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经济崛起:中国消费市场的“情绪价值”革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18:11 1

摘要:今年春天,上海白领林悦做了一件让朋友们惊讶的事——她退掉了预订的奢侈品包包,转而报名了为期三个月的插花课程。

今年春天,上海白领林悦做了一件让朋友们惊讶的事——她退掉了预订的奢侈品包包,转而报名了为期三个月的插花课程。

她说:“那天我突然意识到,背上万元的包带来的快乐转瞬即逝,但插花时那种专注平静的感觉,才是真正持久的满足。”

林悦的选择并非个例,这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从炫耀性消费到悦己型消费,从物质满足到情感充盈,一场关于消费价值观的重构正在悄然展开。

从“拥有”到“体验”:消费价值观的范式转移

过去十年,中国消费者经历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消费升级,如今正在向“值不值”的理性消费阶段演进。

北京某心理咨询机构的调研数据颇具说服力:在受访的2000名都市白领中,73%的人表示“更愿意为能带来长期心理满足的消费买单”,而非短期物质享受。

28岁的深圳程序员张鑫的消费轨迹,也颇具代表性。三年前他热衷于购买最新款电子产品,如今却成为冥想App的付费会员。“调试代码的压力让我意识到,情绪管理比设备升级更重要。”

这种向内探寻的消费倾向,正在重塑市场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麦肯锡的研究指出,当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时,消费者会普遍进入“情感需求驱动”阶段。

2023年中国已有21个城市跨过这一门槛,为悦己经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加速了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推动消费决策从外在评价转向内在感受。

在南京经营独立书店的赵清,见证了这种转变的具象化过程。

“2020年前,顾客最常问的是:这本书畅销吗;现在的问题变成了:这本书能带给我什么感受。”

这种变化促使她调整选书策略,增加了更多心理学、哲学和生活方式类书籍,结果月销售额逆势增长40%。

赵清的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情绪价值正在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核心要素。

这种转变在数据上得到充分印证。

小红书平台“情绪、疗愈”相关笔记已超814万篇,90后用户占比72%,半数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愈到集团发布的《2024年度疗愈经济用户报告》显示,约60%的城市青年存在焦虑情绪,其中18%达到中度或重度焦虑水平。

全球健康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疗愈经济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年增速10%。

不难发现,消费者未来将更愿意为情绪体验付费。

不仅如此,当现代都市人普遍存在情感赤字,消费则将成为补偿心理需求的重要途径。

29岁的广州广告从业者王檬每月都会光顾一家“猫咪咖啡馆”,尽管咖啡价格是普通店的三倍。“看着猫咪慵懒的样子,工作压力瞬间消散,这钱花得值。”

这种为情感体验买单的行为,正在从小众选择变为大众趋势。

价值观消费:用钱包为信仰投票

杭州白领陈默的购物车变化,也颇具象征意义。

国际大牌护肤品被替换为国货成分党品牌,快餐外卖让位于有机蔬菜配送。他的选择代表着一个正在扩大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关注产品功能,更看重品牌传递的价值观。

这种现象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尤为显著。

2024年6月,尼尔森IQ与世界数据实验室联合发布首份《Z 世代消费报告》显示,Z世代消费者中,77%表示不会从环保标准差的国家购买商品,同时,他们更喜欢购买可持续品牌,并且愿意为可持续产品多花费10%的钱。

价值观消费的兴起,反映的是消费者身份认同方式的转变。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后,人们需要通过消费行为来定义我是谁,而不仅仅是我有什么。

这种心理机制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小众品牌能够异军突起——它们提供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身份标签和生活态度的表达。

理性回归:审慎消费中的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向内探寻的消费趋势并非简单的消费降级,而是更具策略性的消费重构。

一种审慎但不吝啬的消费哲学,正在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消费者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更注重把钱花在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质的地方。

市场正在快速响应这种变化。

以家电行业为例,主流品牌纷纷推出“体验店+”模式,北京某高端家电品牌的“厨房生活体验中心”里,顾客可以花一下午时间学习用新烤箱制作法式甜点。

而当消费者真正理解产品如何提升生活质量时,购买意愿会大幅提高。

挑战与未来:平衡情感与理性的新商业逻辑

面对这场消费变革,市场参与者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最直接的挑战是如何准确定义和量化“情绪价值”。

上海某新兴茶饮品牌的经历很有启发性:他们最初主打“治愈系”概念,销量却不温不火;经过用户调研调整策略,将重点转向“都市社交润滑剂”的定位后,业绩迅速提升。

治愈太抽象,但帮年轻人破冰这个价值点很容易理解。

另一个关键挑战是避免“情感营销”的过度商业化。

消费者正在变得敏锐,能够分辨真诚的情感连接与拙劣的情绪操纵。而未来成功的品牌,需要建立更立体的人文价值体系。

观夏、闻献等国产香氛品牌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它们不仅产品品质过硬,更通过香气故事、文化联名等方式,构建了完整的情感体验生态系统。这种“功能+情感+价值观”的三维价值主张,正在成为新消费时代的主流模式。

中国消费市场的这场静默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集体反思。当消费者开始追问“我真正需要什么”,而非“别人期待我拥有什么”时,市场的游戏规则就被永久改变了。那些能够理解并回应这种深层需求的企业,将在新一轮消费升级中赢得先机。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炫目的技术参数,而是那句无声的共鸣:“我懂你”。

来源:疯人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