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第15天,它第一个被推下“神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17:19 1

摘要:0102最新消息显示:美对华加征关税部分产品已经加到245%。对此,官方之前就表示过:50%和100%以及更高,本质没什么区别,所以不会再继续陪他们玩数字游戏。而就在中美贸易摩擦如火如荼时,中国的工厂老板和制造业从业者们,却悄悄打响了一场“掀桌子”的战争。之前

01

02

最新消息显示:

美对华加征关税

部分产品已经加到245%。

对此,

官方之前就表示过:

50%和100%以及更高,

本质没什么区别,

所以不会再继续陪他们玩数字游戏。

而就在中美贸易摩擦如火如荼时,

中国的工厂老板和制造业从业者们,

却悄悄打响了一场

“掀桌子”的战争。

之前特朗普政府不是说:

中国跟美国贸易,

美国的钱都被中国赚走了,

所以才要狠狠加关税吗?

而中国的制造业从业者们

纷纷出来打脸,

他们拍视频发到外网去

曝光了一个真相:

钱真的被中国人赚走了吗?

一位东莞箱包厂大哥,

拿出一个价值3.8万美元的

爱马仕铂金包。

把它每一块皮革用什么皮、

每一个五金的产地在哪里、

供应商的名字、

成本是多少,

全部都拆解了一遍,

最后告诉所有人,

加上人工核算,

这款包成本一共仅仅1395美元。

但是奢侈品公司,

转手就卖你3.8万。

开心吗?冤大头们?

一位工厂老板,

直接曝光Lululemon的成本价。

你们买一件夹克,

要花100美元。

可同样的商品,

成本只需要5-6美元。

瑜伽裤标价400美元,

中国出厂价仅10美元,

剩下的你们都在为品牌付费。

还有女生买的那些

几百上千的大牌化妆品。

各个标榜着什么

X国高端品牌,

但80%都是中国制造,

你觉得卖这么贵,

成本一定很高吧?

但其实成本只有5美元。

然后直接翻10到40倍的价格卖给你。

还有一位小姐姐更狠,

直接把各大欧美品牌,

在中国代工厂的名字,

全都曝光了出来。

你们不都以为,

买的是意大利产、

法国产、英国产?

觉得自己买的是“高端货”,

看不起中国制造吗?

可抱歉,

大部分都是中国产的,

然后送去国外贴牌,

转手翻几十倍卖给你。

中国制造的质量,

一点也不差。

也就是说,

中国制造的质量确实是好,

中国产品在全世界

也非常有竞争力,

但是中国的制造从业者和工厂,

几乎只赚了属于商品的成本价,

而大部分的利润和空间,

都被所谓的

奢侈品品牌的溢价给收割了。

虽然这些视频

很快被品牌方举报下线,

但已经在外网引起轰动。

不知为何,

看完这些新闻我忽然有了一股——

“创翻全世界”的疯感。

而一直被蒙在鼓里的

外国网友们集体破防了。

他们很多人以前一直觉得,

自己花大价钱买的奢侈品,

是“意大利手工定制”

是“法国匠心打造”。

可万万没想到,

是自己以前一直“看不起”的,

中国流水线制造出来的。

原来自己才是韭菜,

原来中国制造的质量一点不差,

原来抢钱的不是中国人,

而是自己国家的寡头财阀。

而各大欧美奢侈品品牌没想到,

这场关税之战,

最后是冲着自己来的。

03

在对账之后,

发生了第二件离谱的事:

中国的电商平台集体爆火。

醒过神来的美国人,

到处说自己被骗了,

开始求链接,

要中国人教一教自己

如何绕过中间商,

直接去中国下单,

去找物美价廉的“平替”。

其中,

中国跨境电商敦煌网

飙升到了国外app下载榜第二。

敦煌网,

本是一个B2B平台,

相当于是为美国一些

中小批发商提供批发服务的平台。

这个平台里,

有超3300万种在线产品,

涵盖电子产品、家居和玩具、

鞋服、珠宝、健康和美容等等,

方方面面什么都有。

一位纽约的二手店老板

算了一笔账:

从敦煌网进货300件T恤,

总价900美元,

拆分成3个免税小包裹,

物流成本降了20%,

到手价比本地批发商便宜55%。

以前只有企业主知道,

但现在大批消费者直接涌入,

因为现在可以1件起订7天到货。

其实这些产品,

现在卖到美国来,

可能也还是要加关税。

但大家发现,

即使加了关税,

性价比也非常高,

比商场里面便宜太多。

还有很多博主,

开始在TikTok,

教大家如何在

淘宝京东1688等购物平台购物。

还有很多老外,

更是晒出了自己的购物体验:

有人花79美元,

在中国买了三条

质感不输Theory的连衣裙,

这钱在商场只够买条腰带。

有人发现常买的轻奢品牌

在中国电商卖三折价。

有人从中国买了婚纱,

发现在他们那几千美元的婚纱,

在中国只要300美元。

甚至还有人,

开始教外国人砍价……

其实不管哪个国家,

普通人心态都一样,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都想买物美价廉的产品,

都不愿被当傻子骗。

川普万万没想到,

关税大战最后,

是在为中国跨境电商卖平替铺路。

这件事最后,

慢慢演变成一场

全世界对奢侈品的祛媚之战。

04

其实,

中国是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中国人,

是最爱抢奢侈品的人。

以前经常看新闻:

全世界各种免税店,

都是中国人在排队抢货。

一旦降价,

更是凌晨4点

也要起来排队抢包。

但你有没有发现,

近几年越来越多人,

开始对奢侈品大牌祛媚了。

各种大牌护肤品,

慢慢被国产品牌替代。

以前都爱买“牌子货”,

现在好用就行。

以前很多人,

省吃俭用只为买一个包。

但买了后发现:也就那样。

所以现在许多人,

宁愿去多买几个平价好看的,

也不想再为溢价买单。

这背后其实就是,

大家对奢侈品认知不断加深。

越来越多人,

看清了奢侈品背后的真相。

05

首先,

很多奢侈品,

没看起来那么高贵。

很多奢侈品广告,

拍的都特别高大上。

外国设计师,

用着独创的保密针法,

一针一线的缝制。

一个包经过N道环节,

历经几个月的打磨,

才能送到消费者手中。

“意大利手工制作”

“法国匠心打造”,

听起来就特别“高贵”。

可实际呢?

皮革裁剪缝制、

五金件安装,

99%的步骤是在

中国工厂流水线完成。

只不过最后,

以原材料的方式,

把这些半成品运到

意大利、法国等地,

最后在那边,

缝个扣子、贴个标签,

立马就变得高贵起来了,

价格立刻翻上好几倍。

而且,

你以为只要是奢侈品

它们的质量、材料就好?

就拿L某品牌来说,

最受欢迎的老花和棋盘格,

包身用的都不是真皮

只有包边和包柄是真牛皮,

用便宜的人造皮,

卖出真皮1000倍的价格,

还要标榜着自己是环保。

可这所谓的环保举措,

到底是真心还是噱头?

不仅如此,

大牌包包的质量问题,

可谓如数家珍。

有消费者发现,

有的包一碰就划痕明显。

有得包买来放着就发臭。

还有些奢侈品衣服更是离谱。

既不能干洗,

也不能水洗。

有女生花3万5

买一件香奶奶上衣,

洗一次就掉色。

当询问导购怎么洗,

得到的回答是:

“对不起,

我们的衣服不能洗,

穿几次就要扔掉。”

巴黎世家3000块的雨靴不防水,

香奈儿高跟鞋沾水就废。

爱马仕的拖鞋穿着穿着炸线。

一问就是:

穿我们鞋的人,很少走路。

之前莆田有一个段子,

如何分辨莆田的假货?

容易坏的是真货,

怎么造都不坏的是莆田货。

虽然这只是个玩笑,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

部分奢侈品,

只是故事讲得好,

质量很堪忧。

这些情况,

倘若放在普通品牌上,

品牌早就被喷死。

可就因为它们是奢侈品,

质量差也变成了,

另一种“高贵”,

把消费者洗脑成傻子了。

06

最让人愤懑的是,

花大钱去消费奢侈品,

还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之前宁波的杜女士

特别喜欢爱马仕,

但爱马仕有个潜规则,

想买包就得配货。

比如你想买个10万的包,

必须先去花20万,

才有资格看一眼这个包。

而配的货也不是随便选,

而是一些卖不出去

但死贵死贵的货。

比如几千块的碗,

7万的垃圾桶,

90多万的摆件,

为了买包,

杜女士花了140万配货。

结果她去找销售的时候,

还被嫌弃配货太少,

销售嚣张地告诉她:

我就不给你包,

你能拿我怎么样?

而与她有类似遭遇的不止一人,

就连明星都逃不过。

之前马丽穿着T恤,

去逛奢侈品店,

结果被导购觉得买不起。

给她递水的时候,

取笑她道:

喝吧,不买东西喝个水饱也行~

在奢侈品点花着巨款,

消费者都没有尊严。

就连导购,

都可以鼻孔朝天的看你。

花了钱,

买不到想要的东西,

还要受气,

难道韭菜就没有尊严?

07

因为奢侈品卖的,

就是品牌所营造出来的

所谓身份象征和阶层标签。

社会学家凡勃伦提出过一个

“炫耀性消费”的概念,

人们购买奢侈品,

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

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

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例如很多人,

身着阿玛尼西装,

腕戴劳力士手表,

这些奢侈品会成为无声的语言,

在社交场合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帮助人获取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在这种消费观念的驱使下,

奢侈品成了无数人

用来彰显身份的工具。

别人没有,我有,

我比你高一个等级。

别人买不起,我买得起,

我比你更有面子。

这也是为什么奢侈品,

宁愿卖不出去,

也绝不能降价的原因。

因为一旦降价,

一旦普通人也能买得起,

那它就失去了“身份”的价值。

但现在,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

对奢侈品祛媚了?

因为大家发现,

其实这就是一场,

由奢侈品品牌公司

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陷阱。

事实证明,

厉害的人穿得再普通,

依然很厉害,

而省吃俭用买个包,

想彰显自己身份,

结果别人只会觉得你在背高仿。

一个人的价值,

不取决于穿了什么衣服,

背了什么包,

戴了什么表,

再贵重的奢侈品,

也只是一个工具,

它只能衬托你,

却没办法提升你。

如今,

不止是中国消费者,

关税之战,

让全世界消费者,

开始对奢侈品的祛媚。

忽然想起

女舰长韦晓慧说的那句话:

“带着非常昂贵的手表,

显示自己身价百倍,

这种价值观,我完全没兴趣。

我想要的是,一块不贵的手表,

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