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春耕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连日来,汉台区农业部门抢抓农时,积极开展育秧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网讯(通讯员 曹珂凡 张刘毓鑫)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春耕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连日来,汉台区农业部门抢抓农时,积极开展育秧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4月10日,走进汉台区河东店镇邹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们分工协作,忙着往机器里添加营养土,将空秧盘摆放在传送带上,在机械自动化运作下,铺土、播种、覆土、洒水、叠盘等工序一气呵成,播种好的秧盘经过暗化催芽后,转运到育秧大棚里进行集中育秧,秧苗在大棚里生长30天左右即可运出插秧。
“今年我们合作社打算育秧大约在1500亩水田面积,我们合作社承包了700多亩水田面积,剩余的700多亩是给周边这些农户(代育代种),我们基本在两周左右可以完成育秧作业。”邹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何红菊介绍说。
据了解,集中育秧采用机械化流水线作业,每小时可播种800-1200盘秧苗,是传统手工育秧效率的数十倍,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秧苗壮等优势。此外,还能有效抵御倒春寒、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大幅度提高成秧率,对后期水稻稳产增产提供有效支撑。
来到张寨村青禾田专业合作社,一片片蓝色的育秧棚点缀在广袤田野间,大棚内温暖湿润,村民们正忙着为秧苗浇水,严格按照管护流程进行精细化作业。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秧苗铺满大地,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这个薄膜大棚育秧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而且可以预防播种后的鸟鼠害,膜内适宜温度25-28度左右。晴天膜内温度较高时还要把大棚两边门打开,进行降温通风,同时要及时保持水分和适宜温湿度,促进秧苗健壮地生长。”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李贵生表示。
为切实做好春耕生产工作,汉台区抢前抓早,科学谋划,大力宣传强农惠农政策,组建3支农技服务小分队,划片包干、深入田间,针对性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应用、“小麦一喷三防”和油菜“一促四防”等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春耕备耕中的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全区7.38万亩小麦进入始穗期,8.43万亩油菜进入盛花末期,长势好于去年同期。
“我区现在已经到了春耕关键期,目前,我区化肥、农膜、农药、种子等货源准备充足,备耕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全区已落实早禾田育秧面积3500亩,水稻育秧工作预计持续到4月20日前后,随后将进入大范围插秧阶段,预计在五月底前能全面完成水稻插秧工作。”区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毛镇斌介绍道。
来源:掌说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