩,在青山绿水间绘制着"桃园新景"。
江畔桃园新景—陕西安康紫阳城关镇新桃村振兴发展纪实
记者张洪权|田超
《新桃村赋》
桃源遗韵化春泥,并蒂双溪汇碧潮。
九域云霞凝紫府,千阶翡翠垒青霄。
香椿欲染三春露,雏凤初鸣五色绡。
汉水明珠镶故垒,文峰塔影护新桥。
曾将岁月磨金钥,更遣桑麻绣锦绦。
茶马遗风融玉盏,蚕桑故事缀银绡。
廿年合璧连珠履,六合腾芳起翠苕。
治宴移风清俗骨,培兰种玉润枯苗。
菜畦流转炊烟续,薪火传承德范昭。
莫叹仙源无处觅,江村灯火夜迢迢。
在汉江臂弯里沉睡的明珠,正被新时代的春风唤醒。新桃村,这个如褪色古卷般的老地名,正以乡村振兴的浓墨重彩,在青山绿水间绘制着"桃园新景"。
【时光长河中的浪花:历史变迁里的村庄剪影】
这座村庄的往事,像汉江里散落的鹅卵石,在岁月冲刷中愈发温润。从曹家坝与新华村的并蒂莲开,到荷叶、大树、马道等村落如溪流汇川,新桃村在四十年间历经三次蝶变。
曾经的桃林虽已化作历史云烟,但"桃"字始终如船锚般牢牢系住乡愁,成为流淌在村民血脉里的文化密码。
【沃土织锦绣:产业振兴绘就"绿金画卷"】
站在新桃村的山顶俯瞰,老茶园如绿绸缎铺展山峦,经过科技妙手剪裁焕发新生。
香椿林如同插在云鬓的翡翠簪子,养殖场里此起彼伏的鸡鸣猪哼,谱写着富民歌谣。
村支书王华形容:"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引擎,我们要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动力澎湃的小马达。"通过"技能培训+务工输出"的双轮驱动,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壤里栽种出"金果子"。
【新居映江月:搬迁社区的幸福协奏曲】
新桃搬迁社区像串在汉江项链上的珍珠,承载着全县15个镇搬迁群众的安居梦。
社区与村庄结成"环境治理同盟",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纽带。
为解决"菜篮子"难题,流转的社区菜园如同春日的蒲公英,将绿色希望播撒在楼宇之间。
【文明花开香满径:精神沃土育新风】
近年的新民风表彰大会,犹如点亮道德星空的火炬。
获评的"好婆婆""好媳妇"们化作文明种子,在乡间田野生根发芽。"治风"行动如同精准的园艺剪,修剪掉滥办酒席的枯枝,催生出文明乡风的繁花。
正如村民所说:"现在的新桃村,比真桃园还让人心里甜。"
这座枕着汉江涛声的小村,正将昔日的"桃园记忆"酿成醉人的振兴美酒。
当炊烟与朝霞共舞,当茶香与书香交融,新桃村用实践诠释:真正的"世外桃源",不在避世的传说里,而在奋斗的泥土中生长。(记者张洪权田超综合报道)
来源:趣事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