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8号晚上,全球半导体圈炸了个大新闻,英伟达要给老对手英特尔投50亿美金,还是战略级别的投资。
2025年9月18号晚上,全球半导体圈炸了个大新闻,英伟达要给老对手英特尔投50亿美金,还是战略级别的投资。
这俩之前可是斗了好多年的宿敌,突然握手,不少人都看懵了。
当晚就有照片流出来,英特尔现任CEO陈立武和英伟达的黄仁勋凑一块儿,说要一起开直播。
社交媒体上立马有人调侃,这俩“英”字辈的凑一起搞事情,不知道AMD的CEO苏姿丰这会儿心里咋想。
到了凌晨一点,黄仁勋穿西装,陈立武穿马甲,真就一起出现在屏幕前了。
说实话,资本市场对这事儿的反应那叫一个积极。
消息一出来,英特尔股价一下子涨了快23%,英伟达也涨了3个多百分点。
但我本来想觉得英特尔这下算抓住救命稻草了,后来发现事儿没那么简单,合作细节里没说首款产品啥时候上市,这就跟画了个饼似的,能不能吃到还不一定。
再说说合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分两块。
数据中心那边,英特尔要给英伟达定制x86架构的CPU,英伟达再把它装到自己的AI基础设施平台里;个人电脑这边,英特尔得生产那种集成了英伟达RTXGPU的x86系统级芯片。
老实讲,这俩的手艺确实能互补,英特尔在x86架构上的积累没人能比,英伟达的GPU在AI领域那是老大。
他们俩在直播里还透了个关键信息,陈立武从接英特尔CEO那天起,就忙着跟英伟达谈合作,甚至让英特尔调整工作节奏,去配合英伟达的风格。
俩人还说认识30年了,洽谈这事儿也花了快一年。
如此看来,这合作不是临时起意,是早有打算。
不过有个点我得提一句,现在AI算力需求涨得特别快,光靠CPU或者光靠GPU都不够用。
他们俩说要靠NVLink技术打破瓶颈,这技术确实能让CPU和GPU之间传数据更快,但具体能提升多少效率,还得看实际产品出来后的表现,现在说啥都有点早。
为啥英特尔愿意跟老对手合作?说白了,是真没别的办法了。
陈立武今年66岁,马来西亚人,半年前接了英特尔CEO的位子,一上来就面临个大烂摊子。
无奈之下,他刚上任就搞了全球裁员,裁了15%,差不多两万多人,还把旗下好几个业务部门拆了。
更麻烦的是今年8月,特朗普突然找他麻烦,后来俩人见了面,据《环球时报》说,一开始特朗普挺咄咄逼人的,最后倒成了“有趣的会见”。
这事最后以美国政府给英特尔注资89亿美金收尾,政府买了英特尔9.9%的股份。
英特尔以前可是CPU市场的绝对老大,x86架构的江山稳得很。
但这些年AI起来了,GPU成了香饽饽,英特尔在这一块的脚步慢了,深度学习、生成式AI这些领域也没跟上,市场份额被别人一点点抢了去。
为了活下去,除了政府注资,他还找了软银投资,卖了不少非核心业务换现金,这跟头摔得确实不轻。
现在跟英伟达合作,英特尔是想借对方的GPU技术补自己的短板,在AI加速计算这块儿找补回来。
问题是,英特尔在AI领域的积累比英伟达差太多了,就算有合作,短期内想赶上也难。
更何况,合作产品啥时候出来还没谱,就算出来了,能不能跟市场上的产品竞争,都是未知数。
再看英伟达这边,跟英特尔的被动不一样,黄仁勋明显是主动出击。
他在直播里说,很开心投资英特尔,还说这是“融合两个世界级平台的合作”。
老实讲,黄仁勋这步棋走得挺精明,他瞄准的是一个年规模近500亿美金的市场,投资英特尔不仅能赚回报,还能让英特尔变成自己CPU的大客户,进一步扩大自己在AI领域的地盘。
不过英伟达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黄仁勋明确说了,台积电还是他们重要的合作伙伴,现在没跟英特尔签制造协议。
这也不代表以后不合作,毕竟英特尔自己的晶圆厂也在试产了,以后说不定能给英伟达代工。
如此看来,英伟达是既巩固了现有合作,又留了后手。
这场合作对行业的影响也不小。
AMD本来在CPU和GPU市场都有点起色,现在英特尔和英伟达联手,AMD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台积电作为代工老大,要是英特尔的代工能力起来了,英伟达可能会把部分订单转过去,台积电也得面临竞争压力。
最后再说说,为啥说英特尔还不能急着开心。
现在股价涨了,有了合作,看起来是好转了,但这些都是表面的。
真正能让英特尔翻身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是能在市场上卖得好的产品。
现在合作刚定下来,产品没影,AI短板没补全,之前的困境也不是靠一笔投资就能解决的。
毫无疑问,这场合作让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变了样,从以前单一技术比拼,变成了现在的平台整合比拼。
但对英特尔来说,这只是转型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要是产品跟不上,就算有再多投资,也难回到以前的辉煌。
所以啊,英特尔现在真没到能开心的时候,还得沉下心来做产品才行。
来源:安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