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太原市迎泽派出所接到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报警,称搭载乘客时,手机被对方拿走,乘客下车后就没了踪影。
近日,太原市迎泽派出所接到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报警,称搭载乘客时,手机被对方拿走,乘客下车后就没了踪影。
光天化日之下,究竟是怎样的套路,让司机轻易交出了手机?警方迅速展开调查。
搭乘过程中,乘客热情地向张师傅打听太原到平遥的包车价格,还表示愿意出 1000 元往返费用。
一句句 “老乡” 喊得热络,张师傅逐渐放下防备,应乘客要求,将手机递给了对方。
可没想到,乘客拿了手机,下车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张师傅懊悔不已,只能赶紧报警求助。
办案民警根据张师傅描述的嫌疑人体貌特征,沿着其逃窜路线追踪。
经过一周不懈努力,最终在我市某城中村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深入调查后,民警发现刘某还涉及一系列盗刷手机账户钱款的案件。
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已作案六起,盗刷受害人金额 1 万余元。目前,刘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一句乡音,骗走一部手机;六次作案,揭开连环陷阱。
从“热情老乡”到“盗刷惯犯”,刘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屡屡得手,暴露出部分群众对“情感绑架式”诈骗的防御短板。
此案中,警方的高效破案固然彰显法治力度,但更需警惕的是:熟人社会的信任纽带,正被不法分子异化为“精准施骗”的工具。
当口音、地缘成为诈骗剧本的“开场白”,我们唯有牢记——真正的老乡,不会让你“交出手机”;合法的交易,无需“避开阳光”。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