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人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或咏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幼学琼林》典故释解与溯源·卷二·衣服(13-14)
衣服(13)
【原文】孟尝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钗十二行。
【典故】三千客
【释解】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人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或咏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
【典故】金钗十二行
【释解】指唐朝宰相牛僧孺姬妾众多。
【出处】唐·白居易《酬思黯戏赠》:“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自注:“思黯(牛僧孺,字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颇多。”
衣服(14)
【原文】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
【典故】千金裘
【释解】指珍贵的皮衣。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典故】一狐之腋
【释解】喻细微、微小。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典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释解】喻积少才能成多、积小才能成大。
【出处】见上。
【典故】绮罗之辈
【释解】指富贵之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勾践命范蠡各以百金聘之。服以绮罗之衣,乘以重帷之车,国人慕美人之名,争欲识认,都出郊外迎候,道路为之壅塞。”
【典故】养蚕之人
【释解】指贫贱之人。
【出处】宋·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来源:听露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