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尊村引黄灌区的灌溉服务,到梨苑灌区的改造提升工程,再到汾河灌区的数字化管理,山西各地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在蓄水保水、水源调度、设施维养、用水管理、科学灌溉等方面不断强化保障,全力保障春灌用水安全和夏粮丰产丰收。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当前,三晋大地从南向北陆续进入春耕备耕的农忙时节,田间地头尽显崭新气象。
从尊村引黄灌区的灌溉服务,到梨苑灌区的改造提升工程,再到汾河灌区的数字化管理,山西各地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在蓄水保水、水源调度、设施维养、用水管理、科学灌溉等方面不断强化保障,全力保障春灌用水安全和夏粮丰产丰收。
多措并举 一泓清水入田来
滔滔的汾河水通过汾河一库和汾河二库联合调度下泄,一路蜿蜒向下,贯穿汾河灌区,沿途流经太原、晋中、吕梁等三市七县(市)49个乡镇,行经90多公里的自然河道,流入农田,让开春后的耕地喝上了“第一口水”。
“3月下旬灌区土壤墒情差,及时浇水庄稼才能种上。”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工作人员郭涛介绍说,春季3—5月为汾河灌区风季,随着气温升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将导致土壤失墒加速,“未冬浇的地块如不及时灌溉补水,土壤含水率会持续降低,影响作物播种。”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端,“十年九旱”是基本省情。为做好2025年大中型灌区服务农业灌溉供水保障工作,山西省水利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春浇工作,各级水利部门充分挖掘省级水网骨干工程调水潜力,发挥大中型灌区主力军作用,加强管理调度,优化灌溉计划,科学配置用水,多措并举护航春浇灌溉,为农业生产稳定与丰收筑牢根基。
“3月初,我向灌区报了用水需求,很快黄河水就流到田头,三百来亩小麦浇过一遍,长势不错。”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种粮大户徐向荣说。
位于山西运城市的尊村引黄灌区,从黄河提水,经过9级27座泵站提水,攀爬218米,才能让晋南运城市5个县(市、区)596个行政村实现灌溉。
水位超警、系统预警、分析数据……不久前,一台水泵的前池水位出现异常,数字化平台查明原因,工作人员迅速排除故障。“9级泵站群接入数字化平台,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控制,确保春灌期间泵站高效运行。”尊村引黄灌溉服务中心机电管理部负责人孟宪为说。
昌源河水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
在晋中市祁县昌源河灌区,提前开始了河道清淤整治工作,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维护,确保每一条渠道畅通无阻。春灌期间,昌源河灌区密切关注水位动态变化,合理把控流量,努力实现“水到田头、润至根脉”的精准灌溉目标。
灌区改造 提质增效促增产
“以前梨园亩产3000多斤,用上梨苑灌区的水后,亩产提升了不少。”祁县古县镇下闫灿村的酥梨种植户王双牛说,“如今浇地从地下水换成了地表水,土壤不容易板结。”
祁县素有“中国酥梨之乡”之称。然而该县酥梨生产核心区古县镇存在灌溉水源不足、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为解决用水问题,祁县依托昌源河灌区建设了梨苑灌区,通过提供灌溉地表水源,置换超采区地下水。
梨苑灌区为梨树人工授粉的农户。
灌区建设,托举农事。
投资28亿元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改造灌溉面积345.2万亩;大禹渡、尊村、北赵、禹门口等4个大型灌区项目建设完毕……近年来,山西以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农业灌溉提质增效工作。
“通过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水直接通到田间地头。”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汾西分公司水务与工程管理部负责人李高峰介绍说,“农渠原来都是土渠,输水过程中存在渠道渗漏问题。高标准农田节水改造为混凝土渠道后,不仅节水,输水率也提升很多。”
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也在不断“加码”。
在昌源河灌区的“稼穑晴雨园”里,麦田呈现一片新绿,立在一旁的电子屏上显示着光照、雨量等关键数据。“通过试验田我们观测当地的土壤墒情,为做好抗旱春浇提供技术服务。”昌源河水利服务中心主任赵继刚介绍说。
智慧水利 精准灌溉保丰收
“一水晚,二水赶,三水看”,这句农户口中传唱的农谚,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灌溉规律。如今的春浇,又是如何高效及时调水入田的?
在山西汾河灌溉管理有限公司调度中心,智慧水务中心副主任段树强紧盯大屏,查看灌区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实时回传的数据。
“通过对3条支渠34.8千米渠道沿线,及二坝东、西干渠、三坝西总干渠等关键大闸的安防视频监控覆盖,已实现现场画面实时监测,调度中心、分中心、分控中心可以随时观测渠道及闸门运行状态。”段树强说,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调度中心能够接收灌区的所有监测、监控等数据,并以可视化图表形式进行展示,为综合分析与调度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对尊村引黄灌溉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部副部长李来成而言,数字孪生技术让灌区装上了“千里眼”——“过去巡渠靠脚力,现在,渠道关键部位装上了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运行状况实时传回调度中心,渗漏、堵塞等问题第一时间就能被发现。”
在科学预测后,一泓清水流入田间地头。
数字孪生技术不仅省了“脚力”,也赋能春灌节水增效。
走进尊村引黄灌区,提水泵轰隆作响,中控室各项流程有序运行。“以往调度配水时都是估算用水量,难以精准调控。现在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级泵站用水提前申报,汇总后再报至调度中心,可以实现管水、放水及时准确布控。”灌区信息调度中心负责人陈晓宁说。
据介绍,尊村引黄灌区基于需水预报及配水预测模型,结合灌区种植结构和监测信息,可以合理地预测灌区配水量,有效减少退水与渗漏损失。2024年以来,该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2提高到0.56,与同期相比可节水约800万立方米。
“截至4月14日,山西省已有128处大中型灌区开启春灌供水,春灌累计上水约4.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19.7万亩。”山西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崔哲峰表示,未来山西将不断提升灌区服务保障能力,全力做好春浇春灌工作,为粮食生产和农业增产提供水利支撑。
记者:王昕妍
|来源:新华网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