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锻炼效果好坏,选对时间比拼时长更重要。有人跑了半年体质变强,有人同样坚持却越练越累,差别可能就藏在你选择的运动时间里。协和医生指出,一天中这三个时间点锻炼,不仅效果打折扣,还可能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
锻炼效果好坏,选对时间比拼时长更重要。有人跑了半年体质变强,有人同样坚持却越练越累,差别可能就藏在你选择的运动时间里。协和医生指出,一天中这三个时间点锻炼,不仅效果打折扣,还可能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
天没亮就出门晨跑,等于给血管加负担。人体经过一夜休息,清晨6到10点血压会迎来第一个高峰,这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负担本来就重。加上黎明前空气里污染物没扩散,尤其是PM2.5浓度偏高,低温还让肌肉关节处于僵硬状态。真正适合晨跑的时间应该是日出后1小时,等太阳出来让气温回升,污染物随气流扩散,身体从休眠状态完全唤醒再运动更安全。
刚吃完饭就动起来,肠胃容易闹脾气。食物进入胃里后,需要血液集中帮忙消化。如果饭后半小时内就做快走、跑步这类运动,会让血液在肠胃和肌肉间“打架” 。轻度活动比如散步,最好等饭后半小时再进行;要是想跑步、跳操,至少要间隔1到2小时,给肠胃留足消化时间。否则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出现腹胀、胃痛,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胃食管反流。
睡前四小时内剧烈运动,小心越练越失眠。运动时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研究发现,睡前6小时内做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入睡时间延迟,睡眠质量下降。如果习惯晚上锻炼,最好在睡前3小时就结束,选择瑜伽、拉伸这类轻度活动。这样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反而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其实晨跑和晚跑各有优势,关键看怎么配合身体节律。晨跑能激活代谢,让基础代谢率提高,适合想控制体重的人,但要避开血压高峰时段。傍晚4到7点体温处于峰值,肌肉弹性好,这时候运动表现更佳,受伤风险比晨跑低28%。但注意晚跑别安排在饭后立刻进行,也不要太晚结束。
运动时间还要看个人状态调整。高血压患者要避开清晨血压高峰,等服药后血压稳定再运动。空气污染严重时,别迷信“早起空气好”,可以把运动改到室内。睡前运动以身体微微发热、不感到疲劳为宜,过量反而会影响休息。
说到底,锻炼要顺应身体的生物钟。避开血压波动大的清晨时段,给肠胃留足消化时间,睡前不做剧烈运动,做好这三点,才能让每一次运动都成为健康加分项。找对适合自己的时间,比盲目坚持更重要,毕竟运动的终极目的是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跟时间较劲。
来源:妍希时尚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