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协委员献策助推——用数字化打开文物保护新天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17:47 1

摘要:文物具有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如何既能有效保护文物,又能立体化展示文物?河北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应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物保护,不断提升文物的影响力、传播力。

文物具有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如何既能有效保护文物,又能立体化展示文物?河北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应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物保护,不断提升文物的影响力、传播力。

“传统保护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定期巡查、图纸记录、简单拍照摄像等。”谈到古建筑保护,周志军委员说,传统的古建筑保护方式难以对古建筑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监测与记录,在修复工作中,往往只能凭借经验和有限的二维图纸进行设计与施工,容易导致修复过程中的误判与失误,对古建筑造成不可逆的二次伤害。

“要借助数字技术为古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周志军建议,利用先进的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三维建模技术等,对古建筑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在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修复方案的设计与模拟,提高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成功率。同时,结合VR、AR等技术开发数字化虚拟游览平台,并制作一系列数字文化产品,扩大古建筑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民间文献对研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冉华委员认为,民间文献收藏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许多珍贵文献因各种原因流散、易主,甚至在自然灾害中消失或被毁。另外,民间文献保存条件、保护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大量文献难以妥善保护利用。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冉华建议,对民间文献进行数字化扫描、存储和管理,建立民间文献数字资源库,实现民间文献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同时,加强民间文献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民间文献查询、阅读和研究服务,让民间文献走出收藏机构,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与民间文献不同,深藏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机构的古籍保护相对完善,但亟须借助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做好整理和保护工作。孔春梅委员说,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古籍数字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地方古籍数字化程度依然较低。

孔春梅认为,明确数字化标准、打破资源垄断是推进古籍数字化保护利用的关键。她建议,完善古籍数字化标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技术上的兼容性,对各级馆藏机构开发的古籍类数据库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整合建构可以提供史料存储、检索、计算、分析、传输功能的超大型古籍数据平台,鼓励古籍收藏机构将珍稀古籍文献和善本进行数字化传播,打破资源垄断,促进古籍的活化与利用。

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2025-04-16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浪费之风务必狠刹2025-04-16
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工作座谈会召开2025-04-16
战斗英雄杨根思曾是《人民日报》特约通讯员2025-04-16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点个「在看」

来源:河北政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