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47万亿砸下去,新疆GDP直接翻1.5倍”,这数字在朋友圈刷屏时,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
“3.47万亿砸下去,新疆GDP直接翻1.5倍”,这数字在朋友圈刷屏时,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
结果一查,2025年基建计划白纸黑字,民间投资上半年就飙了23%,人口净流入把海南都甩在后头。
有人调侃:再不来,连戈壁滩的沙子都要涨价了。
说到底,新疆这次不是“西部大开发2.0”,而是直接上桌吃欧亚大陆的红利。
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口岸,去年一口气新开十几条欧洲直达班列,集装箱堆得跟乐高似的。
海运绕马六甲半个月?
陆路七天搞定,关键还不用担心海盗。
北京飞喀什五小时,比去三亚转机还快,商务舱里全是谈光伏板的口音。
最离谱的是电价。
AI服务器搁这儿跑,电费砍一半,数据中心老板笑得像捡了矿。
戈壁滩上铺光伏板跟贴瓷砖似的,风一吹,电表倒转。
特斯拉都来打听:能不能把电池厂搬过来?
毕竟全国三分之一的太阳能、四分之一天然气、四成煤炭,全躺在这儿晒太阳。
但热闹背后也有嘀咕。
绿洲会不会被光伏板吃掉?
沿海工厂会不会被“内陆电价”打懵?
像极了80年代广东的十字路口,机会和裂缝一起冒头。
有人赌它成为下一个深圳,有人担心变成下一个鄂尔多斯。
说到底,新疆的底牌不是资源,是“把欧亚大陆当后院”的想象力。
至于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得看环保、就业、产业升级这三道闸,谁先漏水。
来源:聪明的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